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海华专利>正文

多功能全自动制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726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制砖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机座右侧的驱动装置和分度进料装置,左侧的齿轮变速装置和输运装置以及置于机座中央部位的双向冲压装置、扫刷机构,驱动装置通过飞轮与齿轮变速箱输入轴相接,齿轮变速装置设三根输出轴,其中一输出轴上固定的链轮与输送装置输送链轮相配合带动输送带移动,另一输出轴上所固定的主动锥齿轮与分度装置中从动锥齿轮相配合,带动分度进料装置运动,而曲轴通过与其相接的连杆和凸轮与双向冲压装置上、下横梁相连,带动其上所设的冲头作上、下运动和扫刷机构上所设的杆作左右摆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制砖过程自动化,造价低、能耗低、效率高,机器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新颖,成品砖坯组织结构紧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孔砖及空心砖制造机械,特别是一种冲压式制砖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生产粘土砖,一般使用螺旋挤压机,这种机型投资较大,能耗较高,因为生产出来的砖含水量较高,非要通过预先干燥,才能进窑烧制,因此,受气候影响较大,占地面积特别宽,特别是生产空心粘土砖,难度更大。检索到的中国专利(ZL96217677.x)《空心砖压制成型机》,仍然存在以下弊端1、其冲孔实际上是将原料排开,冲压力无法减少;2、其压制方法是半机械化,需人工放坯和取坯;3、压制工艺是将已挤压的长条砖切断后进入机器冲压;4、其中一部分采用机械液压联合动作,极易出故障;5、对多双向冲压并未提出一个合理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经过改进,能实现制砖过程自动化,造价低、能耗低、效率高,机器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新颖、成品砖坯组织结构紧密的双向冲压式多功能制砖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座、驱动装置、齿轮变速装置、双向冲压装置、分度进料装置、扫刷机构和输送装置七部分,驱动装置和分度进料装置位于机座右侧,齿轮变速装置和输运装置在其左侧,双向冲压装置、扫刷机构置于机座中央部位,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飞轮与齿轮变速箱输入轴相接,齿轮变速装置设三根输出轴,其中一输出轴上固定的链轮与输送装置输送链轮相配合带动输送带移动,另一输出轴上所固定的主动锥齿轮与分度装置中从动锥齿轮相配合,带动整个分度进料装置运动,而曲轴通过与其相接的连杆和凸轮与双向冲压装置上、下横樑相连,带动其上所设的冲头作上、下运动,和扫刷机构上所设的杆作左右摆动。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电器控制箱、皮带轮和飞轮,所述电动机装于机座后部上方,其输出轴上固定皮带轮,飞轮通过皮带与其相接,电器控制箱控制各机构运动。齿轮变速装置设二级变速,其输入轴上分别设主轮链轮和传动小齿轮,其中主动链轮与装于输出轴上输出链轮相啮合,传动小齿轮与传动轴上传动大齿轮啮合,另设于传动轴上传动小齿轮则与设于曲轴一端的输出大齿轮相啮合,曲轴另一端设主动齿轮,该齿轮与设于另一输出轴上从动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旁设主动锥齿轮;在曲轴中心两侧曲柄上,分别套有两凸轮,曲拐上套设连杆。分度进料装置包括立轴、料斗、搅拌翅、转盘、拔叉、所述立轴下端设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上部装有料斗,料斗上开设有下料孔,其内设搅拌翅,在料斗下方,立轴中部位置套有拔叉,拔叉上面设锁止盘;在立轴旁立柱上设转盘,套于立柱上所设的空心轴上;在转盘上,沿径向开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等分的砖模孔,其内装有砖模板,转盘周边装有与砖模孔对应的锁止弧,可与装在立轴上的锁止盘相配合,各锁止弧之间形成一可供拔叉套入并带动转盘转动的凹槽。双向冲压装置包括上横樑、下横樑、立柱,上、下横樑均套于立柱上,由这三个部件组成平行四边形冲压机构;在上横樑上,设冲压头,其上设冲杆,用拉杆固定在上横樑下平面上,冲杆上部装有垫板,其上套有组合弹簧,冲杆下部设冲针座,其上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冲针,冲头底活套于冲针上,通过导向杆紧固于垫板上;在冲压头下方、下横樑上,设有一上冲压头,该上冲压头与上冲杆固接,其上分别装有模板和溜料板,在上冲杆上,还套设有一顶压横樑,其樑上开设有齿,可与设在顶压横樑和立柱之间的齿轮拔叉相啮合,齿轮拔叉又与开设在立柱上的齿槽相啮合;在顶压横樑两端,还分别活装有两顶杆,该顶杆下端装有滚轮,可与齿轮变速装置上凸轮相触;在下横樑中心,套有一销,该销亦套于连杆一端内,连杆另一端套于曲轴之曲拐上。