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文福专利>正文

一种板材落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267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落料机,它包括:两立柱,其分开设置在地基上;一上横梁,其固定在两立柱的顶部;一油缸,其上部和下部的壁面上分别设置一连接泵站的油嘴,且油缸顶部通过一转轴装置与上横梁底部枢接;一定梁,其设置在地基上,且定梁的前端连接在两立柱之间,其后端向两立柱的后方延伸,定梁顶部安装下模具;一活梁,其与定梁对应设置在定梁的上方,且活梁的后端与定梁的后端枢接,活梁底部安装上模具;一活塞,其滑动地设置在两油嘴之间的油缸内,且活塞的伸出端通过一转轴装置枢接在活梁前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下模具从一侧剪裁落料的方式,取代传统了大吨位间隙冲裁落料的方式,其不但体积小,重量轻,而且成本大大地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板材的落料加工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落料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以通过模具进行剪裁的板材落料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许多零部件的板材落料都需要通过压力机和冲压模具来完成,特别是一些大型的金属板材,必须使用大吨位(100吨以上)冲床来完成。然而大型冲床不但设备体积大,重量大,而且价格相当昂贵,比如一台500吨的冲床,就需要160多万元,一般中小型企业或个体加工者都无法承受。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在不断变化,对设备的一次性投资过太,往往是企业不能接受的。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或个体加工户都是采用手工进行气割或等离子切割的方式落料,其不但生产效率低,加工精度差,而且需要配备供气站等设备,使用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较低吨位的压力,便可以取得与大吨位冲床间隙冲裁效果相同的板材落料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落料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立柱,其分开设置在地基上;一上横梁,其固定在所述两立柱的顶部;一油缸,其上部和下部的壁面上分别设置一连接泵站的油嘴,且所述油缸顶部通过一转轴装置与所述上横梁底部枢接;一定梁,其设置在地基上,且所述定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两立柱之间,其后端向所述两立柱的后方延伸,所述定梁顶部安装下模具;一活梁,其与所述定梁对应设置在所述定梁的上方,且所述活梁的后端与所述定梁的后端枢接,所述活梁底部安装上模具;一活塞,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两油嘴之间的油缸内,且所述活塞的伸出端通过一转轴装置枢接在所述活梁前端。设置在所述油缸与所述上横梁之间的转轴装置包括一底座,其内设置有一圆弧形通槽;一底面为平面的圆弧形半轴,其设置在所述圆弧形通槽内,且其高度高于所述圆弧形通槽的高度,所述圆弧形半轴两侧分别凸伸出一段短轴;一连接板,其分别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圆弧形半轴的底面和所述油缸的顶面;两侧板,其分别穿设在所述圆弧形半轴两侧的短轴上,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两侧,所述两侧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凹形通槽;两压板,其分别插设在所述两侧板的凹设通槽内,且分别固定在所述上横梁的底部。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圆弧形半轴对应设置的固定孔呈两排,沿所述圆弧形半轴的轴向排列;在所述两排固定孔外侧的所述连接板上,沿轴向设置有两排连接所述油缸的固定孔。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圆弧形半轴对应设置的固定孔呈两排,沿所述圆弧形半轴的径向排列;在所述两排固定孔内侧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所述油缸的一个中心螺孔和围绕所述中心螺孔的一圈固定孔。设置在所述活塞伸出端底部的转轴装置包括一底座,其内设置有一圆弧形通槽;一顶面为平面的圆弧形半轴,其设置在所述圆弧形通槽内,且其高度高于所述圆弧形通槽的高度,所述圆弧形半轴两侧分别凸伸出一段短轴;一连接板,其分别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圆弧形半轴的顶面和所述活塞伸出端的底面;两侧板,其分别穿设在所述圆弧形半轴两侧的短轴上,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两侧,所述两侧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凹形通槽;两压板,其上的凸缘分别插设在所述两侧板的凹形通槽内,且所述压板分别固定在所述活梁前端顶部。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圆弧形半轴对应设置的固定孔呈两排,沿所述圆弧形半轴的径向排列;在所述两排固定孔内侧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所述活塞伸出端的一个中心螺孔和围绕所述中心螺孔的一圈固定孔。