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郎妙金专利>正文

竹帘编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987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竹帘编织机。现有的竹帘仍采用手工编织,效率低,编织出的竹帘因人而异质量优劣不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竹帘编织机:机架上设线筒架、叉线机构和送料机构,叉线机构包括同步齿轮和与其啮合的上、下齿条,齿条之间固接上、下针杆,上、下针的外端设针线孔,送料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及从动轮,两轮内侧设工件导向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机械编织取代手工编织,编织出的竹帘密实、均匀,质量可靠,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机,具体的说是竹帘编织机。模板等板材在建筑业等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层压胶合板以其高强度、不宜变形、节省木材等优点异军突起。竹帘作为制造竹胶板或竹木复合胶板的半成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品质。现有的竹帘仍采用手工编织,效率低,编织出的竹帘因人而异质量优劣不均,不便后续生产;满足不了竹胶板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竹帘编织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化、高效率、确保竹帘质量良好的竹帘编织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特征是机架上端设有线筒架、中部设有叉线机构、下部设有与叉线机构相对应的送料机构所述的叉线机构包括轴接于机架两端的同步齿轮和与齿轮啮合的上、下齿条,相互对应的上齿条之间和下齿条之间分别固接上针杆和下针杆,上、下针杆上设有若干相互对应的上针和下针,上、下针的外端设有用于穿绕编织线的针线孔,齿轮的外端设有一驱动手柄;所述的送料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电机、通过电机驱动的主动轮及与主动轮相配合的从动轮,两轮内侧设有工件导向器,送进竹片时起导向作用;启动电机驱动主动轮,向两轮之间输送工件,则工件在主、从动轮的作用下经工件导向器到达编织位置,接着操作驱动手柄使上、下齿条作相反方向运动,依次重复操作,带动上、下针使编织线交叉实现编织。所述的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置一组间隔排列的工件导筒,编织过程中使竹片处于预定的位置;工件导筒位于上、下针的下方,并对应于工件导向器,便于接收送进的工件;工件导筒的间隔处设有编织线限位夹,以使每组编织线在编织过程中处于一条直线上;其下方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导板和活动导板,固定导板连接在机架上,活动导板外侧设有调节弹簧,用于夹持竹帘、调节编织线的张力并能适合不同厚度的竹帘编织需要,固定导板和活动导板的上端形成“V”形口,用于接收落下的工件并对其导向,实现规则编织。所述的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轴接一传动杆,传动杆上设有复位簧和若干工件压入杆,其一端设有操作手柄;扳动操作手柄则使工件压入杆压紧竹片,使上、下相邻的两竹片尽量减少缝隙,保证竹片之间缝隙均匀一致,由此编织出的竹帘密实;复位簧则在竹片被压紧后使工件压入杆回位。所述的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工件导筒的底板为可开合的活动底板,抵触在底板下表面的控制杆连接在传动杆上;扳动操作手柄则使控制杆打开活动底板,竹片依自重落入“V”形口内。松开操作手柄,控制杆则在复位簧的作用下复位,关闭活动底板,以导如下一工件。所述的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电机与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从动轮连接在一设有张紧弹簧的活动支架上,保证其紧靠主动轮以压紧工件,其外侧设有护手器,防止操作者的手指受到伤害。所述的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工件导筒的间隔处至少设有一个工件定位板,使工件被送入后定位在预定的位置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竹帘编织机,以机械编织取代手工编织,克服了人为因素所致的竹帘质量缺陷,编织出的竹帘密实、均匀、竹片无重叠错位,质量可靠稳定,方便后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叉线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件压入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齿轮、齿条啮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