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69238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24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网布,主要解决是现有精密印刷技术中,由于所用丝网具有编织型节点,导致成型掩模板印刷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网布,其上设置有网格区,所述网格区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网格线组构成,所述金属网布的网格区中间区域设置有图案区域,所述图案是由金属网布沿横向或纵向上丝网线的缺失构成;所述金属网布目数为100~600目,线径尺寸为10~100μm,厚度为10~45μm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精密印刷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网布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网布。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存量日益减少,这促使人们对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的不断探索。其中,作为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太阳能在新能源的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太阳能电池就是太阳能应用的一个核心代表。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除了对电池基片材料的选择、基片制作工艺的改善外,选择合适的印刷网板也能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随着电子行业及各相关行业的崛起,精密印刷及小尺寸封装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精密印刷及小尺寸封装的环节中一般会涉及到掩模板的应用,传统的掩模板包括金属型掩模板、复合型掩模板。目前金属型掩模板的材质一般为镍基合金;而复合型掩模板构成相对较为复杂,其包括丝网以及涂覆于丝网表面的感光物质。中国专利CN101241956报道了一种大面积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体DSSC制成条状,采用耐腐蚀互连条将条状的单体DSSC串联成大面积太阳能电池,耐腐蚀互连条两侧分别设一保护隔层,或采用网布印刷法制备的低电阻栅网电极,并在低电阻栅网电极表面覆盖保护膜,然后采用覆盖有保护膜的低电阻栅网电极将多个条状的单体DSSC并联成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大面积太阳能电池一侧玻璃与TCO的接触面设一灌注槽,并在大面积太阳能电池一端的灌注槽,从灌注槽泵入电解质和染料后,折断灌注槽,然后进行密封。中国专利CN102336051A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网布印刷装置,包括印刷刮刀、辅助刮刀、回料刀、印刷网版,其特征是在印刷网版上紧靠印刷刮刀边缘两侧安装两个挡板结构,其中挡板结构主要由挡板面、挡板框架和安装架组成;挡板面的底部与网布面可分体式接触或者通过柔性材料黏结;回料刀和印刷刮刀及辅助刮刀的边缘与挡板面无缝接触;印刷机头带动刮刀和回料刀与挡板面接触滑动,使浆料在两侧挡板面、刮刀和回料刀围成的范围内运动,实现浆料不向两侧流动。中国专利CN202058761U公开了一种网布印刷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银网版,包括:硅片、主栅线、倒角、副栅线、所述的硅片上设有主栅线和副栅线,所述的主栅线和副栅线垂直设置,在所述的硅片上设有倒角,可以将正面电极栅线在硅片表面进行有效的扩展,增加覆盖面积,将光电流进行有效的收集,从而改善了电池片的效率。中国专利CN101969082A公开了一种两次网布印刷与刻槽结合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用于制造一种两次印刷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包含有刻槽工艺和两次印刷工艺,刻槽工艺为:在硅片表面的电极栅线区域刻槽,使电极栅线区域形成蚀槽;两次印刷工艺为:a、第一次印刷电极:将印刷的电极浆料填入蚀槽并进行烘干,在蚀槽中形成第一层电极;b、第二次印刷电极:在第一层电极外表面印刷电极,使硅片表面电极栅线区域形成第二层电极。构成传统复合型掩模板的丝网为编织型金属丝网或聚酯网等,此类丝网由于编织型经纬节点的特性会导致最终成型掩模板的下浆效果,如:下浆不均;在实际掩模板的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对丝网进行压挤,从而尽量减少编织型丝网的这种效应。但既如此操作并无法完全避免经纬节点带来的不良效果。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丝网,较好的解决以上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精密印刷技术中,由于所用丝网具有编织型经纬节点,导致成型掩模板印刷不均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金属网布,该网布不具有编织型节点,表面光滑,具有印刷均匀性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金属网布制成的掩模板,该掩模板具有印刷均匀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网布,其上设置有网格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区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网格线组构成,所述金属网布的网格区中间区域设置有图案区域,所述图案是由金属网布沿横向或纵向上丝网线的缺失构成;所述金属网布目数为100~600目,线径尺寸为10~100um,厚度为10~45um。