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无线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00409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26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无线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在服务eNB侧的发送装置中,第1分组发送部执行发送重传数据分组的动作。另一方面,在协作eNB侧的发送装置中,第2分组发送部执行发送与通过分组转送部从服务eNB转送的信息对应的新数据分组的动作。服务eNB和协作eNB针对UE的通信的控制信息,仅使用从UE朝向服务eNB的PUCCH和从服务eNB朝向UE的PDCCH来进行通信。服务eNB和协作eNB使用X2接口进行新数据分组和通信控制信息等的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无线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No.200880131655.5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PCT/JP2008/003080,申请日:2008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名称:使用了协作HARQ通信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无线终端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了分布式天线的协作发送方式技术。作为分组通信技术,例如包含作为下一代便携电话通信规格来研究的E-UTRA(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通信技术。
技术介绍
在扩频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中,广泛地研究如下的软切换技术:在移动终端从一个小区移动到旁边的小区时,在两个基站之间能够同时收发同一信号,使得通信不中断。作为与协作发送有关的现有技术,例如公开有专利文献1或下述非专利文献1等所记载的方式。在这些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能够增加链路容量的协作发送方式。基于同样的考虑,与对应于宏观衰减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InputandMulti-Output)技术相关地提出使用了配置在不同基站上的分布式天线的协作发送方式。作为组合了MIMO技术和协作发送技术的现有技术,例如公开了在下述非专利文献2~6中记载的方式。这些方式的目的在于,实现宏观分集效果和MIMO效果这双方。关于与伴随协作发送的宏观分集有关的议论,例如在由标准化团体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进行了标准化作业的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等的、新的便携电话通信规格的项目制定中也有研究。这些研究例如在下述非专利文献7中公开。但是,由于最初很难将高层的数据分发到不同的基站,因此采用了不实现协作发送、为了使安装简单而将数据仅分发到一个基站的方式。近年来,作为LTE的下一代规格的LTE演进标准是为了第四代系统(4G)而开发的。在该标准中,特别是在与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用的频率效率有关的系统性能要求中,设定了非常积极的目标。与此相关的具体的议论,例如在下述非专利文献8中公开。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企业对于波束成形发送、小区内干扰控制以及中继控制,提出了几个有益的方案。其中,为了重新考虑其安装的可能性,再次提出了与协作发送有关的论点。具体地讲,例如在下述非专利文献9或10中公开。在LTE演进中,其目标在于,与LTE通信规格的release8中的情况相比,使小区端的用户的吞吐量的目标大致成为1.4倍。当考虑这些时,期待将协作发送方式作为LTE演进技术中的主要候选。在LTE演进等的下一代通信规格中,在采用协作发送技术之前,存在很多需要澄清的论点。例如是如下的研究:经由X2接口的eNode-B之间的数据和控制信道、传输定时、用户分组调度以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处理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与HARQ有关的研究。在LTE通信规格等中,需要能够在移动体终端进行高速通信的分组通信技术。在分组通信中,根据由发送装置附加在通信分组中的纠错码,接收装置一边进行检错一边接收通信信息。然后,接收装置将通信分组的接收成功与否作为ACK(肯定的送达确认:ACKnowledgement)或NAK(否定的送达确认)返回到发送装置。发送装置在接收装置返回了NAK的情况下或者发送分组之后经过妥当的一段时间为止没能接收到送达确认的情况下,重传发送信息。在LTE等中采用的HARQ技术中,例如在LTE等的层1协议层的处理中,在考虑了接收装置不丢弃解码失败的数据而与重传数据组合来进行解码的基础上,确定发送装置侧的重传模式。然后,在接收装置侧,不丢弃接收失败的数据而与重传数据组合来进行解码。由此,实现高效率且高精度的重传控制。因此,在下一代分组通信方式中,为了实现分集效果大的协作发送方式,在协作发送方式中如何实现HARQ成为最大的问题。但是,在作为专利文献1或非专利文献1~10等公开的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在协作发送中用于实现HARQ的具体的技术。另外,作为将HARQ与MIMO技术组合的现有技术,公开了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式。专利文献2中提到在使用了MIMO复用传输天线的分组传输中,用于实现HARQ的具体方式。但是,相对于MIMO是将多个天线收纳到一个基站作为前提,协作发送是使分散配置的多个基站的天线协作来进行朝向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方向的发送作为前提。为了在分散配置的基站之间实现包含HARQ的协作发送,需要解决基站之间的用户数据及控制信道数据的交接方式和定时等在MIMO中不成为对象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如何将HARQ中的新数据分组和重传数据分组与协作发送组合,上述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而是残留为应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0397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17484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A.J.Viterbi,A.M.Viterbi,K.S.Gilhousen,andE.Zehavi,“SofthandoffextendsCDMAcellcoverageandincreasesreverselinkcapacity”,IEEEJ.Sel.AreasCommun.,vol.12,pp.1281-1288,October,1994.非专利文献2:W.RohandA.Paulraj,“MIMOchannelcapacityforthedistributedantennasystems”,inIEEEVTC’02,vol.3,pp.1520-1524,Sept.2002.非专利文献3:Z.NiandD.Li,“ImpactoffadingcorrelationandpowerallocationoncapacityofdistributedMIMO”,IEEEEmergingTechnologies:FrontiersofMobileandWirelessCommunication,2004,Volume2,May31-June2,2004Page(s):697-700Vol.2.非专利文献4:SyedA.Jafar,andS.Shamai,“DegreesoffreedomregionfortheMIMOXChannel”,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Theory,Vol.54.No.1,pp.151-170,January2008,.非专利文献5:D.Wang,X.You,J.Wang,Y.Wang,andX.Hou,“SpectralEfficiencyofDistributedMIMOCellularSystemsinaCompositeFadingChannel”,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munications,2008.ICC’08,pp.1259-1264,May19-23,2008.非专利文献6:O.Simeone,O.Somekh,;H.V.Poor,andS.Shamai,“D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无线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第1无线基站装置和第2无线基站装置在内的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对无线终端装置执行协作发送,其中:所述第1无线基站装置包括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向所述无线终端装置发送控制信道;所述无线终端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并且该接收单元能够不光接收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的数据,还接收从所述第2无线基站装置在由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道所指示的资源上协作地发送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第1无线基站装置和第2无线基站装置在内的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对无线终端装置执行协作发送,其中:所述第1无线基站装置包括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向所述无线终端装置发送包含有关资源分配的信息的控制信道,其中,用于协作发送的所述资源分配由所述第1无线基站装置控制,所述控制信道仅被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装置发送;所述无线终端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并且该接收单元能够不光接收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的数据,还接收从所述第2无线基站装置协作地发送的数据。2.一种无线终端装置,该无线终端装置能够接收从包括第1无线基站装置和第2无线基站装置在内的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协作发送的数据,其中,该无线终端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其接收仅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的包含有关资源分配的信息的控制信道,并且该接收单元能够不光接收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的数据,还接收从所述第2无线基站装置协作地发送的数据,其中,用于协作发送的所述资源分配由所述第1无线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