活动导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限位夹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竹帘编织机,在机架1上端的横梁14上设有线筒架12和线夹头13,中部设有叉线机构、下部设有与叉线机构对应的送料机构叉线机构包括轴接于机架1两端驱动箱6内的两只同步齿轮27和分别与齿轮啮合的上齿条16和下齿条17,相互对应的两上齿条16之间和两下齿条17之间分别固接上针杆24和下针杆25,上、下针杆上分别设有若干相互对应的上针26和下针28,上、下针的外端设有针线孔;为了便于装配及运作灵活,齿轮可通过左齿轮轴7和右齿轮轴15与驱动箱内的轴套连接,两齿轮轴之间通过联轴器8和驱动轴10连在一起,右齿轮轴15的外端连接一驱动手柄18。送料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的电机23、通过电机驱动的主动轮21及与主动轮相配合的从动轮20;电机与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从动轮连接在一设有张紧弹簧的活动支架上,两轮外侧设有护手器。上、下针的下方对应于工件导向器22的位置设置一组间隔排列的工件导筒4,工件导筒之间的间隔同时与上、下针对应;工件导筒的底板为可开合的活动底板30,其端部还可设工件定位板5,该工件定位板使竹片被送入工件导筒后定位在预设的位置上,便于编织不同宽度的竹帘。工件导筒的间隔处设有与上、下针对应的编织线限位夹37,下方的联结板11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导板33和活动导板32,固定导板连接在机架上,活动导板外侧设有用支承板35支撑的调节弹簧34,拧紧或松开螺母36可调节编织线的张力,固定导板和活动导板的上端形成“V”形口。机架1上用滑动轴承2连接一传动杆3,传动杆上设有复位簧31、若干工件压入杆9和抵触在活动底板下表面的控制杆29,其一端设有操作手柄19。编织竹帘时,将线筒挂在线筒架12上,并将每组编织线依次穿过对应的线夹头13、上针26、下针28、编织线限位夹37至工件导筒4下方连结在一起;之后即可启动电机23驱动主动轮21,向主动轮和从动轮20之间送进竹片,则竹片在主、从动轮的作用下经工件导向器22进入工件导筒;扳动操作手柄19打开活动底板30,竹片落入“V”形口,接着工件压入杆9即将竹片压至固定导板33和活动导板32之间,编织线被张紧;松开操作手柄,则其在复位簧31作用下复位,活动底板被关上,操作驱动手柄18带动上针26、下针28使编织线交叉,便完成一次编织。之后再依次送进竹片、扳动操作手柄、操作驱动手柄即可完成第二次编织。重复上述过程,即可依需要编织出适当长度的竹帘。权利要求1.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端设有线筒架(12)、中部设有叉线机构、下部设有与叉线机构相对应的送料机构所述的叉线机构包括轴接于机架(1)两端的同步齿轮(27)和与齿轮啮合的上、下齿条(16、17),相互对应的上齿条(16)之间和下齿条(17)之间分别固接上针杆(24)和下针杆(25),上、下针杆上设有若干相互对应的上针(26)和下针(28),上、下针的外端设有针线孔,齿轮(27)的外端设有一驱动手柄(18);所述的送料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的电机(23)、通过电机驱动的主动轮(21)及与主动轮相配合的从动轮(20),两轮内侧设有工件导向器(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一组间隔排列的工件导筒(4),工件导筒(4)位于上、下针(26、28)的下方,并对应于工件导向器(22);工件导筒(4)的间隔处设有编织线限位夹(37),其下方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导板(33)和活动导板(32),固定导板连接在机架上,活动导板外侧设有调节弹簧(34),固定导板和活动导板的上端形成“V”形口。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轴接一传动杆(3),传动杆上设有复位簧(31)和若干工件压入杆(9),其一端设有操作手柄(1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工件导筒(4)的底板为可开合的活动底板(30),抵触在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端设有线筒架(12)、中部设有叉线机构、下部设有与叉线机构相对应的送料机构:所述的叉线机构包括轴接于机架(1)两端的同步齿轮(27)和与齿轮啮合的上、下齿条(16、17),相互对应的上齿条(16)之间和下齿条(17)之间分别固接上针杆(24)和下针杆(25),上、下针杆上设有若干相互对应的上针(26)和下针(28),上、下针的外端设有针线孔,齿轮(27)的外端设有一驱动手柄(18);所述的送料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的电机(23)、通过电机驱动的主动轮(21)及与主动轮相配合的从动轮(20),两轮内侧设有工件导向器(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妙金章金发
申请(专利权)人:郎妙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