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砼成型工艺,其工艺过程如下:第一步,混凝土搅拌:将水泥、砂子、石子、水及填加剂、填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拌好,待用;第二步,安装成型保护模:将成型保护模[2]放置在固定模[3]中,使成型保护模[2]与固定模[3]配合 紧密;第三步,浇筑:将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加入到成型保护模[2]中,用振动器振动至混凝土完全填满模具,修抹填料口;第四步,盖上托板夹牢:盖上托板[5],将托板与浇砼模具用联接夹具[6]联接牢固;第五步,翻转:将托板[5 ]与浇砼模具一起翻转过来;第六步,脱掉固定模:松开联接夹具[6],将固定模[3]脱掉;第七步,脱掉成型保护模:根据气温调整固化时间,一般经24小时固化后,将成型保护模[2]脱掉;第八步,养护:将混凝土制品再进行一段时 间的养护,制成成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道路、生活小区、工业园、绿化带的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燃气、路灯、供水等地下管道检查井及雨水、污水井的井座与井盖,道路两侧的侧石,人行路上的方砖,装饰用的工艺雕塑,及各种建筑所用混凝土制品的浇砼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城市道路、生活小区等处放置的检查井井座与井盖、道路两侧的侧石、及各种建筑所用混凝土制品等的浇砼成型工艺(图1)是A.混凝土搅拌。将水泥、砂子、石子、水比例配合搅拌好;B.清理模具;C.模具涂隔离剂;D.浇筑、保养;E.拆除砼模板;F.表面修抹;G.养护。由于该浇砼成型工艺中的浇砼模具多为单一整体模具,或为拼装(图2)的,且为手工操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在此浇砼成型工艺中,浇砼所用的模具多数是砼模板拼装成的,增加了操作工序,且拼装工作比较繁琐,而且很容易产生扭曲变形;即使是整体的,也会因为混凝土制品需要固化后才可以脱模,从而需要大量模具,大大增加了成本,生产效率也较低。2.在此浇砼成型工艺中,由于模具是拼装的,在拼装过程中,砂粒、石子等杂物很容易进入到拼装间隙中,从而使浇砼模具的尺寸发生变化,无法保证制品尺寸的精确。3.在此浇砼成型工艺中,如制品表面要求较高,就需要脱模后增加手工修抹工序,这样就无法保证制品的质量,也不利于机械化批量生产,生产效率较低。特别是结构复杂的混凝土制品。4.在此浇砼成型工艺中为了实现脱模方便,需要增加在模具内表面涂隔离剂的工序,既增加成本又增加了操作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混凝土浇砼成型工艺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工艺方案,以克服上述不足,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浇砼成型工艺。其工艺过程为第一步,混凝土搅拌将水泥、砂子、石子、水及填加剂、填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拌好,待用;第二步,安装成型保护模将成型保护模放置在固定模中,使成型保护模与固定模配合紧密;第三步,浇筑将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加入到成型保护模中,用振动器振动至混凝土完全填满模具,修抹填料口;第四步,盖上托板夹牢盖上托板,将托板与浇砼模具用联接夹具联接牢固;第五步,翻转将托板与浇砼模具一起翻转过来;第六步,脱掉固定模松开联接夹具,将固定模脱掉; 第七步,脱掉成型保护模根据气温调整固化时间,一般经24小时固化后,将成型保护模脱掉;第八步,养护将混凝土制品再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制成成品。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浇砼成型工艺中浇砼模具是由固定模和成型保护模复合而成的,固定模起对成型保护模支撑和固定的作用;成型保护模衬在固定模中用于浇砼成型,起成型作用。2.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模为整体模具,或拼装模具;成型保护模为整体模具,且内表面非常光滑。3.上述方案中,所述在浇筑结束后,成型保护模并不立即脱掉,在24小时的固化过程中对混凝土制品起固定和成型保护的作用。4.上述方案中,所述浇砼模具翻转时,托板一定要盖好、夹牢由于上述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的浇砼模具是由固定模和成型保护模复合而成的,固定模起支撑和固定的作用,可长期使用;成型保护模价格较低,可大量使用。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模具费用的投入,从而降低混凝土制品的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中的浇砼模具是由两套模具复合而成的,其中,固定模为整体或拼装的,成型保护模为整体模具,这样就使浇砼成型的混凝土制品的形状、尺寸较稳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3.