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铇机组合式升降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6733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铇机组合式升降台,包含二个套装座,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套装座之间的二支第一连结杆与一个马达固定座。每一个套装座分别包括一块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基块,分别沿顶底方向设置的数个套环,分别设置在该基块的内面的一块前锁块与一块后锁块,及一个沿左右方向设置于该基块的中间容置孔,其中一支第一连结杆安装固定在所述前锁块之间,另一支第一连结杆安装固定在所述后锁块之间,该马达固定座包括一块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安装固定在所述前锁块上的载板。借由上述组成,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减轻整体重量,可以减少制造物料、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的特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铯机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平铯机组合式升降台。
技术介绍
如图l、 2所示, 一般平铯机10具有一座底座11,直立固定于该底座ll的四 支导杆12, 一个呈可移动地套置安装于所述导杆12的升降台13, 一个安装固定 于该升降台13的马达14, 一支安装于该升降台13并受该马达14传动的刨刀15, 及一个安装在该底座11与该升降台13之间用以驱动该升降台13相对于该底座 11升降的升降单元16。该升降台13具有二个套座131及一块连结块132,通常采用压铸方式一体制 成,实际上具有整体重量较重,及需要较多制造物料导致制造成本较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轻重量,及可减少制造物料以降低 制造成本的平铯机组合式升降台。本技术平铯机组合式升降台,包含二个套装座,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套 装座之间的二支第一连结杆与一个马达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套装座分别包括一块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基块,分别自该基块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块顶块、 一块前侧块与一块后侧块,分别沿顶底方向设置于该前 侧块与该后侧块的数个套环,分别设置在该基块的内面的一块前锁块与一块后 锁块,及一个沿左右方向设置于该基块的中间容置孔;其中一支第一连结杆安装固定在所述前锁块之间,另一支第一连结杆安装 固定在所述后锁块之间;该马达固定座包括一块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安装固定在所述前锁块上的载板。借由上述组成,使本技术具有可以减轻整体重量,可以减少制造物料、 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的特性。附图说明 图l是一般平铯机的立体图2是一般平铯机的局部分解立体图,说明一个升降台;图3是本技术平铯机组合式升降台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右侧视图6是沿图4中的线VI - VI所取得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平铯机组合式升降台进行详细 说明。在详细说明前要注意的是,在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如"前后方向X"、"左右方向Y"、"顶底方向Z"是以各图所示的座标方向同 时也是正常使用方位为基准,且该前后方向X与该左右方向Y及该顶底方向Z彼 此垂直。如图3、 4、 5、 6所示,本技术平铯机组合式升降台该较佳实施例包含 二个套装座2、 二支第一连结杆4、 一支第二连结杆5、 一个马达固定座6,及一 个后盖7。每一个套装座2分别包括一块沿该前后方向X延伸的基块21,分别自该基块 21沿该左右方向Y延伸的一块顶块22、 一块前侧块23与一块后侧块24,分别沿 该顶底方向Z设置在该前侧块23与该后侧块24的顶、底端的四个套环25,分别 设置在该基块21的内面的一块前锁块26与一块后锁块27, 一个沿该左右方向Y 设置于该基块21用以供一支刨刀(图未示)安装的中间容置孔28, 一个沿该左右 方向Y设置于该基块21并贯穿该前锁块26的前插孔29, 一个沿该左右方向Y设置 于该基块21并贯穿该后锁块27的后插孔30, 一个设置在该顶块22上的凸耳31, 及一个自该凸耳31沿该左右方向Y延伸的套筒32。所述第一连结杆4沿该左右方向Y安装在所述套装座2之间,每一支第一连 结杆4分别包括一段大径中间段41,分别自该大径中间段41的两端沿轴向縮径 延伸用以插入所述前插孔29、后插孔30内的二段小径插置段42,分别沿轴向自 所述小径插置段42朝向该大径中间段41设置的二个轴向螺孔43,分别沿径向设 置于该大径中间段41并连通所述轴向螺孔43的二个径向螺孔44,及设置于该大 径中间段41用以供一夹置工具(图未示)夹置的二夹置平面45。