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包发送方法、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0040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26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该数据包发送方法包括:发送端实体从上层实体接收数据包;根据上层实体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或所述数据包中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发送端实体判断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所述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数据包的传输要求设定;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确认模式,发送端实体采用确认模式向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包;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非确认模式,发送端实体采用非确认模式向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同一承载层可采用不同的模式传输不同的数据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包发送方法、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模式转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EPS(EvolvedPacketSystem,演进分组系统)中,采用承载(Bearer)来传输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的业务数据,按照在承载中的业务数据所经过的网络的不同,承载包含核心网(CoreNetwork,CN)承载部分和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承载部分。对于某一个特定的业务,RAN承载(RadioBearer,RB)在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可以采用两种传输模式:确认模式(AcknowledgedMode,AM,)和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mode,UM)。在AM模式下,RLC层采用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Repeat-reQuest,ARQ)机制传输业务数据,接收端会对发送端所发送出的每一个数据包进行成功接收确认,以表示该数据包被正确接收,如果某数据包没有被接收端成功确认、或确认丢失,则发送端重新发送对应的数据包,该模式应用于对时延要求较低,而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业务传输;在UM模式下,RLC层只负责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并不对所发送的数据包进行重传,也不对所接收的数据包反馈确认。相对于AM模式,UM模式主要应用于对时延要求较高,对可靠性要求较低的业务。现有网络中同一业务中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均采用相同的模式进行传输,不能对同一业务的不同数据包采用不同的传输模式,例如同一业务的部分数据采用确认模式传输而其它数据包采用非确认模式传输。然而现有的业务中,对属于同一个业务的不同数据包,其所需要的可靠性和时延并不一致。对于该种类型的业务,如果采用AM模式传输,则可能过度保障了业务中对可靠性要求较低的业务数据的传输可靠性,而增加了对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数据的传输时延;如果采用UM模式传输则可能降低了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业务数据的传输可靠性,而过度保障了对时延要求较低的业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模式转换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传输模式在同一承载层只能采用同一种传输模式传输所有数据包的缺陷。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包括:发送端传输实体从上层实体接收数据包;根据上层实体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或所述数据包中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发送端传输实体判断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所述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数据包的传输要求设定;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确认模式,发送端传输实体采用确认模式向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包;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非确认模式,发送端传输实体采用非确认模式向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包。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从上层实体接收待发送的数据包;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层实体下发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或所述数据包中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判断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所述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数据包的传输要求设定;确认传输模块,用于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确认模式,采用确认模式向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包;非确认传输模块,用于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非确认模式,采用非确认模式向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包。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包括:基站向终端发送混合传输模式配置参数,包括混合传输模式标识和传输参数,所述混合传输模式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中所述RLC实体标识对应的RLC实体根据RLC承载层中数据包的传输要求采用确认模式或非确认模式传输所述数据包;终端根据混合传输模式配置参数配置所述接收RLC实体标识对应的RLC实体。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参数配置装置,用于向终端发送混合传输模式配置参数,包括混合传输模式标识和传输参数,所述混合传输模式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中所述RLC实体标识对应的RLC实体根据RLC承载层中数据包的传输要求采用确认模式或非确认模式传输所述数据包。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发送方法,发送端RLC实体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包之前,先根据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判断数据包的传输模式,根据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传输模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包。数据包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数据包的传输要求而设置,例如将传输可靠性要求较高或传输时延要求较低的数据包设置为确认模式传输,将对传输可靠性要求较低或传输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包设置为非确认模式传输。因此,本实施例在同一承载层可根据不同数据包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对不同数据包采用不同的传输模式,从而可满足同一业务中不同数据包的传输特性。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模式转换方法,包括:发送端传输实体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包之前,确定从指定数据包开始的多个连续数据包采用确认模式传输;发送端传输实体向接收端发送该指定数据包之前,向接收端发送第一传输模式指示,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指示用于指示接收端从该指定数据包开始采用确认模式传输;如果在发送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指示之前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为非确认模式,则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指示还用于指示接收端从非确认模式转换为确认模式传输从所述指定数据包开始的多个连续数据包;发送端传输实体接收到接收端反馈的第一传输模式响应之后,采用确认模式传输;如果在接收到该传输模式指示之前,采用的是非确认模式,则从非确认模式转换为确认模式。