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脱式外壳装置的环境水体原位自动监测仪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6317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17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自脱式外壳装置的环境水体原位自动监测仪。该仪器在原位自动监测仪的外面包裹多层薄的保护膜,设置了用来切割保护膜的钩形刀、使钩形刀完成切割任务的机械部分、以及电器电路部分和控制部分。仪器在水体原位工作时,环境对仪器以及检测的影响得到大大改善,避免了生物腐蚀和化学腐蚀对仪器外表面的破坏以及液体样品吸管的过滤膜堵塞,可以大大提高仪器工作的稳定性和检测精确度,而且在仪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动剥除最外层,清除水体生物附着带来的各种影响,又使仪器恢复到最佳工作状态,在延长仪器使用寿命、提高仪器工作的稳定性和检测精确度等方面,都有很明显的进步,很好地解决了原位自动监测仪应用中仪器外表受生物污染而无法工作的难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带自脱式外壳装置的环境水体原位自动监测仪,包括化学分析装置、电源模块、电路部分和壳体,其特征在于:化学分析装置、电源模块和电路部分安置在由上下两个半球形壳体和中间的圆柱形壳体形成的密闭胶囊型壳体内,由过滤膜封口的液体样品吸管伸出壳体下半球形外,信号与电源线伸出壳体上半球形外;密闭胶囊型壳体外表罩着1~6层由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聚酯材料的塑料制成的保护膜,保护膜呈密闭胶囊型壳体外表形状,信号与电源线伸出各层保护膜外,各层保护膜的下部开口由过滤膜封口,液体样品吸管的由过滤膜封口的口部位于各层保护膜内正对着各层保护膜的过滤膜封口;??????????????????????????????每层保护膜之内放置二根成一组的钢丝绳,每根钢丝绳放置在一根由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聚酯材料的塑料制成的钢丝绳套管之中,这二根钢丝绳及其套管位于密闭胶囊型壳体的圆周对称位置,每根钢丝绳伸出钢丝绳套管的下部一端拴着钩形刀,钩形刀位于保护膜的下部开口处,刀口朝向其外层的保护膜;除最外层的各层保护膜的上部预留可以穿过钢丝绳套管的孔,每根钢丝绳套管穿过其内各层保护膜和上半球形壳体,每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在伸出钢丝绳套管进入上半球形壳体内后,穿过安装在上半球形壳体内的钢丝绳隔离及密封板的排列通孔排列固定在收线轮上;?至少和保护膜层数量相同个数的收线轮呈活动地并列安装在收线轮轴上,收线轮中部是收线齿轮,两侧各有一收线槽,中部的收线齿轮与两侧的收线槽为一个整体,每个收线轮之间由保证每个收线轮可以独立转动的收线轮隔离环隔离,驱动齿轮安装在驱动齿动驱动轴上,驱动齿动驱动轴经步进电机连接环与齿轮驱动减速步进电机的主轴相连,驱动齿轮拔动滑块的凹形口卡住驱动齿轮的两个截面,驱动齿轮拔动滑块安装在丝杆上,丝杆经另一个步进电机连接环与丝杆驱动减速步进电机的主轴相连,收线轮轴、驱动齿动驱动轴和丝杆由左右两边的轴固定支架固定在固定底板上,两个减速步进电机由步进电机固定支架也固定在固定底板上,固定底板固定在圆柱形壳体内部,两个减速步进电机经步进电机控制信号线与主控制电路相连;在钢丝绳外套管与上半球形壳体连接处、与各层保护膜连接处,以及信号与电源线与上半球形壳体连接处、与各层保护膜连接处,液体样品吸管与下半球形壳体连接处均密闭;设定丝杆逆时针转动,驱动齿轮安装在驱动齿动驱动轴最左端,并且与左边第一个收线轮的收线齿轮咬合,驱动齿轮拔动滑块安装在丝杆最左端,隔离及密封板的排列通孔的中心连线与收线轮轴的轴线平行,排列通孔的数量、孔距和位置与收线槽相对应,钢丝绳在隔离及密封板的排列通孔及在收线轮上的固定排列次序为:最外层保护膜之内的一组钢丝绳穿过隔离及密封板的左起第一、第二个通孔固定在左边第一个收线轮的两侧收线槽上,次外层之内的一组钢丝绳穿过隔离及密封板的左起第三、第四个通孔固定在左边第二个收线轮的两侧收线槽上,依次类推,或者设定丝杆顺时针转动,驱动齿轮安装在驱动齿动驱动轴最右端,并且与右边第一个收线轮的收线齿轮咬合,驱动齿轮拔动滑块安装在丝杆最右端,隔离及密封板的排列通孔的中心连线与收线轮轴的轴线平行,排列通孔的孔距和位置与收线槽相对应,钢丝绳在隔离及密封板的排列通孔及在收线轮上的固定排列次序为:最外层保护膜之内的一组钢丝绳穿过隔离及密封板的右起第一、第二个通孔固定在右边第一个收线轮的两侧收线槽上,次外层之内的一组钢丝绳穿过隔离及密封板的右起第三、第四个通孔固定在右边第二个收线轮的两侧收线槽上,依次类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梁英胡鸿志徐翠锋胡锦泉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