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条状材料形成板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3319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条状材料形成板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多个单层,该每一单层分别具有多个横向排列的横向条状材料和纵向排列的纵向条状材料;在该每一单层上的每一个横向或者纵向条状材料上至少设置第一和第二预定区域;在该第一预定区域内,该处于同一单层上的至少一条横向条状材料和至少一条纵向条状材料相互编织;以及在该第二预定区域内,分别处于相邻单层上的至少一条横向条状材料和至少一条纵向条状材料相互编织。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而成的板材由于组成板材的每一单层之间都有部分材料相交叉,因此不但强度高,而且不会层间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分别处于多个单层 的条状材料相互编织后而形成板材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适合任何以植物为材 料的板材的制造。
技术介绍
集装箱的地板、火车汽车的地板都是以植物为材料制造的。在以植物为材 料制造板材的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被称为木材胶合板、竹材胶合板或者竹木材混合胶合板的板材10,其胶合方式通常是将一片又一片的片材11涂上胶合剂,使各层间的片材相互贴合,再将其送入压机,使其在高温高压下形成 强度很大的胶合板。然而,这种现有技术的板材结构, 一旦在制造过程中工艺 出现问题或者粘接剂出现问题,胶合板在有负载的情况下会出现层间开裂。即 使工艺和粘接剂都正常,制造出来的胶合板在承载较大的负载时也会出现层间 开裂的问题。而另一方面,由于树木成材的周期很长,通常不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同时,砍伐树木取材的方式由于对生态破坏严重,而越来越受到限制。而竹子 由于生长快且周期短,因此,人们想到利用竹材来制造的竹材胶合板或者竹木 材混合胶合板代替木材胶合板,从而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单层竹板有多种编织方式,例如,如图2所示的竹板12是将多个竹纤13在一个方向上排布而形成 的板材,被称为竹帘式编织方式;如图3A所示的竹板14是纵横交叉的竹席 编织方式而形成的板材,其中,每一层上多条纵向的竹纤16和该层上的多条 横向的竹纤15交叉编织。应用于集装箱地板的板材尽管对长度没有限制,但 要求竹纤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宽度,以进行单片交叉或多片交叉,即横向竹纤与 纵向竹纤交叉时,对于两相邻的纵向竹纤,该横向竹纤一部分在纵向竹纤的上 面, 一部分在其下面,反之亦然。编织后即成为单板层。如图3B所示,将用 竹席编织方式编织的单层竹板14a 14n逐一胶合在一起,便形成可以承受一定压力的适合工业应用的板材17。然而,这种结构的竹制胶合板,其每一单 板层之间仍是采用胶合剂粘接,制成板材后同样存在上述层间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板材的制造方法,包括设置多个 单层,该每一单层分别具有多个横向排列的横向条状材料和多个纵向排列的纵 向条状材料;在该每一单层上的每一个横向或者纵向条状材料上至少设置第一 和第二预定区域;在该第一预定区域内,该处于同一单层上的至少一条横向条 状材料和至少一条纵向条状材料相互编织;以及在该第二预定区域内,分别处 于相邻单层上的至少一条横向条状材料和至少一条纵向条状材料相互编织。本 专利技术的方法还包括在该第二预定区域内,该每一横向或纵向条状材料在第一侧 向上与相邻单层的至少一条纵向或横向条状材料相互编织。进一步地,该第二 预定区域内,该每一横向或纵向条状材料在第一侧向上依次与相邻的多个单层 的至少一条纵向或横向条状材料相互编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还包括在每一单层上 的每一个横向或纵向条状材料上设置第三区域,在该第三预定区域内,该每一横向或纵向条状材料在第二侧向上与相邻单层的至少一条纵向或者横向条状 材料相互编织。进一步地,在该第三预定区域内,该每一横向或纵向条状材料 在第二侧向上依次与相邻的多个单层的至少一条纵向或横向条状材料相互编 织。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将该经过编织后的多个单层浸泡在粘接液中进行处理;之 后,再对该经过粘接液浸泡后的多个单层进行高压和高温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 可以将3 50个单层的板材进行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形成的板材由植物材 料制成。