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相机模块。本公开的例证性实施例包括:PCB(印刷电路板),所述PCB安装有图像传感器;基座,所述基座被安装在PCB的上表面处,以中心地形成光学路径;透镜保持器,所述透镜保持器被耦合至基座的上表面,以通过被安装有至少一片或更多片透镜形成光学路径;可变透镜,所述可变透镜被布置在基座所中心地形成的光学路径上,以控制穿透光的折射率;和红外截止涂层,所述红外截止涂层被布置在可变透镜的表面上,以从光学路径穿透光过滤红外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模块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0年5月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2-0047956的优先权和较早提交日期的权益,其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
根据本公开的例示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教导主要涉及一种相机模块。
技术介绍
在传统相机模块中执行自动对焦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对焦终端和PCB自动对焦板必须经可传导地连接以驱动致动器,该连接不利地易受冲击的影响。特别地,用户所要求的、经构造以保持自动对焦功能和抖动补偿功能以及也最小化相机模块高度的相机模块的发展需要为一种较细长相机模块,其被安装在小型电子产品,诸如笔记本、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上。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方面,提供一种相机模块,该相机模块包括:PCB(印刷电路板),其安装有图像传感器;基座,其被安装在PCB的上表面,以中心地形成光学路径;透镜保持器,其被耦合至基座的上表面,以通过被安装有至少一片或更多片透镜形成光学路径;可变透镜,其被布置在基座处所中心地形成的光学路径上,以控制穿透光(passinglight)的折射率;以及红外截止(infraredcut-off)涂层,其被布置在可变透镜的表面上,以从光学路径穿透光过滤红外成分。优选地,但不必要地,该相机模块还可包括控制可变透镜的致动器。优选地,但不必要地,透镜保持器和基座可整体地形成。优选地,但不必要地,该红外截止涂层可在透镜的任何一个表面上形成。优选地,但不必要地,该致动器可包括下列任何一种致动器:通过使用静电力和压电力移动的MEMS致动器;如同液晶透镜和压电聚合物透镜的非MEMS致动器;硅型致动器;以及液体透镜。优选地,但不必要地,该致动器可包括下列至少两种致动器的组合:通过使用静电力和压电力移动的MEMS致动器;如同液晶透镜和压电聚合物透镜的非MEMS致动器;硅型致动器;以及液体透镜。优选地,但不必要地,该致动器可经由布线构件连接至PCB以交换电功率和控制信号。优选地,但不必要地,该布线构件可具有F-PCB(平PCB)。优选地,但不必要地,该布线构件可形成有F-PCB,其具有将要被连接至安装在PCB上的控制器的多个端子单元。优选地,但不必要地,该布线构件可具有与透镜保持器和基座整体地形成的电子电路图案层。优选地,但不必要地,该透镜保持器可包括:至少一片或更多片透镜;以及被布置在通过透镜形成的光学路径上以调节穿透光的光学机构。优选地,但不必要地,该光学机构可包括光圈和快门。优选地,但不必要地,该光学机构可插入在下列任何一个空间之间:由致动器支撑的最外透镜和与该最外透镜相对的透镜形成的空间;由图像传感器和与该图像传感器相对对置的透镜形成的空间;以及由多个透镜形成的空间。本公开的例示性实施例具有有利效果在于,能够与透镜的水平、垂直和倾斜移动无关地,通过固定透镜厚度中的变化改变穿透光的折射率执行抖动补偿功能和自动对焦功能,并且能够降低相机模块的高度,以使得能够最小化相机模块。附图说明为了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出于例示、例证和说明的目的,下文报告涉及其优选实施例的一些附图,但是它们无意详尽。在图中,相同附图标记涉及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例证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示意性横向截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例证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示意性横向截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例证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示意性横向截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四例证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示意性横向截面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五例证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示意性横向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例证性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例证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示意性横向截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例证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示意性横向截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例证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示意性横向截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四例证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示意性横向截面图,和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五例证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示意性横向截面图。