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木机底座与工作台的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81459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刨木机底座与工作台的组合,其包括有一个底座、一个工作台及两个连接板,该支撑部第一端的表面设有两个突面,该支撑部第二端的表面设有一个突面;该工作台的底面抵于该支撑部的突面,该工作台的底面与该支撑部的表面之间具有一个间隙,该两连接板分别连接该底座的两组合部与该工作台,该连接板包括有第一部位及第二部位,第一部位固定于该组合部,第二部位固定于该工作台及该支撑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刨木机,尤指一种刨木机底座与工作台的组合
技术介绍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申请号第200810135920. 9号「刨木机组合式底座及花 岗石工作台」专利案,其包括有一底座,其具有两基座及至少一组合两基座的结合件,该基 座上形成一承接面;一工作台,其组设于该底座上,因此,底座为组合式的设计,利用两基座 以数结合件组接,能够有效节省模具费用,而且各组件加工速度快,增加生产效率。现有技术是一种以花岗石的石材做为工作台的刨木机,现有技术主要是以螺栓将 工作台锁固在底座上,但是单纯用螺栓将工作台固定在底座的结合方式,工作台仍然会有 不稳定的情况,所以设计人亟欲寻求一种稳定的结合方式,以提升刨木机的加工精度。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台为石材所制成,像花岗石或大理石等石材结构虽然具有很 好的平整度,但是花岗岩的材质却不易进行加工,不仅加工成本高,且在加工的过程中,很 容易造成石材结构的工作台产生裂纹的缺失,让工作台容易产生瑕疵,不仅会影响到加工 的作业,更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对于上述问题,亟有待于改良的必要。因此,本技术想排除或至少减轻先前技术所遭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刨 木机底座与工作台的组合。本技术的主要目的,连接板将工作台固定于底座上,该连接板同时固定于组 合部及支撑部,工作台限制在两连接板之间,使工作台无法相对于底座移动。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工作台可有效定位于三个突面所构成的平面上,以达到 方便装设的目的,而该工作台透过螺栓固定于突面的结合孔,使该工作台稳固的设于底座 的支撑部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支撑部第一端的支撑板位于两突面之间,支撑部第二端 的两支撑板位于两突面的两侧,通过支撑板抵顶于工作台的底面,使工作台获得良好的支 撑,以避免工作台发生晃动。本技术包括有一个底座,该底座具有两个组合部及一个支撑部,该支撑部具 有一个第一端、一个第二端及一个表面,该支撑部两端分别连接该组合部,该支撑部第一端 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突面,所述突面位于该支撑部的侧边,该支撑部第二端的表面也设有 一个突面,所述支撑部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突面相对于该表面为突起状,且该支撑部第一端 与第二端的突面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一个工作台,该工作台设在该支撑部上,该工作台具有相对的一个工作面及一个 底面,该工作台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工作台第一端的底面抵于该支撑部第一端的突面, 该工作台第二端的底面抵于该支撑部第二端的突面,该工作台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突面;两连接板,该两连接板分别连接该底座的两组合部与该工作台,该连接板包括有 第一部位及第二部位,第一部位固定于该组合部,第二部位固定于该工作台及该支撑部。进一步,该支撑部第一端还设有一个支撑板,该支撑部第二端也设有至少一个支 撑板,该支撑板能够相对于该支撑部上下移动,使该支撑板抵于该工作台底面。进一步,该支撑部相对于该支撑板分别设有一个容槽,该支撑板设于该容槽,且该 容槽设有一个调整孔,该支撑板通过一个螺杆及一个螺帽使该支撑板能够相对于该支撑部 上下移动,该螺杆螺设于该容槽的调整孔,该螺帽螺设于该螺杆,该螺杆抵顶该支撑板。进一步,该突面设有一个结合孔,该工作台相对于各该突面的结合孔分别设有一 个穿孔,该连接板的第二部位相对于各该穿孔设有一个连接孔,并各以一个螺栓穿过第二 部位的连接孔及该结合面的穿孔后螺固于该突面的结合孔。进一步,该组合部邻近该支撑部设有两个承接块,该承接块突出于该组合部,该 第一部位抵于该承接块,该承接块设有一个结合孔,该第一部位相对于各该承接块分别设 有一个穿孔,并各以一个螺栓穿设该第一部位的穿孔后螺固于该承接块的结合孔。进一步,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具有高度的落差,使该第一部位及该第二部位 之间形成一个抵面,该抵面抵于该工作台两端的侧边。