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混湖专利>正文

复合纤维材料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8146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纤维材料贴合机,它由连接有气压泵的压板及齿轮、齿排、气缸构成的轴枢转动机构组成。压板上的吸孔能吸附纤维布并翻转下压与另一纤维布贴合从而完成复合纤维材料板的制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人工折合复合纤维材料板的缺陷。(*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纤维材料贴合机。用于制作球拍的复合纤维板是将不同角度的含树脂复合纤维布经人工折叠成板状后烘干而成。这种人工折叠除效率低外,更常因尺寸误差而造成次品,另外,人工折叠而成的复合纤维板须裁剪才能成为适合球拍尺寸的纤维板,这又浪费了大量的边角料。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制作复合纤维板的复合材料贴合机以解决人工折叠纤维板所造成的缺陷。本技术提出的复合纤维材料贴合机其架体上固定有导轨、压板架上连接有压板及气缸,压板架可沿导轨上下移动,压板为中空,其一端面有细小吸孔,气压泵通过导管同压板相连接;压板架的一侧轴接有齿轮,齿轮的底部同齿排咬合,齿排底端同气缸连接。本技术提出的复合纤维材料贴合机通过压板上的细小吸孔及气压泵的作用,可将纤维布吸附在压板上,再通过压板架的上下位移及转动,可将纤维布翻转向下压合在另一块纤维布上从而达到将纤维布贴合成纤维板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俯视平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之压板翻转示意图。图中,1是架体,2是导轨,3是压板架,4是气缸,5是压板,6是齿轮,7是齿排,8是气缸,9是导管,10是气压泵,11是输送带,12是吸孔,参照图1、图2和图3,输送带11是用来输送待贴合的复合纤维布,架体1设置在输送带11经过的位置上,架体1用来固定导轨2,压板5通过压板架3可沿导轨2上下移动,(压板5上的细小吸孔12通过导管9与气压泵10相连接)气缸4固接在压板5上,通过气缸4的作用可使压板5沿导轨2作上下移动,压板5两端被轴枢定位于压板架二侧间,其轴枢一端又固接有齿轮6,该齿轮6侧咬合直立枢设一齿排7,该齿排7的底端由一气缸8连接控制升降,当齿排7被推动升降时也推动齿轮6连同其同轴之压板5也同步轴转进行轴翻转动作;如图3所示。该压板5之内部为中空且由导管9连接一气压泵10,其一端面则设细小吸孔12,当一纤维布贴近时而启动气压泵10时,整张纤维布被完全吸附在该压板5上,于是该张纤维布可在前述机构动作进行翻转下压和底下输送带11输送到来的纤维布成预定角度相对夹压贴合成一体。可将架体1转动使之与输送带成所需角度即可获得该角度的纤维贴合板,如图2所示。这种用机械动作调控角度可避免人工折合角度所带来的误差,因而能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权利要求1.复合纤维材料贴合机,其特征是架体(1)上有导轨(2),压板架(3)上连接有压板(5)及气缸(4),压板架(3)可沿导轨泵(2)上下移动,压板(5)为中空,其一端面有吸孔(12),气压(10)通过导管(9)与压板(5)相连接;压板架(3)的一侧轴接有齿轮(6),齿轮(6)的底部同齿排(7)咬合,齿排底部同气缸(8)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纤维材料贴合机,它由连接有气压泵的压板及齿轮、齿排、气缸构成的轴枢转动机构组成。压板上的吸孔能吸附纤维布并翻转下压与另一纤维布贴合从而完成复合纤维材料板的制作。本技术克服了人工折合复合纤维材料板的缺陷。文档编号B27D1/00GK2160518SQ93210639公开日1994年4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混湖 申请人:张混湖, 沈文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合纤维材料贴合机,其特征是架体(1)上有导轨(2),压板架(3)上连接有压板(5)及气缸(4),压板架(3)可沿导轨泵(2)上下移动,压板(5)为中空,其一端面有吸孔(12),气压(10)通过导管(9)与压板(5)相连接;压板架(3)的一侧轴接有齿轮(6),齿轮(6)的底部同齿排(7)咬合,齿排底部同气缸(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混湖
申请(专利权)人:张混湖沈文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