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戚其忠专利>正文

予制空心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981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空心楼板,它包括预制板、板内圆孔、承台。其特征在于在预制板两侧面均设有凸台,该凸台的凸出长度应是承台宽度的2倍,一个侧面的凸台应与另一个侧面的凸台全部错开,并有大于30mm的间距,由于凸台的作用,使相邻的预制板共同参与承受载荷,并增加了在板缝处的有效粘接面积,有效地克服了因载荷变化或温度变化而产生的顺板裂缝难题。(*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予制空心楼板,更详细地说是对现有的予制空心楼板的改进。在建筑工程中,楼(地)面是由予制楼板构成的,而楼(地)面顺板裂缝的问题是一个长期未解决的难题,它严重地影响了楼(地)面的工程质量,是影响竣工验收合格的不利因素。即使实施各类补救措施,也难以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由此投入的人力、物力,加大了工程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解决该难题,有关部门提出一防治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将相邻予制楼板拉开大于40毫米宽的板缝,做现浇混凝土补空处理,并要求配筋,在其板面增设厚度大于40毫米的配筋细石混凝土整浇层,对顺板裂缝的防治有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以下缺陷1、成倍增加了予制楼板板缝处现浇混凝土补空工作量;2、为了使板缝处补空混凝土与板侧的粘接,特别是在其强度增长阶段,为了不受板面施工载荷的影响,常采取推迟板缝处现浇混凝土补空的作法,即在板面无其它施工载荷时,再进行该项工作,这种方式,影响了工程进度,使板面及板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相互受到干扰,同时,也造成现场不安全因素的增多;3、板面增设的厚度大于40毫米的配筋细石混凝土整浇层,与一般水泥砂浆面层相比,增加了板面恒载(约1KN/m2),又加大了工程成本(约3元/m2);4、虽然对顺板裂缝有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根本解决,还仍或多或少的出现该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予制空心楼板,它可以有效地解决顺板裂缝的问题,并可以提高工效,方便施工,减少板缝处现浇混凝土补空工作量、降低成本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予制板,予制板内的板内圆孔以及侧面的承台,其特征在于在予制板两侧面均设有凸台,该凸台的凸出长度是承台宽度的两倍,一个侧面的凸台应与另一个侧面的凸台全部错开,并有不少于30mm的间距。凸台的纵向长度在(100~400)mm的范围。为了使凸台与相邻予制板搭接时形成紧密结合,凸台的下部有一搭压斜面。予制板每一侧面凸台的数量在1~4范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可大幅度减少予制楼板板缝处现浇混凝土的补空工作量;2、方便施工,提高工效,可减少现场不安全因素;3、可取消板面增设的配筋细石混凝土整浇层,降低板面恒载和工程成本;4、有效地解决了顺板裂缝的难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予制空心楼板相互组装时的俯视图。图2是予制空心楼板的A-A剖视图。图3是予制空心楼板的局部立体图。(1)凸台;(2)予制板;(3)板内圆孔;(4)承台;(5)搭压斜面;(6)凸台。参见图1、图2、图3,在予制板(2)每一侧面均各设有两个凸台(1)、(6),该凸台(1)(6)从予制板(2)的顶面边缘向外凸出的长度是承台(4)宽度的2倍,凸台(1)(6)的纵向长度为120mm,其下部有一搭压斜面(5)为-45°斜面。为了使两相邻的予制板(2)相互衔接,一侧面的凸台(1)应与另一个侧面凸台(6)完全错开,为了满足施工要求,两凸台(1)、(6)相互衔接时,还应有不少于30mm的间隙。当予制板(2)安装时,由于凸台(1)、(6)的作用,相邻两板可产生局部的相互搭压式衔接,提高了各予制板(2)共同参加受力的能力,增强了板缝受力体系的整体性。当某予制板(2)受到载荷时,由于凸台(1)、(6)与相邻的予制板(2)相互依托的作用,使相邻的予制板(2)在板缝处沿竖向无相对错动,有效地克服了因载荷变化引起的顺板裂缝问题。又由于凸台(1)、(6)与相邻的予制板(2)在板缝处的有效粘接面积的增加,使在温度作用下,产生的涨缩变形而引起的顺板裂缝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权利要求1.一种予制空心楼板,它包括予制板(2)体内的板内圆孔(3)以及其侧面的承台(4),其特征在于在予制板(2)两侧面均设有凸台(1)、(6),该凸台(1)、(6)的凸出长度是承台(4)宽度的两倍,一个侧面的凸台(1)应与另一个侧面的凸台(6)全部相互错开,并有不少于30mm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予制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6)的纵向长度在100~400mm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予制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1)、(6)的下部有一搭压斜面(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予制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予制板(2)每一侧面凸台(1)、(6)的数量在1~4范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空心楼板,它包括预制板、板内圆孔、承台。其特征在于在预制板两侧面均设有凸台,该凸台的凸出长度应是承台宽度的2倍,一个侧面的凸台应与另一个侧面的凸台全部错开,并有大于30mm的间距,由于凸台的作用,使相邻的预制板共同参与承受载荷,并增加了在板缝处的有效粘接面积,有效地克服了因载荷变化或温度变化而产生的顺板裂缝难题。文档编号B28B7/18GK2152649SQ9323054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戚其忠 申请人:戚其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予制空心楼板,它包括予制板(2)体内的板内圆孔(3)以及其侧面的承台(4),其特征在于在予制板(2)两侧面均设有凸台(1)、(6),该凸台(1)、(6)的凸出长度是承台(4)宽度的两倍,一个侧面的凸台(1)应与另一个侧面的凸台(6)全部相互错开,并有不少于30mm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其忠
申请(专利权)人:戚其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