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瑞森专利>正文

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606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其是安装于一平刨机上,其具有:一承架,该承架具有一承板,及一顶套板、一底套板;一活动座具有相互平行的一上承块、一下承块,及一连结该上、下承块的连结块;一固定座具有一锁块,一固定块;一上从动轮组合体是穿设于该上承块;一下从动轮组合体是穿设于该下承块;一传动单元包括一作动杆组合体及一传动杆组合体;一切换单元包括一锁固于该活动座的从动座,一驱动杆组合体,及一操作杆;一主动轮单元包括一输出轴,及一套结于该输出轴的主动轮组合体,该主动轮组合体具有一主动轮,该主动轮是与该上从动轮组合体或该下从动轮组合体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升降台的升降调整作业较方便、省力、省时。(*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工机具,特别是指一种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一般平刨机存有升降台在调整高度时易产生噪音,及较不稳固的缺失,因此曾有中国台湾第86219841号专利案,如图1、2、3所示,该平刨机10主要包含一底座11,垂直固设于该底座11四角隅往上延设的四导杆12,一套设于该等导杆12且可沿轴向位移的升降台13(供装设马达及刨刀杆,图未示),分别固设于该升降台13的二侧架131的二承座14,一穿设于该二承座14之间的连动杆15,一组结于该连动杆15的转轮16,二组结于该连动杆15且位于该承座14内的传动件17,二位于该承座14内且与该传动件17啮合的驱动件18,及二垂设于该底座11且螺结于该驱动件18的螺杆19。当转动该转轮16使该连动杆15带动该二传动件17同时转动,可以传动该二驱动件18同步转动,终可沿该螺杆19轴向位移而产生升降,进而带动该升降台13产生升降。上述专利案的缺点是只能以手动而不能自动升降调整升降台13高度,还可以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台可以选择自动升降、手动升降,可使升降台的升降调整作业较方便、省力、省时的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该平刨机具有一底座,垂直固设于该底座往上延设的数导杆,一套设于该各导杆成滑动配合的升降台,一固设于该升降台的马达,分别固设于该升降台的二侧架的二承座,一穿设于该二承座的连动杆,分别位于该二承座内与该连动杆相接的二传动件,位于该二承座内与该二传动件相接的二驱动件,垂直于该底座往上延设且分别轴向螺穿于该二驱动件的二螺杆,该升降调整装置包含一承架,装设在该承架外的一活动座、固设在该承架外的一固定座,穿设于该活动座的一上从动轮组合体、一下从动轮组合体,一穿结该上从动轮组合体与下从动轮组合的传动单元,一组结于该活动座的切换单元,及一与该马达间接相接的主动轮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承架设有一位于该侧架外的承板,及由该承板两相反侧沿同向弯设套设于该一导杆的一顶套板、一底套板;该活动座设有相互平行的一上承块、一下承块,及一连结该上、下承块的连结块;该固定座设有一隔距锁固在该承板外侧的锁块,一自该锁块顶端同体朝向该承板弯设且位于该上承块上方的固定块;该上从动轮组合体是穿设于该上承块;该下从动轮组合体是穿设于该下承块;该传动单元包括一作动杆组合体及一传动杆组合体,该作动杆组合体设有一穿结该下从动轮组合体、该上从动轮组合体且穿出该固定块的作动杆,及一套结于该作动杆且位于该固定块与该上承块之间的主动件,该传动杆组合体设有一穿置于该承板且穿结该传动件的传动杆,及一套结于该传动杆且与该主动件啮合的从动件;该切换单元包括一锁固于该活动座的从动座,一穿设于该承板的驱动杆组合体,及一锁结于该驱动杆组合体沿径向延伸出该承架外的操作杆;该主动轮单元包括一穿设于该侧架且与该马达的减速机构相接的输出轴,及一套结于该输出轴的主动轮组合体,该主动轮组合体具有一主动轮,及一自该主动轮同体沿轴向延设的套筒,该主动轮是穿出该承板外且与该上从动轮组合体或该下从动轮组合体啮合。所述的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还具有一自该锁块底端同体往上延设且位于该连结块下方的挡块,可以遮挡该主动轮、该上从动轮组合体与该下从动轮组合体以防止受异物干扰。所述的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轮组合体还具有一装设在该主动轮内的轴承,及该固定座更具有一自该挡块内面伸出可插置入该轴承内的凸柱,可以提增该主动轮组合体的稳固性,以使该主动轮转动更顺畅。所述的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轮单元还包括一安全组合体,具有数设置于该输出轴的嵌孔,数设于该套筒的径向容置孔,及数依序置入该等容置孔内的滚珠、弹性元件与塞柱,且该嵌孔的内径较该滚珠的直径小。所述的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座还具有一套设于该作动杆且被限位在该主动件与该上从动轮组合体之间的上弹性元件,及一套设于该作动杆且被限位在该下从动轮组合体与该作动杆的底定位扣环之间的下弹性元件,具有使该活动座在位移后可自动复位的功能。所述的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从动座具有一锁固于该连结块顶面的锁块,及一自该锁块同体往上弯设的齿条,该驱动杆组合体具有一与该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及一自该驱动齿轮同体沿轴向延伸且穿设于该承板的驱动杆,该操作杆是螺锁于该驱动杆且沿径向延设。