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76443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1-27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具体涉及一种以空间六杆机构为基础的,通过部件的翻转来实现整体移动的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为单闭链,由弧形杆,电机,联轴器,驱动轴,驱动杆件,第一转动轴,第一主杆件,第二转动轴,第二主杆件,第三转动轴,第三主杆件,第四转动轴,被动杆件,被动轴和轴承座构成构成;杆件之间通过转动副相连。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主动杆件的翻转,产生向前的摩擦力实现整体机构的平移,在教育、娱乐等领域将得到很好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为单闭链机构,由弧形杆(1),电机(2),联轴器(3),驱动轴(4),驱动杆件(5),第一转动轴(6),第一主杆件(7),第二转动轴(8),第二主杆件(9),第三转动轴(10),第三主杆件(11),第四转动轴(12),被动杆件(13),被动轴(14)和轴承座(15)构成;所述的弧形杆(1)从侧面1?a端看,为竖直线段加半圆弧形;弧形杆(1)的1?a端设有与轴承座(15)配合的孔,1?b端设有用于安装电机(2)安装孔;所述的第一主杆件(7)为I形状,一端设置有凸台(7?a),凸台端设有一个通孔,另外一端设有凹槽,凹槽的两端(7?b)和(7?c)上各设有一个同轴的阶梯孔,凸台上的通孔轴线和凹槽上的阶梯孔轴线垂直相交;第二主杆件(9)和第三主杆件(11)与第一主杆件(7)的结构和尺寸相同;第一转动轴(6)为一阶梯轴;第二转动轴(8)、第三转动轴(10)、第四转动轴(12)与第一转动轴(6)的结构尺寸相同;被动杆件(13)的13?a端设有一个通孔,13?b端设有安装孔,用于和弧形杆(1)固定,13?a端的通孔与13?b端的安装孔轴线垂直相交;驱动杆件(5)为U形件,其U形的底部(5?a)端设有一个安装孔,U形的头部的(5?b)端和(5?c)端各设有一个阶梯孔,且阶梯孔同轴,(5?a)端的通孔轴线和(5?b)端的阶梯孔轴线垂直相交;被动轴(14)的一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被动杆件(13)的13?b端的安装孔中,轴承座(15)安装在弧形杆(1)的1?a端的安装孔中,并用螺钉固定,被动轴(14)另外一端安装在轴承座(15)的轴承孔中,并用顶丝进行轴向固定;电机(2)安装在弧形杆(1)的1?b端的安装孔中,并用螺钉进行固定,电机(2)通过联轴器(3)与驱动轴(4)相连,传动轴的另一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驱动杆件(5)的5?a端的安装孔中;分别将两个轴承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驱动杆件(5)的5?b端和5?c端阶梯孔的大孔中,第一转动轴(6)按顺序穿过安装在驱动杆件(5)的5?b端的轴承、第一主杆件(7)的7?a端的通孔和安装在驱动杆件(5)的5?c端的轴承,并通过轴用弹性挡圈进行轴向固定;分别将两个轴承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一主杆件(7)的7?b端和7?c端阶梯孔的大孔中,第二转动轴(8)按顺序穿过安装在第一主杆件(7)的7?b端的轴承、第二主杆件(9)的9?a端的通孔和安装在第一主杆件(7)的7?c端的轴承,并通过轴用弹性挡圈进行轴向固定;分别将两个轴承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二主杆件(9)的9?b端和9?c端阶梯孔的大孔中,第三转动轴(10)按顺序穿过安装在第二主杆件(9)的9?b端的轴承、第三主杆件(11)的11?a端的通孔和安装在第二主杆件(9)的9?c端的轴承,并通过轴用弹性挡圈进行轴向固定;分别将两个轴承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三主杆件(11)的11?b端和11?c端阶梯孔的大孔中,第 四转动轴(12)按顺序穿过安装在第三主杆件(11)的11?b端的轴承、被动杆件(13)的13?a端的通孔和安装在第三主杆件(11)的11?c端的轴承,并通过轴用弹性挡圈进行轴向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燕安刘超姚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