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790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可装设于发剪的机身,它包含有一第一固座,具有一座体,一与机身连接的装机部,一置簧部及一装刀部;一第一刀片,装设于第一固座的装刀部,其具有一片体,一剪刃部,在剪刃部的二侧还分别形成有二排屑部;一活动刀组,相对第一固座往复滑移动作,具有与第一刀片对应的一第二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毛发不易受到发剪的卡扯,并可防止发屑进入发剪的刀头内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发剪有关,特别是指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
技术介绍
一般的发剪,尤其是分刀片组合式的,在刀片与本体之间形成有一组合间隙。这个间隙容易进入毛发,使未剪切的毛发受到卡扯,而感到不舒服;或者剪切后的发屑由此进入刀头与机身之间,而使内部积存,形成动作的阻力。再者,这种组合式的发剪,由于零件的制造方式,也会影响其生产成本及生产组合速度,因此在零件的生产制造上也有仍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可防止发屑进入发剪的刀头内部,使毛发不易受到发剪的卡扯。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可使发剪的刀片及固定座更易于生产制造,并使组合装配更为容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可装设于发剪的机身,它包含有一第一固座,具有一座体,一与机身连接的装机部,一置簧部及一装刀部;一第一刀片,装设于第一固座的装刀部,其具有一片体,一剪刃部,在剪刃部的二侧还分别形成有二排屑部;一活动刀组,相对第一固座往复滑移动作,具有与第一刀片对应的一第二刀片。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本技术具有可防止发屑进入发剪的刀头内部,使毛发不易受到发剪的卡扯,并可使发剪的刀片及固定座更易于生产制造,使组合装配更为容易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组合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座与刀片的组合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座与刀片的组合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刀片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刀片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及所达到的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如图1~图7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装设于发剪的机身,发剪刀头包含有一第一固座10,如图3所示,其具有一座体11,二第一装机部121以及一第二装机部122构成一装机部,一置簧部13,一装刀部15,一嵌合部16,二第一接部17及一第二接部18,一卡止部19。一第一刀片20,装设于第一固座10,第一刀片20具有一片体21,二挂孔22,二嵌合部23,二第一接部25及一第二接部26,一卡止部27,一剪刃部28与片体21形成有一段间距,以及二排屑部29。其中,各排屑部29概呈三角形,其略凸伸出第一固座10的座体11的二侧端预定长度。第一刀片20采用金属板材,以冲压加工的方式形成其外形及凹凸形状,以及各个孔洞,不但使刀片具有较佳的机械强度,且其加工简便快速,并可节省材料及加工等各项成本。第一固座10与第一刀片20构成一固定刀组。一第二固座30,具有一座体31,一装刀部34,一定位部35,一抵簧部37,以及一掣动部39可受动力件连动往复运动。一第二刀片40,装设于第二固座30,其具有一片体41,一装座部43,一连动部44为通孔,二定位部45亦为通孔,一滑配部47,一剪刃部48。第二刀片40也采用金属板材,以冲压加工的方式形成其外形及凹凸形状,以及各个孔洞。第二固座30与第二刀片40构成一活动刀组。一弹抵件50,具有抵设于第一固座10的一固定抵部51,二弹体53接设于固定抵部51,二活动抵部55抵设于第二固座30。本技术组合后的使用状态,说明如下如图4、图5所示,第一固座10两侧与机身之间将各形成有一组合间隙(图中未示),由于各排屑部29可将毛发向外侧排除,因此便不会有毛发被卡扯,或者是进入刀头与机身间的现象,使得本技术在使用上更方便,并可减少清理刀头内部发屑的频率。另外,必须说明的是,本技术第一刀片20的各排屑部29可以是圆弧形、半圆形、或梯形等各种形状,同样可达到与本技术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及目的。由以上实施例说明,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本技术所提供的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第一刀片的排屑部的配置设计,可使毛发不易受到发剪的卡扯,以及防止发屑进入发剪的刀头内部。2、本技术所提供的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第一刀片采用金属板材冲压加工,可使发剪的刀片及固定座更易于生产制造,并使组合装配更为容易。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可装设于发剪的机身,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第一固座,具有一座体,一与所述机身连接的装机部,一置簧部及一装刀部;一第一刀片,装设于所述第一固座的装刀部,其具有一片体,一剪刃部,在所述剪刃部的二侧还分别形成有二排屑部;一活动刀组,相对所述第一固座往复滑移动作,具有与所述第一刀片对应的一第二刀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座还具有一卡止部,所述第一刀片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固座的卡止部相嵌卡的卡止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座还具有一嵌合部,所述第一刀片具有一嵌合部与所述第一固座的嵌合部相嵌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的嵌合部为从所述第一固座的嵌合部由上而下比所述片体的上表面下凹预定深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的剪刃部与所述片体形成有一段间距。6.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的排屑部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圆弧形、半圆形或梯形。7.一种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可装设于发剪的机身,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第一固座,具有一座体,一与所述机身连接的装机部,一置簧部,一装刀部,一嵌合部,一卡止部;一第一刀片,装设于所述第一固座的装刀部,其具有一片体,一嵌合部,一剪刃部,所述第一刀片采用金属板材冲压加工成形;一活动刀组,相对所述第一固座往复滑移动作,具有与所述第一刀片对应的一第二刀片。8.如权利要求7所述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的嵌合部为从所述第一固座的嵌合部由上而下比所述片体的上表面下凹预定深度。9.如权利要求7所述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在所述剪刃部的二侧还分别形成有二排屑部。10.如权利要求7所述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的剪刃部与所述片体形成有一段间距。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可装设于发剪的机身,它包含有一第一固座,具有一座体,一与机身连接的装机部,一置簧部及一装刀部;一第一刀片,装设于第一固座的装刀部,其具有一片体,一剪刃部,在剪刃部的二侧还分别形成有二排屑部;一活动刀组,相对第一固座往复滑移动作,具有与第一刀片对应的一第二刀片。本技术可使毛发不易受到发剪的卡扯,并可防止发屑进入发剪的刀头内部。文档编号B26B19/04GK2724944SQ20042009316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0日专利技术者廖宜鏜 申请人:正鹶精密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结构的发剪刀头,其可装设于发剪的机身,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第一固座,具有一座体,一与所述机身连接的装机部,一置簧部及一装刀部;一第一刀片,装设于所述第一固座的装刀部,其具有一片体,一剪刃部,在所述剪刃部的二侧还分别 形成有二排屑部;一活动刀组,相对所述第一固座往复滑移动作,具有与所述第一刀片对应的一第二刀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宜鏜
申请(专利权)人:正璿精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