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玉昌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调节压尺距离的旋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140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调节压尺距离的旋切机,包括机架(20)以及固定在机架(20)上的驱动电机(1)、传动机构(2)、卡木丝杠(3)和(11)、刀体座(14)、导轨(23)、滚动压尺(6)、旋切刀(21),传动机构(2)的传动齿轮(4)和(7)与丝杠齿轮(5)和(9)啮合,卡木丝杠(11)上的链轮(10)连接链条(8)并由链条(8)与推进杆(19)上的链轮(24)连接,推进杆(19)上的两个伞齿轮(12)分别与左右两个丝杠(18)上的伞齿轮啮合,刀体座(14)还设有左右两个与丝杠(18)配合的丝母(17),其特征在于:在机架(20)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纵向齿条(22),在刀体座(14)上通过一对轴承座设有调节轴(13),并在调节轴(13)上同轴固定一对调节齿轮(16)和一对与滚动压尺(6)相配合的、具有展开线特征的调节凸轮(15),调节齿轮(16)与齿条(22)啮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木工机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将圆木旋切成木片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在旋切机将圆木旋切成木片的过程中,一个关键部分是压尺,它的主要作用是起定位作用的,使压尺、切刀与圆木之间始终保持合适的位置。但是,目前旋切机的压尺由于都是固定在刀体座上的,所以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因为旋切机在旋切木片的过程中,圆木通过逐层旋切,其直径会变得越来越小,使压尺与与圆木之间接触不好造成切出的木片不均匀。为了将设定的一个刀缝把粗圆木顺利地切成细圆木,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将压尺与刀的起始距离调的相对小一些。但是这种办法往往在旋切粗圆木时刀缝过小,旋切到细圆木时刀缝又过大,因而旋切的木片厚度不够均匀,质量也不够高,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422106Y,提出了“一种速调式旋切机压尺结构”技术,通过控制齿轮的转动带动螺母块及压尺沿支撑体前后移动,以调整压尺与旋切刀之间的距离。但是,这种调整仅仅是根据每次观察到的情况进行瞬间手动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旋切机在压尺结构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使木片厚度旋切均匀,能够根据旋切过程中圆木直径不断变小的运行规律自动调节压尺距离的旋切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自动调节压尺距离的旋切机,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卡木丝杠、刀体座、导轨、滚动压尺、旋切刀,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与丝杠齿轮啮合,卡木丝杠上的链轮连接链条并由链条与推进杆的链轮连接,推进杆上的两个伞齿轮分别与左右两个丝杠上的伞齿轮啮合,刀体座还设有左右两个与丝杠配合的丝母,主要是在机架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纵向齿条,在刀体座上通过一对轴承座固定有调节轴,并在调节轴上同轴固定一对调节齿轮和一对与滚动压尺相配合的、具有展开线特征的调节凸轮,调节齿轮与齿条啮合;在刀体座与滚动压尺之间设有回位弹簧;在滚动压尺底部设有与导轨相对应的滑槽;固定在调节轴上的轴承座与导轨为一体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主要优点,在于随着圆木直径的不断变小自动调节刀缝,使压尺与圆木直径之间的位置始终保持对应,从而大大提高了木片的旋切质量,克服了辟轴、扭心、厚度不均等现象。同时能够节约电能,减少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电机,2.传动机构,3.卡木丝杠,4.传动齿轮,5.丝杠齿轮,6.滚动压尺,7.传动齿轮,8.链条,9丝杠齿轮,10.链轮,11.卡木丝杠,12.伞齿轮,13.调节轴,14.刀体座,15.调节凸轮,16.调节齿轮,17.