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充电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8746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20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太阳能充电器控制电路,它主要包括主控芯片IC2和电源电路,主控芯片IC2为PIC16F676,其Vdd端通过0.1μF的电容C4与芯片IC1的Vss端连接,且Vss端接地,Vdd端连接型号为HT7150的芯片IC1的Vout引脚;主控芯片IC2的RA5端通过1千欧姆的电阻R8和第四LED灯G1后与主控芯片IC2的Vdd端连接;主控芯片IC2的RA4端通过1千欧姆的电阻R7和第五LED灯Y1后与主控芯片IC2的Vdd端连接;主控芯片IC2的RC5端通过1千欧姆的电阻R6和第三LED灯R1与主控芯片IC2的Vdd端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充电器控制电路,它主要包括主控芯片IC2和电源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控芯片IC2为PIC16F676,其Vdd端通过0.1μF的电容C4与芯片IC1的Vss端连接,且Vss端接地,Vdd端连接型号为HT7150的芯片IC1的Vout引脚;主控芯片IC2的RA5端通过1千欧姆的电阻R8和第四LED灯G1后与主控芯片IC2的Vdd端连接;主控芯片IC2的RA4端通过1千欧姆的电阻R7和第五LED灯Y1后与主控芯片IC2的Vdd端连接;主控芯片IC2的RC5端通过1千欧姆的电阻R6和第三LED灯R1与主控芯片IC2的Vdd端连接;主控芯片IC2的RA3端通过10千欧姆的电阻R13后与10μF的电容C8正极连接后接地;主控芯片IC2的RC3端通过15千欧姆的电阻R19后接地,同时在电阻R19上并联0.01μF的电容C7,还在电阻R19上并联15千欧姆的NTC电阻RT1和0.01μF的电容C6,并且在电容C6和电阻RT1之间设有5V高电平;所述的芯片IC1的Vout引脚与GND端之间连接有22μF的电容C1,所述的芯片IC1的Vin端与GND端之间连接有22μF的电容C2,GND端接地;芯片IC1的Vin端依次连接型号为INS5819的二极管D2、控制开关K、62千欧姆的电阻R2、20千欧姆的电阻R5后接地,且在电阻R5上并联有0.1μF的电容C3,电阻R5与电阻R2分出一路线与主控芯片IC2的RA2端连接;所述的芯片IC1的Vin端连接依次连接100R/1W的电阻R1、型号为IN5819的二极管D1以及太阳能充电板SOLAR后接地;在开关K与电阻R2之间分出一路线依次连接12V的电池BT1和型号为IRF8113的场效应管VT2后接地;在开关K与电阻R2之间分出一路线依次连接30千欧姆的电阻R9和30千欧姆的电阻R12后接地,同时在电阻R12上并联有10V的稳压二极管ZD2,在电阻R9和电阻R12之间分出一路线连接在场效应管VT2上;在开关K与电阻R2之间分出一路线依次连接型号为SI14405的场效应管VT1、型号为SB560的稳压二极管D3、放电管EDT后接地,其中放电管EDT与太阳能充电板SOLAR并联,且放电管EDT上还并联有型号为TVS的二极管D5,以及68千欧姆的电阻R4和20千欧姆的电阻R11,所述的电阻R4和电阻R11为串联,在电阻R11上还并联?有0.1μF的电容C5,且电阻R4和电阻R11之间分出一路连接主控芯片IC2上的RA0端口;在场效应管VT1与二极管D3之间分出一路线依次连接30千欧姆的电阻R3、2千欧姆的电阻R10和型号为2SC945的场效应管VT4后接地,所述的电阻R3上并联有10V的稳压二极管ZD1,且电阻R3和电阻R10之间分出一路线连接在场效应管VT1上;在场效应管VT4上通过20千欧姆的电阻R14连接到芯片IC1的RA1端;在二极管D2和开关K之间分出一路线依次连接10千欧姆的电阻R15、型号为2SC945的场效应管VT5,然后接地,在场效应管VT5上并联有2千欧姆的电阻R16和10V的稳压二极管ZD3,且场效应管VT5上还通过20千欧姆的电阻R17连接到主控芯片IC2的RC1端;在二极管D2和开关K之间分出一路线依次连接第一LED灯(1)、第二LED灯(2)、自恢复保险丝电阻R20、型号为I?RF8113的场效应管VT3、0.1欧姆的电阻R18后接地,且所述的场效应管VT3和电阻R18之间分出一路线通过20千欧姆的电阻R25连接到主控芯片IC2的RC2端;所述的电阻R16与稳压二极管ZD3之间分出一路线连接到场效应管VT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