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有多个单层复合而成的板 材,其中该每一单层均包括多个横向排列的横向条状材料和纵向排列的纵向条 状材料,其中该横向条状材料和纵向条状材料均具有第一和第二预定区域;在 该第一预定区域内,每一单层的横向条状材料或者纵向条状材料均与该单层内 的纵向条状材料或者横向条状材料通过编织而连接;在该第二预定区域内,相 邻单层上的至少一条横向条状材料和至少一条纵向条状材料通过相互编织而 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由于组成本专利技术板材的每一单层之间都有部分材料相交叉,故,本专利技术复合而成的板材不但强度高,而且不会层间分裂,除非 将材料的纤维拉断。附图说明图1显示的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工艺制造的一种复合板材;图2是现有技术的采用竹帘式编织方式编织的单层竹板示意图3A是现有技术的采用竹席编织方式编织而成的单层竹板示意图3B是由图3A的竹板多层复合后所形成的板材的剖视图4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编织方法形成的板材的断面示意图,显示了处于第二单层的一个横向条状材料分别与第一单层和第三单层的多个纵向条状材料编织;以及图5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编织方法形成的板材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及其它优点更加显而易见,下面结合附图对 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下文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尽管下文中使用了诸如上层、下层等类似的词汇 来帮助描述,应当理解它们不应当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板材20的一个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显示了板材20 是多层复合的结构。为了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条状材料(以下简称"条材") 的编织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板材20的断面上分别标识了单层(以下简称"层") 和列,即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等依次用标号L1、 L2和L3等表示;第一 列、第二列至第十二列依次用VI、 V2至V12等表示。尽管图4清楚地显示 了每一层上均有多个列向条材,例如L1层上分别有列向条材21a、 21d、 21g 禾口21j; L2层上分别有列向条材22b、 22c、 22e、 22f、 22h、 22i、 22k和221; L3层上有列向条材23a、 23d、 23g和23j等,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板材20的每 一层上同时还具有多个横向条材。阴影区显示的是处于L2层的一个横向条材201,为帮助描述走势,还进一步标注了第一预定区域zi、 zr、 zr,和zr",第二预定区域Z2、 Z2,,以及第三预定区域Z3、 Z3'。在开始编织的时候,该处于L2层上的横向条材6201位于第一预定区域Z1。接下来,该横向条材201进入第二预定区域Z2后, 其走势向下(即在第一侧向上)与位于其下层(即L3层)的V2和V3列上的 纵向条材编织,则编织后的该纵向条材即处于L2层上,即为22b和22c,而 该编织后的横向条材201处于L3层。此后,横向条材201进入下一个预定区 域Zl',其走势向上与位于其上层(即L2层)的V4列上的纵向条材进行编织, 则编织后的该横向条材201再次处于L2层上,而编织后的纵向条材位于L3 层,即为23d。最后,该横向条材201进入第三预定区域Z3,其走势继续向上 (即在第二侧向上)与位于其上层(即L1层)的V5和V6列上的纵向条材编 织,则编织后该纵向条材即处于L2层上,即为22e和22f,而该编织后横向 条材201处于L1层。以这样的编织方式,横向条材201完成了一个循环。根 据需要,该横向条材201还可以进行下一个循环,例如,进入预定区域Zl" 后,该横向条材201在第二个循环开始的时候,其走势向下,并在与位于其下 层(L2层)的V7列上的纵向条材编织后处于L2层,编织后的纵向条材为L1 层的21g ,依此类推地编织下去。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形成的板材20 的每一个单层上均有处于预定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条状材料形成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设置多个单层,该每一单层分别具有多个横向排列的横向条状材料和纵向排列的纵向条状材料;在该每一单层上的每一个横向或者纵向条状材料上至少设置第一和第二预定区域;在该第一预定区域内,该处于同一单层上的至少一条横向条状材料和至少一条纵向条状材料相互编织;以及 在该第二预定区域内,分别处于相邻单层上的至少一条横向条状材料和至少一条纵向条状材料相互编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远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