该第二连结杆5包括一段大径中间段51,分别自该大径中间段51的两端沿 轴向縮径延伸用以插入所述套筒32内的二段小径插置段52,分别沿轴向自所述 小径插置段52朝向该大径中间段51设置的二个轴向螺孔53,分别沿径向设置于 该大径中间段51并连通所述轴向螺孔53的二个径向螺孔54,及设置于该大径中 间段51用以供一夹置工具(图未示)夹置的二夹置平面55。该马达固定座6包括一块沿该左右方向Y延伸并置放在所述前锁块26上用以供一个马达(图未示)置放锁结固定的载板61,及一块自该载板61的前端朝向底端弯折并位于所述前锁块26前方的前板62。该后盖7包括一块沿该左右方向Y延伸并位于所述后锁块27之间的一顶板 71, 一块自该顶块71的前端朝向底端弯折并位于所述中间容置孔28后方的挡板 72, 一块自该顶块71的后端朝向底端弯折并位于所述后锁块27后方的后板73, 分别自该挡板72的两端朝向后方延伸的二个第一锁耳74,及分别自该顶板72的 两端朝向底端延伸的二个第二锁耳75。组装时,首先将所述第一连结杆4的小径插置段42分别插入所述前插孔29 内、所述后插孔30内,接着将数支第一锁紧螺栓81分别沿该左右方向Y锁入所 述第一连结杆4的轴向螺孔43,就可以使所述套装座2透过所述第一连结杆4彼 此连结,为了增加所述第一连结杆4的稳固效果,还可以将数支第一抵紧螺栓 82分别沿该顶底方向Z锁入所述径向螺孔44并抵置所述第一锁紧螺栓81,进而 防止所述第一锁紧螺栓81晃动或移动,在所述第一锁紧螺栓81的锁紧过程中, 可以透过一支夹置工具(图未示)夹置于所述夹置平面45,以防止所述m —连结 杆4转动。其次将该第二连结杆5的小径插置段52分别插入所述套筒32内,接着 将两支第二锁紧螺栓83分别沿该左右方向Y锁入该第二连结杆5的轴向螺孔53, 就可以使该第二连结杆5固定在所述套装座2之间,为了增加该第一连结杆5的 稳固效果,还可以将数支第二抵紧螺栓84沿该顶底方向Z锁入所述径向螺孔54 并抵置所述第二锁紧螺栓83,进而防止所述第二锁紧螺栓83晃动或移动,在锁 入所述第二锁紧螺栓83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透过一支夹置工具(图未示)夹置于 所述夹置平面55,以防止该第二连结杆5转动。然后将该马达固定座6置放在所 述前锁块26上,接着将数支第三锁紧螺栓85沿该顶底方向Z锁入所述顶板61、 前锁块26之间,及将数支第四锁紧螺栓86沿该前后方向X锁入所述前板62、前 锁块26之间,如此就可以使该马达固定座6固定在所述套装座2之间。最后将该 后盖7置放在所述后锁块27上,然后将数支第五锁紧螺栓87沿该左右方向Y锁入 所述第一锁耳74、基块21之间,将数支第六锁紧螺栓88沿该左右方向Y锁入所 述第二锁耳75、后锁块27之间,将数支第七锁紧螺栓89沿该前后方向X锁入所 述后板73、后锁块27之间,就可以使该后盖7固定在所述套装座2之间,同时完 成本技术的组装作业。归纳上述,本技术平铯机组合式升降台具有如下所述的功效及优点, 所以确实能达成本技术目的因为本技术平铯机组合式升降台采组合式设计,主要由所述套装座2、 第一连结杆4、马达固定座6组合而成,具有可以减轻整体重量,可以减少制造 物料、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及优点。权利要求1. 一种平铇机组合式升降台,包含二个套装座,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套装座之间的二支第一连结杆与一个马达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套装座分别包括一块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基块,分别自该基块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块顶块、一块前侧块与一块后侧块,分别沿顶底方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铇机组合式升降台,包含二个套装座,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套装座之间的二支第一连结杆与一个马达固定座,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套装座分别包括一块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基块,分别自该基块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块顶块、一块前侧块与一块后侧块,分别沿顶底方向设置于该前侧块与该后侧块的数个套环,分别设置在该基块的内面的一块前锁块与一块后锁块,及一个沿左右方向设置于该基块的中间容置孔; 其中一支第一连结杆安装固定在所述前锁块之间,另一支第一连结杆安装固定在所述后锁块之间; 该马达固定座包括一块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安装固定在所述前锁块上的载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源
申请(专利权)人:鑫茂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