扫刷机构包括冲压扫刷和推出扫刷,两者均包括杆、摆轴和扫刷座,杆分别活套于上横樑和与上横樑成一整体的副樑上,与摆动轴相连,摆动轴位于扫刷座中,其中冲压扫刷中扫刷座均是固定在套于立柱上之空心轴上,而推出扫刷之扫刷座则分别固定在空心轴和扫刷支架上。输送装置包括链轮、废料输送托辊、成品输送托辊、运输架、运输带,所述废料输送托辊和成品输送托辊固定在运输架上,运输带套于其上,由链轮通过链条带动转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全自动制砖机,其驱动装置和分度进料装置在机座的右侧,齿轮变速装置和运输装置在机座的左侧,双向冲压装置和扫刷机构置于机座中央,这样布置,充分利用了机器空间,外形美观、结构紧凑、重量基本平衡,冲压采用曲轴传动,使作用力在机座的中心位置,也有利于各个机构的安置,平行四边形冲压机构中一立柱穿过转盘中心,大大减小了机器外形,改善了机构的受力情况。在冲压运动中,平行四边形冲压机构与齿轮拔叉组成齿条齿轮机构、且拔叉只保留部分齿,这样,当冲压机构向下运动时,可以设定在任何位置上,通过拔叉带动上压冲头向上运动,从而完成定置(定时)双向加压动作,并使冲压力作用于框架上,不作用在机座上,以确保成品砖的上下密度一致。顶杆装在机座上,并与上压冲头活动联接,顶杆下的滚轮与装在曲轴两侧曲柄上的凸轮间歇接触,冲压将完毕时,曲柄上的凸轮运动到预定位置与顶杆下的滚轮接触,使上压冲头继续保留在终了位置,一是便于转盘分度动作,二是利用转盘的运动,清扫上压冲头上平面。分度进料装置采用马氏机构,并采用多工位,由于马氏机构加速度曲线两端较小,中间大,有利于原料的输送,冲压采用输送之后的第一个工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砖的质量。冲头上采用大小组合弹簧,大大降低了冲头的高度,因为砖在转盘成放射位置的砖模上成形,是充分利用了砖的形状,使得扫冲头底长度只有120mm,所以,冲头虽然降低了高度,也使清扫工作能顺利进行,马氏机构中分度定位处及砖模用活动镶块组成,这样有利于制造,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使用维修方便。本专利技术既可以生产空心砖,又可以生产实心砖,具有较广的适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关系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齿轮变速装置的水平布置示意图;图5为图2的E-E剖视图,为本专利技术冲压装置和扫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分度装置的位置示意图;图7为图6的D-D剖视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分度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的C-C剖视图,为本专利技术冲压装置上压冲头、顶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4的A-A剖视图,为本专利技术连杆、凸轮位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机座7、电气控制箱2和电动机3、电机皮带轮301、飞轮13、输入轴17组成驱动装置,该装置位于机座7的右侧,由电气控制箱2控制,电动机3装在机座7的后部上方,飞轮13通过轴承9活套在安全联轴器8上,并用锁紧螺母11锁紧,安全联轴器8与飞轮13之间装有安全销12,当负载过大时,安全销12剪断,飞轮13相对安全联轴器8空转,以保护整个驱动装置。安全联轴器8通过平键或花键与输入轴17一端联接并用轴端挡盖10及螺钉压住;输入轴17用轴承盒16、18、轴承15、19、骨架式橡胶油封6、端盖14、20固定在机座7上。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由输入轴17、传动轴32、曲轴41、输出轴49、输出轴24和输入齿轮31、传动大齿轮36、传动小齿轮35、输出大齿轮38、及1∶1主动齿轮46、被动齿轮47、主动链轮30、输出链轮23组成的齿轮变速装置、输出轴17另一端装有传动小齿轮31、传动小齿轮31旁装有主动链轮30,两者均用平键或花键联接,用圆螺母29锁紧,传动轴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制砖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座、驱动装置、齿轮变速装置、双向冲压装置、分度进料装置、扫刷机构和输送装置七部分,驱动装置和分度进料装置位于机座右侧,齿轮变速装置和输运装置在其左侧,双向冲压装置、扫刷机构置于机座中央部位,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飞轮与齿轮变速箱输入轴相接,齿轮变速装置设三根输出轴,其中一输出轴上固定的链轮与输送装置输送链轮相配合带动输送带移动,另一输出轴上所固定的主动锥齿轮与分度装置中从动锥齿轮相配合,带动整个分度进料装置运动,而曲轴通过与其相接的连杆和凸轮与双向冲压装置上、下横*相连,带动其上所设的冲头作上、下运动,和扫刷机构上所设的杆作左右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海华罗叶华
申请(专利权)人:彭海华罗叶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