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圆弧形半轴对应设置的固定孔呈两排,沿所述圆弧形半轴的轴向排列;在所述两排固定孔内侧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所述油缸的一个中心螺孔和围绕所述中心螺孔的一圈固定孔。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由于对应设置了一活梁和一定梁,并将定梁固定在地基上,将活梁的一端与定梁通过枢轴连接,另一端连接油缸上活塞,通过油缸的活塞带动活梁相对于定梁旋转开合,因此形成了活梁上的上模具与定梁上的下模具相对于板材的剪裁落料。2、本专利技术由于将传统技术上、下模具的整体冲裁,改为上、下模具从一侧开始的剪裁,因此可以使同样落料效果所使用的冲压力大为减少,比如本专利技术仅用25Mpa的油压,便可以取代传统的大吨位油压的间隙冲裁落料机500吨的冲压力。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噪声低,故障少,整机和模具使用寿命长,特别是制造成本价格仅方几万元,远远低于现有设备的价格,而落料质量却可与现有技术媲美。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于中小型企业或个体加工者的板材落料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正面结构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侧面结构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定梁与活梁连接示意4是图2中油缸和活塞与连接其上的转轴装置示意5是本专利技术上部圆弧形半轴结构示意6是图5的仰视示意7是本专利技术连接油缸的连接板结构示意8是本专利技术连接上横梁的底座结构示意9是图8的俯视示意10是本专利技术侧板结构示意11是图10的侧视示意12是本专利技术压板结构示意13是图12的俯视示意14是本专利技术下部圆弧形半轴结构示意15是图14的俯视示意16是本专利技术连接活塞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两立柱1,其分开设置在地基上,在两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一上横梁2,在上横梁2底部通过一转轴装置3连接一油缸4,油缸4的上部和下部壁面上分别设置了一油嘴41、42,油嘴41、42可以通过管路连接油压泵站。在两油嘴41、42之间的油缸4内,设置一活塞5,活塞5的伸出端通过一转轴装置6连接一活梁7的顶端。一固定在地基上的定梁8,其与活梁7的位置对应,前端连接在两立柱1之间,后端向两立柱1的后方延伸。活梁7和定梁8的后端对应设置有轴座71、81,将一枢轴9插设在轴座71、81中,并在枢轴9的两端分别用螺母91固定,使活梁7可以相对定梁8转动,如果需要还可以在定梁8的两轴座81中设置轴承,使活梁7的转动更灵活。在活梁7的底部和定梁8的顶部可以根据需要对应安装上、下模具10、11。如图4、图5、图6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设置在油缸4与上横梁之间的转轴装置3包括一底面为平面311的圆弧形半轴31,圆弧形半轴31两侧分别凸伸出一段短轴312,在圆弧形半轴31底部的平面311上设置有两排固定孔313。如图4、图7所示,一连接板32,其上设置有两组四排固定孔321、322,通过螺钉可以将连接板32上的固定孔321与圆弧形半轴31上的固定孔313连接成一体,通过螺钉可以将连接板32上的固定孔322与油缸4连接成一体。如图4、图8、图9所示,一具有圆弧形通槽331的底座33,圆弧形通槽33扣在圆弧形半轴31顶部,圆弧形半轴31的高度高于圆弧形通槽331的高度,底座33的顶部设置有一组两排固定孔332,通过螺钉可以将底座33固定在上横梁2上,底座33的两侧设置有销钉孔333和固定孔334。如图4、图10、图11所示,在两侧板34上分别设置有一通孔341,围绕通孔341,在两侧板34上设置有若干销钉孔342和固定孔343,在两侧板34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一凹形通槽344。将两侧板34的通孔341分别穿设在圆弧形半轴31两侧的短轴311上,并用销钉和螺钉将两侧板34上的销钉孔342和螺孔343分别与底座32两侧的销钉孔333和固定孔334连接在一起。如图4、图12、图13所示,在两压板35上分别设置一凸缘351,在两压板35上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材落料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立柱,其分开设置在地基上;一上横梁,其固定在所述两立柱的顶部;一油缸,其上部和下部的壁面上分别设置一连接泵站的油嘴,且所述油缸顶部通过一转轴装置与所述上横梁底部枢接;一定梁 ,其设置在地基上,且所述定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两立柱之间,其后端向所述两立柱的后方延伸,所述定梁顶部安装下模具;一活梁,其与所述定梁对应设置在所述定梁的上方,且所述活梁的后端与所述定梁的后端枢接,所述活梁底部安装上模具;一活塞 ,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两油嘴之间的油缸内,且所述活塞的伸出端通过一转轴装置枢接在所述活梁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福
申请(专利权)人:赵文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