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转换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包之前,确定从指定数据包开始的多个连续数据包采用确认模式传输;指示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该指定数据包之前,向接收端发送第一传输模式指示,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指示用于指示接收端从该指定数据包开始采用确认模式传输;如果在发送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指示之前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为非确认模式,则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指示还用于指示接收端从非确认模式转换为确认模式传输从所述指定数据包开始的多个连续数据包;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到接收端反馈的第一传输模式响应之后,采用确认模式传输;如果在接收到该传输模式指示之前,采用的是非确认模式,则从非确认模式转换为确认模式。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转换方法,包括:接收端接收发送端传输实体发送的第一传输模式指示,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指示用于指示接收端从该指定数据包开始采用确认模式传输;如果在发送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指示之前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为非确认模式,则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指示还用于指示接收端从非确认模式转换为确认模式传输所述指定数据包和所述指定数据包的后续数据包;接收端向发送端反馈第一传输模式响应;如果接收到所述指定数据包之前的数据包,接收端从该指定数据包开始采用确认模式传输,如果在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指示之前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为非确认模式,接收端从非确认模式转换为确认模式传输从所述指定数据包开始的多个连续数据包;如果还没有接收到所述指定数据包之前的数据包,接收端启动重排序事件,在重排序事件触发之后,或,重排序事件触发之前确认已接收到所述指定数据包之前的数据包,接收端从该指定数据包开始采用确认模式传输,如果在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指示之前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为非确认模式,接收端从非确认模式转换为确认模式传输从所述指定数据包开始的多个连续数据包。另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数据包发送方法、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传输实体从上层实体接收待发送的数据包;根据所述上层实体下发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或所述数据包中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所述发送端传输实体判断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所述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数据包的传输要求设定;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确认模式,所述发送端传输实体采用确认模式向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包;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非确认模式,所述发送端传输实体采用非确认模式向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传输实体从上层实体接收待发送的数据包;根据所述上层实体下发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或所述数据包中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所述发送端传输实体判断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所述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数据包的传输要求设定;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确认模式,所述发送端传输实体采用确认模式向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包;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非确认模式,所述发送端传输实体采用非确认模式向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确认模式,发送端采用确认模式向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包包括:发送端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向发送端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下发所述数据包,以使发送端MAC实体向接收端MAC实体发送所述数据包;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确认模式,所述发送端RLC实体接收来自接收端反馈的所述数据包的传输状态报告;若根据所述数据包的传输状态报告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失败,发送端RLC实体重新向发送端MAC实体下发所述数据包,以使发送端MAC实体重新向接收端MAC实体发送所述数据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本地确认模式,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接收端反馈的所述数据包的传输状态报告具体为:在所述发送端MAC实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MAC实体发送所述数据包的传输状态报告后,所述发送端RLC实体接收所述发送端MAC实体反馈的所述数据包的传输状态报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端RLC实体接收所述发送端MAC实体反馈的所述数据包的传输状态报告之前,还包括:所述发送端RLC实体或发送端控制层实体向所述发送端MAC实体发送所述数据包的发送结果反馈指示,以使所述发送端MAC实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MAC实体发送的所述数据包的传输状态报告后向所述发送端RLC实体反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为自动重传请求确认模式时,所述发送端RLC实体向发送端MAC实体下发所述数据包后,所述发送端RLC实体接收来自接收端反馈的所述数据包的传输状态报告;若根据所述数据包的传输状态报告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失败,发送端RLC实体重新向发送端MAC实体下发所述数据包包括:发送端RLC实体在所述数据包中添加反馈传输结果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接收端RLC实体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向所述发送端RLC实体反馈所述数据包的接收成功确认;发送端RLC实体向发送端MAC实体下发所述数据包后,启动主动重传事件,若在所述数据包的主动重传事件触发之前没有接收到所述接收端RLC实体发送的所述数据包的接收成功确认,发送端RLC实体重新向发送端MAC实体下发所述数据包。6.根据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端RLC实体重新向发送端MAC实体下发所述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发送端RLC实体更新传输顺序,使得传输失败的数据包的发送优先级高于首次发送的数据包的发送优先级。7.根据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端RLC实体重新向发送端MAC实体下发所述数据包包括:重新向发送端MAC实体下发所述数据包中传输失败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或传输失败的PDU对应的分段PDU,或者,重新向发送端MAC实体下发传输失败的PDU对应的业务数据单元SDU所组装成的新PDU。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向发送端MAC实体下发所述数据包中传输失败的PDU或传输失败的PDU对应的分段PDU具体为:按照传输失败的PDU的生成顺序,重新向发送端MAC实体下发传输失败的PDU或传输失败的PDU对应的分段PDU,使先生成的传输失败的PDU优先级高于后生成的传输失败的PDU;或者,重新向发送端MAC实体下发传输失败的PDU对应的SDU所组装成的新PDU具体为:按照传输失败的SDU从所述上层实体的接收顺序,重新向发送端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广林张戬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