进一步,该工作台两端的工作面分别设有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与该工作面具有 高度的落差,该结合面的高度低于该工作面的高度,该连接板的第二部位抵于该结合面。进一步,该工作台与该结合面之间形成有一个挡面,该第二部位相反于该第一部 位一侧设有一个限位挡部,该限位挡部抵于该工作台的挡面。进一步,该第一部位及该第二部位之间形成一个抵面,该两连接板的抵面及限位 挡部限制住该工作台。进一步,该限位挡部突出于该工作台的工作面,以挡止进入工作台的工件。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一种刨木机底座与工作台的组合,其中连接板将工作台固定在底座上,该连接 板同时固定于组合部及支撑部,工作台限制在两连接板之间,使工作台无法相对于底座移 动。2、一种刨木机底座与工作台的组合,其中工作台可有效定位于三个突面所构成的 平面上,以达到方便装设的目的,而该工作台通过螺栓固定于突面的结合孔,使该工作台稳 固的设于底座的支撑部上。3、一种刨木机底座与工作台的组合,其中支撑部第一端的支撑板位于两突面之 间,支撑部第二端的两支撑板位于两突面的两侧,通过支撑板抵顶于工作台的底面,使工作 台获得良好的支撑,以避免工作台发生晃动。其它目的、优点和本技术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刨木机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刨木机底座与工作台的组合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刨木机底座与工作台的组合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图2沿4-4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图4沿5-5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6为本技术图4沿6-6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_底座;11-组合部;12-支撑部;121-第一端;122-第二端; 123-表面;13-承接块;131-结合孔;14-延伸台;141-连接块;15-突面;151-结合孔; 16-容槽;161-调整孔;17-支撑板;171-螺杆;172-螺帽;20-工作台;201-第一端; 202-第二端;21-工作面;22-底面;23-结合面;231-挡面;232-穿孔;30-连接板;31-第 一部位;311-穿孔;312-螺栓;32-第二部位;321-连接孔;322-螺栓;33-抵面;34-限位 挡部;40-机体;41-刨刀;42-侧壁;43-升降座;44-游戏杆;50-延伸台。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 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3,为本技术刨木机的立体外观图及刨木机底座与工作台组合 的立体外观图及立体分解图。本技术包括有一个底座10、一个工作台20及两个连接板 30,该工作台20设在该底座10上,该底座10上可供设置一个机体40,工作台20可放置工 件以供机体40上的一个刨刀41进行刨削,机体10具有两侧壁42,两侧壁42间则设一个升 降座43,且刨刀41装设在该升降座43上,升降座43滑设于该两侧壁42以相对于该底座 10升降进行刨削,并可由一个游戏杆44进行操作。同时参照图4至图6,该底座10包括有两个组合部11及一个支撑部12,所述两组 合部11设在地面上,该支撑部12连接两个组合部11,所述两组合部11能够组合机体40, 使机体40组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刨木机底座与工作台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底座,其具有两个组合部及一个支撑部,该支撑部具有一个第一端、一个第二端及一个表面,该支撑部两端分别连接该组合部,该支撑部第一端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突面,所述突面位于该支撑部的侧边,该支撑部第二端的表面也设有一个突面,所述支撑部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突面相对于该表面为突起状,且该支撑部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突面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一个工作台,其设在该支撑部上,该工作台具有相对的一个工作面及一个底面,该工作台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工作台第一端的底面抵于该支撑部第一端的突面,该工作台第二端的底面抵于该支撑部第二端的突面,该工作台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突面;两连接板,该两连接板分别连接该底座的两组合部与该工作台,该连接板包括有第一部位及第二部位,第一部位固定于该组合部,第二部位固定于该工作台及该支撑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源张理政
申请(专利权)人:鑫茂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