本专利技术中的成型保护模是在混凝土制品固化后才脱掉,对混凝土制品起固定、保护的作用,同时,由于成型保护模内部光洁度较高,使得混凝土制品表面比较光滑,无需人工修抹,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4.本专利技术中的成型保护模是整体的,减少拼装模具繁琐的拼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有利于实现机械化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5.本专利技术中的固定模起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不接触混凝土,无需清理模具,不用涂隔离剂;即使拼装也不会使砂粒、石子等杂物进入到拼装间隙中,模具形状、尺寸较稳定,混凝土制品质量得到保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单一整体模具浇砼工艺流程图;图2为拼装模具浇砼工艺流程图;图3为复模浇砼工艺流程图;图4为成型保护模与固定模复合图;图5为混凝土复模浇砼图;图6为托板与固定模联接图;图7为托板与固定模联接后翻转图; 图8为固定模脱模图;图9为成型保护模脱模图;图10为一种建筑装饰用品的产品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制品;2、成型保护模;3、固定模;4、振动台;5、托板;6、联接夹具;7、建筑装饰用品;8、五角星。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从图3——图9中可知,一种混凝土浇砼工艺,其混凝土制品1俯视外形为一方形,截面为等腰梯形。其工艺流程为第一步,混凝土搅拌将水泥、砂子、石子、水、减水剂、玻璃纤维按420∶850∶850∶150∶2.40∶60的比例配合,搅拌好,待用;第二步,安装成型保护模固定模3放置在振动台4上固定好,把成型保护模2放置在固定模3中;第三步,浇筑将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加入到成型保护模2中,用振动台4振动至混凝土完全填满模具,修抹填料口;第四步,盖上托板夹牢盖上托板5,将托板5与浇砼模具用联接夹具6联接牢固;第五步,翻转将托板5与浇砼模具一起翻转过来;第六步,脱掉固定模松开联接夹具6,将固定模3脱掉;第七步,脱掉成型保护模经24小时固化后,将成型保护模2脱掉; 第八步,养护将混凝土制品1再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制成成品。实施例二从图3、图10中可知,一种混凝土浇砼工艺,其混凝土制品为建筑装饰用品7,俯视外形为一圆环中镶嵌一个五角星8。其工艺流程为第一步,混凝土搅拌将水泥、砂子、石子、水按40∶90∶90∶15的比例配合,搅拌好,待用。第二步,安装成型保护模固定模3放置在振动台4上固定好,把成型保护模2放置在固定模3中;第三步,浇筑将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加入到由固定模3和成型保护模2组成的复合模中,用振动台4振动至混凝土完全填满模具,修抹填料口;第四步,盖上托板夹牢盖上托板5,将托板5与浇砼模具用联接夹具6联接牢固;第五步,翻转将托板5与浇砼模具一起翻转过来;第六步,脱掉固定模松开联接夹具6,将固定模3脱掉;第七步,脱掉成型保护模经24小时固化后,将成型保护模2脱掉;第八步,养护将混凝土制品1再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制成装饰用五角星8。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浇砼成型工艺,其工艺过程如下第一步,混凝土搅拌将水泥、砂子、石子、水及填加剂、填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拌好,待用;第二步,安装成型保护模将成型保护模放置在固定模中,使成型保护模与固定模配合紧密;第三步,浇筑将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加入到成型保护模中,用振动器振动至混凝土完全填满模具,修抹填料口;第四步,盖上托板夹牢盖上托板,将托板与浇砼模具用联接夹具联接牢固;第五步,翻转将托板与浇砼模具一起翻转过来;第六步,脱掉固定模松开联接夹具,将固定模脱掉;第七步,脱掉成型保护模根据气温调整固化时间,一般经24小时固化后,将成型保护模脱掉;第八步,养护将混凝土制品再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制成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浇砼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浇砼模具是由起固定作用的固定模和起成型作用的成型保护模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多根,杨多林,关文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广卫特种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