所述的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作动杆组合体的主动件为一螺旋齿轮,该传动杆组合体的从动件为一螺旋齿轮。本技术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的功效及优点如后所述一、归纳上述,本技术的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具有可保持原来以手动方式调整升降台23高度的使用功能,同时具有可借马达24的动力以自动方式调整升降台23高度的使用功能,相对具有调整升降台23高度较方便、省力、省时的功效,故确实能达到创作目的。二、因为本技术设有挡块53位于该活动座40内,同时可遮挡该主动轮103与该上、下从动轮61、71,具有可保护该主动轮103与该上、下从动轮61、71不受异物干扰,而可保持升降台23调整作业顺畅的功效及优点。三、因为本技术设有凸柱54可插置入装置在该主动轮103的轴承105内,所以具有可使该主动轮组合体102较稳固,及使该主动轮103转动较顺畅的功效及优点。下面通过较隹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中国台湾第86219841号专利案的立体图。图2是中国台湾第86219841号专利案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3是中国台湾第86219841号专利案的局部组合立体图。图4是一未完整的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的升降调整装置的一较隹实施例安装在一平刨机上的状态。图5是该较隹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立体图。图6是该较隹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4中的一升降台在一定位状态的一纵向剖面图。图8是图4中的升降台在该定位状态的一局部纵向剖面图。图9是图4中的升降台在一下降状态的一纵向剖面图。图10是图4中的升降台在该下降状态的一局部纵向剖面图。图11是图4中的升降台在一上升状态的一纵向剖面图。图12是图4中的升降台在该上升状态的一局部纵向剖面图。图13是该较隹实施例的一局部组合剖视图,说明一主动轮单元于传动状态。图14是一类似于图13的视图,说明该主动轮单元的输出轴处于空转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5、6所示,本技术的升降调整装置的一较隹实施例是装设在一平刨机20上,该平刨机20与以往相同,具有一底座21,垂直固设于该底座21的四角隅往上延设的四导杆22,一套设于该等导杆22可沿轴向位移的升降台23,一固置于该升降台23的马达24,一穿设于该升降台23可受该马达24传动的刨刀杆(图未示),分别固设于该升降台23的二侧架231的二承座25,一穿设于该二承座25的连动杆(图未示),组结于该连动杆且分别位于该二承座25内的二传动件26,分别位于该二承座25内且可受该二传动件26传动的二驱动件27,垂设于该底座21往上延设且分别轴向螺穿于该二驱动件27的二螺杆28。当转动该连动杆使该二传动件26转动,可以传动该二驱动件27转动,终可沿该螺杆28轴向位移而产生升降,进而带动该升降台23产生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刨机升降调整装置,该平刨机具有一底座,垂直固设于该底座往上延设的数导杆,一套设于该各导杆成滑动配合的升降台,一固设于该升降台的马达,分别固设于该升降台的二侧架的二承座,一穿设于该二承座的连动杆,分别位于该二承座内与该连动杆相接的二传动件,位于该二承座内与该二传动件相接的二驱动件,垂直于该底座往上延设且分别轴向螺穿于该二驱动件的二螺杆,该升降调整装置包含一承架,装设在该承架外的一活动座、固设在该承架外的一固定座,穿设于该活动座的一上从动轮组合体、一下从动轮组合体,一穿结该上从动轮组合体与下从动轮组合的传动单元,一组结于该活动座的切换单元,及一与该马达间接相接的主动轮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承架设有一位于该侧架外的承板,及由该承板两相反侧沿同向弯设套设于该一导杆的一顶套板、一底套板; 该活动座设有相互平行的一上承块、一下承块,及一连结该上、下承块的连结块; 该固定座设有一隔距锁固在该承板外侧的锁块,一自该锁块顶端同体朝向该承板弯设且位于该上承块上方的固定块; 该上从动轮组合体是穿设于该上承块; 该下从动轮组合体是穿设于该下承块; 该传动单元包括一作动杆组合体及一传动杆组合体,该作动杆组合体设有一穿结该下从动轮组合体、该上从动轮组合体且穿出该固定块的作动杆,及一套结于该作动杆且位于该固定块与该上承块之间的主动件,该传动杆组合体设有一穿置于该承板且穿结该传动件的传动杆,及一套结于该传动杆且与该主动件啮合的从动件; 该切换单元包括一锁固于该活动座的从动座,一穿设于该承板的驱动杆组合体,及一锁结于该驱动杆组合体沿径向延伸出该承架外的操作杆; 该主动轮单元包括一穿设于该侧架且与该马达的减速机构相接的输出轴,及一套结于该输出轴的主动轮组合体,该主动轮组合体具有一主动轮,及一自该主动轮同体沿轴向延设的套筒,该主动轮是穿出该承板外且与该上从动轮组合体或该下从动轮组合体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瑞森江培烈
申请(专利权)人:廖瑞森江培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