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通过性仿生越沙轮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8020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20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通过性仿生越沙轮面结构,其是在基准车轮的表面形成有数个相同的轮面结构,所述的轮面结构是以七条圆弧段光滑搭接的曲线段沿车轮宽度拉伸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相同尺寸的光滑轮面结构的越沙轮相比,基于该种高通过性仿生越沙轮面结构制造的仿生越沙轮,挂钩牵引力提高了3.2%-6.5%,牵引效率提高了3.9%-7.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增大了轮下沙土应力场分布范围,增强了轮面对沙土的作用力;另外也降低了轮面下沙土的相对流动速度,与光滑轮面相比,仿生轮面下沙土侧向流动速度降低了11.1%-13.7%,体现了仿生越沙轮面优越的固沙限流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通过性仿生越沙轮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在基准车轮的表面形成有数个相同的轮面结构,所述的轮面结构是以七条圆弧段光滑搭接的曲线段沿车轮宽度拉伸而成,以基准车轮尺度为基础,所述七条圆弧段相关尺度数据如下;长度单位均为mm:基准车轮:O=(0,0),R=150;O是圆心,R是半径;第一条圆弧段:O1=(0,?159.2),R1=9.2,θ1?=47.473°;O1是第一条圆弧段的圆心,R1是第一条圆弧段的半径,θ1是第一条圆弧段的夹角;第二条圆弧段:O2=(?21.372,?139.598),R2=19.8,θ2=101.65°;O2是第二条圆弧段的圆心,R2是第二条圆弧段的半径,θ2是第二条圆弧段的夹角;第三条圆弧段:O3=(?60.292,?167.69),R3=28.2,θ3=34.403°;O3是第三条圆弧段的圆心,R3是第三条圆弧段的半径,θ3是第三条圆弧段的夹角;第四条圆弧段:O4=(?61.07,?169.855),R4=30.5,θ4=24.785°;O4是第四条圆弧段的圆心,R4是第一圆弧段的半径,θ4是第四条圆弧段的夹角;第五条圆弧段:O5=(?65.27,?121.938),R5=17.6,θ5=30.8°;O5是第五条圆弧段的圆心,R5是第五条圆弧段的半径,θ5是第五条圆弧段的夹角;第六条圆弧段:O6=(?22.762,?33.971),R6=115.3,θ6=19.052°;O6是第六条圆弧段的圆心,R6是第六条圆弧段的半径,θ6是第六条圆弧段的夹角;第七条圆弧段:O7=(?95.536,?107.144),R7=12.1,θ7=56.691°;O7是第七条圆弧段的圆心,R7是第七条圆弧段的半径,θ7是第七条圆弧段的夹角;七条圆弧光滑搭接的曲线段的起点为A=(0,?150),终点为B=(?107.391,?104.7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刘海宝杨明明曾桂银李建桥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