参考图1,根据本公开的例证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包括:PCB10;基座20;透镜保持器30;致动器40,其中基座20和透镜保持器30可整体地形成。PCB10可在近似中心处形成有图像传感器11以读出图像信息,以及可在其具有图像传感器11的表面安装有控制器12,以输出致动器40的控制信号和数据。此时,致动器40和PCB10可被经由布线构件13可传导地连接以交换电功率和控制信号,其中布线构件13可具有F-PCB(平PCB),所述F-PCB具有将要被连接至安装在PCB10上的控制器12的多个端子单元,或者可被形成有在基座20的表面上通过使用互连技术形成的电子电路图案层。即,布线构件13具有与透镜保持器30和基座20整体地形成的电子电路图案层。基座20可被叠置在PCB10的上表面上,以执行支撑相机模块结构的功能。优选地,基座20在上表面处被叠置有透镜保持器30,致动器40可被布置在其近似中心处形成的光学路径上,致动器向下面向图像传感器11和反向地面向透镜保持器30。此外,透镜保持器30被耦合至基座20的上表面,以通过被安装有至少一片或更多片透镜31形成光学路径。透镜保持器30被中心和顺序地布置有至少一片或更多片透镜31,以朝着图像传感器11捕捉外部图像。此时,如果必要的话,透镜31可在其中部安装有单独的光学机构32,该单独的光学机构32包括快门单元和光圈。此外,单独的光学机构32被布置在通过透镜31形成的光学路径上以调节穿透光。也就是说,透镜保持器30可顺序地布置有至少一片或更多片透镜31,和在两个透镜被布置在透镜保持器30内部所形成的光学路径上的情况下,光圈和快门单元可被布置在图中所示的两个透镜之间的空间处;在透镜31和致动器40之间的空间处;或者在最外透镜31的上表面处,或在透镜31向下处。具体地,光圈和快门单元可被布置:在由致动器40支撑的最外透镜和与该最外透镜相对的透镜之间的空间处;在由图像传感器11和与图像传感器11相对的透镜形成的空间处;以及在由多个透镜31形成的空间处。可响应相机单元的构造和产品设计改变该布置关系。优选地,布线构件13被配置有代替基座20和透镜保持器30的部分。当然,基座20和透镜保持器30可整体地形成。在该情况下,可省略将基座20和透镜保持器30附接和固定在一起的处理。如图所示,致动器40被固定地安装在基座20上,并且优选地,致动器40向下面向图像传感器11,和反向地面向多个透镜31当中的最向下透镜31。致动器40可与各种结构一起使用,和根据本公开的例证性实施例,致动器40可被形成为控制一片可变透镜41,其中致动器40固定和不需要移动。此时,可变透镜41可构造有LC(液晶)透镜、液体透镜或压电聚合物透镜。本公开的特征在于,红外截止涂层50被构造在形成致动器40的任何一个组成元件上,由此被描述为省去单独的红外截止滤镜构件。因而,可变透镜41的与图像传感器11相对的表面可形成有红外截止涂层50。在无单独的红外截止滤镜的可变透镜41上执行红外截止涂层功能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单独的红外截止滤镜,所以能够减少装配处理和能够降低相机模块的高度。同时,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例证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示意性横向截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机模块,所述相机模块包括:PCB(印刷电路板),所述PCB安装有图像传感器;基座,所述基座被安装在所述PCB的上表面处,以中心地形成光学路径;透镜保持器,所述透镜保持器被耦合至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以通过被安装有至少一片或更多片透镜形成光学路径;可变透镜,所述可变透镜被布置在所述基座处所中心地形成的光学路径上,以控制穿透光的折射率;以及红外截止涂层,所述红外截止涂层被布置在所述可变透镜的表面上,以从光学路径穿透光过滤红外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07 KR 10-2012-00479561.一种相机模块,所述相机模块包括:印刷电路板(PCB),所述PCB安装有图像传感器;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PCB的上表面处,以中心地形成光学路径;透镜保持器,所述透镜保持器被耦合至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并且具有被布置在所述透镜保持器内部的光学路径上的多个透镜;可变透镜,所述可变透镜被布置在所述基座处所中心地形成的光学路径上,并且被配置以控制穿透光的折射率;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设置在所述透镜保持器和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以控制所述可变透镜;以及红外截止涂层,所述红外截止涂层形成在所述可变透镜的表面或者任意一个透镜的一个表面上,以从光学路径穿透光过滤红外成分,其中,所述可变透镜与所述图像传感器间隔开预定的距离,其中,所述致动器被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以及其中,所述致动器经由布线构件可传导地连接到所述PCB以交换电功率和控制信号,并且所述PCB被提供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出控制所述可变透镜的所述致动器的控制信号和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透镜保持器和所述基座整体地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下列任何一种致动器:通过使用静电力或者压电力移动的MEMS(微机电系统)致动器;用于压电聚合物透镜的非MEMS致动器;或者硅型致动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下列至少两种致动器的组合:通过使用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珉秀,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