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构成所述金属网布网格区的网格线线径均匀;在非网格区的外围设有受力缓冲带及与缓冲带相连的边孔带;所述金属网布目数为200~450目,线径尺寸为15~30um,厚度为15~30um;金属网布上图形区域剩余的丝网线线径不大于非图形区域的丝网线线径;所述金属网布上图形区域剩余的丝网线线径均匀或两头大粗中间细。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金属网布丝网线为连贯无编织型;所述金属网布的结构为一体成型,表面光滑,无编织型的经纬节点。所述金属网布是通过电铸工艺制得,其材质为纯镍材料或镍基合金材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上述金属网布制得的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掩模板图形区域的开口尺寸不大于所述金属网布上对应图形的丝网线缺失区域的尺寸。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金属网布所述缺失网格线构成的图形为一组相互平行的线条,其与掩模板的细栅线相对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网布,其具有以下优点:1、所述金属网布是通过电铸工艺制得,其具有表面平整、无编制型经纬节点的特性,通过其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印刷网板在印刷时下浆均匀;2、所述金属网布在相应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印刷网板的细栅线对应的区域无细栅线所在方向上的网格线,减少了金属网布对印刷浆料的阻碍作用。非编织型的金属丝网,丝网表面光滑,其制成的掩模板在清洗擦拭过程中不会由于表面的凹凸不平造成掩模板的损伤。丝网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开孔率、丝网线径尺寸及丝网线形状,在保证丝网有较好的下浆效果的同时亦可保证丝网的寿命。基于以上的优点,所述金属网布进一步制得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印刷网板可以印刷“高宽比”较优的硅太阳能电池电极栅线结构,其有利于太阳能电池片对电流的收集及传输,从而相应的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片的转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金属网布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金属丝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金属网布受力缓冲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有缺失丝网线构成图案的金属网布示意图。图5为图4中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5中I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缺失网格线的图形区域剩余的丝网线线径。图8为金属网布上涂布一层掩模物质后的掩模板局部示意图。图1中,Ⅰ为网格区;Ⅱ为受力缓冲带区。图2中,Ⅰa为网格线。图3中,r1、r2、r3为不同网格区域的网格线线径尺寸。由金属网布中间至边缘的线径尺寸逐步增大,即r1<r2<r3。图4中,Ⅲ为网格区域;4a为缺少横向的网格线的区域。图5中,Ⅳ为缺少横向的网格线的网格区域,5a为缺少横向的网格线的区域;R1为金属网布丝网线缺失区域的开口尺寸;图6中,r1为金属网布主体线径;r4为图形区域内部丝网线的两端线径;r5为图形区域内部丝网线中间区域的线径;金属网布主体线径r1>图形区域内部丝网线的两端线径r4>图形区域内部丝网线中间区域的线径r5。图7中,r1为金属网布主体线径;r6为图形区域内部丝网线的线径;图形区域内部的丝网线线径尺寸均匀,且有金属网布主体线径r1≥图形区域内部丝网线的线径r6。图8中,8a为掩模板开口处的丝网桥连;R2为掩模板图形对应区域的开口尺寸;金属网布丝网线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金属网布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网布,其上设置有网格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区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网格线组构成,所述金属网布的网格区中间区域设置有图案区域,所述图案是由金属网布沿横向或纵向上丝网线的缺失构成;所述金属网布目数为100~600目,线径尺寸为10~100um,厚度为10~45u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网布,其上设置有网格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区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网格线组构成,所述金属网布的网格区中间区域设置有图案区域,所述图案是由金属网布沿横向或纵向上丝网线的缺失构成;所述金属网布目数为100~600目,线径尺寸为10~100um,厚度为10~45u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网布,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金属网布网格区的网格线线径均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区的外围设有受力缓冲带及与缓冲带相连的边孔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布的结构为一体成型,表面光滑,无编织型的节点;所述金属网布网格线为连贯无编织型。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凌高小平潘世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