丝母,18.丝杠,19.推进杆,20.机架,21.旋切刀,22.齿条,23.导轨,24.链轮,25回位弹簧,26.滑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这种自动调节压尺距离的旋切机,包括机架20以及固定在机架20上的驱动电机1、传动机构2、卡木丝杠3和11、刀体座14、导轨23、滚动压尺6、旋切刀21,传动机构2的传动齿轮4和7分别与丝杠齿轮5和9啮合,卡木丝杠11的链轮10连接链条8并由链条8与推进杆19上的链轮24连接,推进杆19上的两个伞齿轮12分别与左右两个丝杠18上的伞齿轮啮合,刀体座14上还设有左右两个与丝杠18配合的丝母17,主要是在机架20上固定有一对平行的纵向齿条22,在刀体座14通过一对轴承固定一调节轴13,并在调节轴13上同轴固定联接一对调节齿轮16和一对与滚动压尺6相配合的、具有展开线特征的调节凸轮15,调节齿轮16与齿条22啮合,这样刀体座14移动时就带动调节轴13转动并使调节轴13带动一对调节齿轮16和调节凸轮15转动,调节凸轮15推动滚动压尺6沿导轨23水平向前移动,自动调节压尺距离。在刀体座14与滚动压尺6之间设有回位弹簧25,在滚动压尺6底部设有与导轨23相对应的滑槽26,固定在调节轴13上的轴承座与导轨23为一体结构。具体设计参数如下现以滚动压尺为例,设圆木的瞬间半径为R,滚动压尺的半径r=29,所旋板片厚度δ=1.5,滚动压尺滚子的中心与刀的落差为12mm,刀与滚动压尺的水平间隙为ΔΔ=(R+r+δ)2-122-R-r=(R+29+1.5)2-122-R-29]]>当R=400时, Δ=1.33300, 1.28200, 1.187100, 0.94740,0.47由上述计算可知,圆木直径由800mm旋到80mm时,刀缝Δ是变化的,且随着直径的变小而变小,其最大变化量为1.33-0.47=0.86mm。假如其他的数据不变,我们改变δ,设δ=0.5mm。Δ=(R+29+0.5)2-122-R-29]]>当R=400时,Δ=0.33300,0.28200,0.19100, -0.0640,-0.54由上述计算可知,圆木直径由800mm旋到80mm时,刀缝Δ是变化的,变量为0.33-(-0.54)=0.33+0.54=0.87mm。同理还可以根据δ的变化,计算出很多的Δ值,δ的数值一般为0.2~3.6,但圆木直径由800mm旋到80mm时,它的Δ变化值大约都在0.86左右,这就是我们设计自动调节压尺所提供的依据。旋多厚的木片,根据圆木直径预先调好刀缝,然后刀缝的变化由旋切机压尺的调节凸轮自动完成。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调节压尺距离的旋切机,包括机架(20)以及固定在机架(20)上的驱动电机(1)、传动机构(2)、卡木丝杠(3)和(11)、刀体座(14)、导轨(23)、滚动压尺(6)、旋切刀(21),传动机构(2)的传动齿轮(4)和(7)与丝杠齿轮(5)和(9)啮合,卡木丝杠(11)上的链轮(10)连接链条(8)并由链条(8)与推进杆(19)上的链轮(24)连接,推进杆(19)上的两个伞齿轮(12)分别与左右两个丝杠(18)上的伞齿轮啮合,刀体座(14)还设有左右两个与丝杠(18)配合的丝母(17),其特征在于在机架(20)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纵向齿条(22),在刀体座(14)上通过一对轴承座设有调节轴(13),并在调节轴(13)上同轴固定一对调节齿轮(16)和一对与滚动压尺(6)相配合的、具有展开线特征的调节凸轮(15),调节齿轮(16)与齿条(22)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压尺距离的旋切机,其特征是在刀体座(14)与滚动压尺(6)之间设有回位弹簧(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压尺距离的旋切机,其特征是在滚动压尺(6)底部设有与导轨(23)相对应的滑槽(2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压尺距离的旋切机,其特征在于固定在调节轴(13)上的轴承座与导轨(23)为一体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压尺距离的旋切机,它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卡木丝杠、刀体座、导轨、滚动压尺、旋切刀,要点是在机架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纵向齿条,在刀体座上通过一对轴承座设有调节轴,并在调节轴上同轴固定一对调节齿轮和一对与滚动压尺相配合的、具有展开线特征的调节凸轮,调节齿轮与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昌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