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611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包含:一主体座、一上盖壳、一马达、一摆动件及一刀具组,其中主体座的内槽前段凸伸有一枢柱,前方形成有一开口,并在开口外方下枢套有一活动片,马达组配在多个呈相迭置形态的电感片中,摆动件后方端设有二可吸附件,中段贯设有枢孔,前段并延伸有一端部具扣勾块的悬臂,及该摆动件的两侧均能供一压缩弹簧套置定位,刀具组具有一扭力弹簧、一活动刃片及一固定刃片,该扭力弹簧中央凹入,以供套掣在主体座的扣片上,两侧则先形成螺旋部后,再往前延伸出,利用该延伸段来与活动刃片相连结,又活动刃片与固定刃片相迭置,活动刃片上隆起以形成为一接合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可迅速修剪头发 的电动发剪结构创新形态设计。
技术介绍
电动发剪是一种利用电动控制方式,使成相迭组合的固定刃片与活动 刃片能经由横向的交错位移动作,而将头发剪断的器具,但由于传统式的 电动发剪其组成组件多过于复杂,故不但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更相对会 影响其所贩卖的价位,况且因为传统式的电动发剪用来供活动刃片衔接上的弹性压板与马达的电感片相接,使弹性压板的硬性会较高,相对无法在 使用时主动迫使活动刃片往固定刃片方向贴靠,让其两者间会产生有空 隙,如此,将造成修剪不完整,并有夹住头发、扯痛理发者的困扰。因此,若能研发出一种结构简单,让生产、组装时能较方便、迅速, 制作成本相对低廉,且该电动发剪在使用时,还能让活动刃片利用弹簧的 弹性,而主动贴靠于固定刃片上,以避免产生空隙让修剪不完整的现象, 乃本技术专利技术人所欲改良的问题所在。故本技术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 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其包含 一主体 座、 一上盖壳、 一马达、 一摆动件、 一刀具组及一调动杆,其中,主体座 与上盖壳是相同形状的开槽式座体,通过上、下崁合的定位方式,而能将 装配入的组件隐藏在内槽中,且该主体座的内槽前段凸伸有一枢柱,前方 则形成有一开口,并在开口外方下枢套有一活动片,及该主体座一侧边壁 外方设有多个的定位孔,马达组配在多个呈相迭置形态的电感片中,当马 达被启动运转时,就能透过电感片而产生电磁场,并能随着马达转子旋转 角度的不同,而将电磁力交互转移到电感片的两侧边上,摆动件后方端设 有二往相异侧延伸出的可吸附件,中段则贯设有枢孔,让摆动件能利用枢 孔而枢组在主体座的枢柱上,前段并延伸有一端部具扣勾块的悬臂,及该 摆动件的两侧均能供一压縮弹簧套置定位,刀具组具有一扭力弹簧、 一活 动刃片及一固定刃片,该扭力弹簧中央凹入,以供套掣在主体座的扣片上, 两侧则先形成有螺旋部后,再往前延伸出,以利用该延伸段来与活动刃片 相连结,又活动刃片与固定刃片相迭置,活动刃片上并隆起以形成为一接 合座,调动杆内方设有一定位柱,该定位柱穿过调动杆而能与外方的控制 旋钮相接,前方则与主体座的活动片相结合,使当调动杆被上下拨动时, 将能利用翘翘板原理而带动活动片位移,通过此,得到电动发剪的结构改 良。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一本技术提供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其电动发剪结构简单,构成 的组件亦较少,故不仅能增快生产、组装的速度,更能有效降低制作成本, 以大幅提升其竞争力。二本技术提供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其扭力弹簧系单独设置,故 将不会产生过高的硬性,令其能利用弹力的保持,而让活动刃片一直确实 贴靠于固定刃片上,以避免在其两者间产生有空隙,造成修剪不完整,并 有夹住头发、扯痛理发者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 图2: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4:本技术活动刃片被带动位移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5:本技术活动刃片被带动位移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6:本技术调整固定刃片的状态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本技术部分主体座----10内槽——11枢柱-----12开口---—_13活动片----14定位孔一一一一15扣片-----16上盖壳----20内槽——21马达---"一一30电感片一一—一31摆动件----40可吸附件一——401枢孔-----402悬臂---——403扣勾块----404压缩弹簧一——41刀具组----50扭力弹簧一一一51活动刃片---52接合座一一——521固定刃片---53调动杆----60定位柱一 ———61控制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为能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 识,以下兹请配合图式简单说明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后首先,先请由图l及图2所示观之,其包含有 一主体座IO、 一上盖壳20、 一马达30、 一摆动件40、 一刀具组50及一调动杆60,其中,主 体座10与上盖壳20乃是相同形状的开槽式座体,通过上、下崁合的定位 方式,而能将装配入的组件隐藏在内槽ll、 21中,且该主体座10的内槽 11前段凸伸有一枢柱12,前方则形成有一开口 13,并在开口 13外方下枢 套有一活动片14,及该主体座10 —侧边壁外方设有多个的定位孔15,马 达30组配在多个呈相迭置形态的电感片31中,当马达30被启动运转时, 就能透过电感片31而产生电磁场,并能随着马达30转子旋转角度的不同, 而将电磁力交互转移到电感片31的两侧边上,摆动件40后方端设有二往 相异侧延伸出的可吸附件401如金属片,中段则贯设有枢孔402,让摆动 件40能利用枢孔402而枢组在主体座10的枢柱12上,前段并延伸有一 端部具扣勾块404的悬臂403,及该摆动件40的两侧均能供一压縮弹簧 41套置定位,刀具组50具有一扭力弹簧51、 一活动刃片52及一固定刃 片53,该扭力弹簧51中央凹入,以供套掣在主体座10的扣片16上,两 侧则先形成有螺旋部后,再往前延伸出,以利用该延伸段来与活动刃片52 相连结,又活动刃片52与固定刃片53相迭置,活动刃片52上并隆起以 形成为一接合座521,调动杆60内方设有一定位柱61,该定位柱61并穿 过调动杆60而能与外方的控制旋钮62相接,前方则与主体座10的活动 片14相结合,使当调动杆60被上下拨动时,将能利用翘翘板原理而带动 活动片14位移。其结构的组合,复请由图1搭配图3所示观之,马达30连同电感片 31置入于主体座10的内槽11中固定,二压縮弹簧41则与摆动件40相套 掣后,再一起放入于内槽ll中,让枢柱12能穿过枢孔402, 二压缩弹簧 41则受摆动件40与主体座10边壁的迫抵,而能略为压缩,并同时可将摆动件40推至中央位置,又扭力弹簧51固定在主体座10的扣片16上,让两端脚能由开口 13伸出,以与活动刃片52相勾掣,同时活动刃片52的 接合座521将供摆动件40的扣勾块404契入扣结,及固定刃片53与主体 座10的活动片14相结合,并将上盖壳20对合在主体座IO上,以隐藏马 达30等各部位组件,如此,即完成组合。续请由图4搭配图5所示观之,其实际使用时,启动开关,让马达30 能运转,并配合电感片31的设置,就能在该马达30周边形成有电磁场, 以供吸引摆动件40的可吸附件401,进而促使摆动件40旋摆,又因为电磁场能经由转子旋转角度的不同,而将磁力交互转移,故当磁力转移到电 感片31的右侧或左侧上时,其摆动件40就会往同侧被吸引过去,并透过 枢柱12为轴心,让悬臂403能带动活动刃片52往相反方向位移,如此往 复的与固定刃片53横向交错,就能顺利的将头发剪断,另因为其扭力弹 簧51单独设置,故将不会产生过高的硬性,令其能利用弹力的保持,而 让活动刃片52 —直确实贴靠于固定刃片53上,以避免在其两者间产生空 隙,造成修剪不完整,并有夹住头发、扯痛理发者的现象发者。又,续请由图6所示观之,其调动杆60可以上、下拨动,以透过活 动片14来设定活动刃片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其包含有:一主体座、一上盖壳、一马达、一摆动件及一刀具组,其特征在于:    主体座与上盖壳是相同形状的开槽式座体,主体座的内槽前段凸伸有一枢柱,前方形成有一开口;    马达组配在多个呈相迭置形态的电感片中,当马达被启动运转时,就能透过电感片而产生电磁场;    摆动件后方端设有二往相异侧延伸出的可吸附件,中段贯设有枢孔,前段并延伸有一端部具扣勾块的悬臂,及该摆动件的两侧均能供一压缩弹簧套置定位;    刀具组具有一扭力弹簧、一活动刃片及一固定刃片,该扭力弹簧中央凹入,以供套掣在主体座上,两侧则先形成有螺旋部后,再往前延伸出,利用该延伸段来与活动刃片相连结,又活动刃片与固定刃片相迭置,活动刃片上并隆起以形成为一接合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宜镗
申请(专利权)人:正璿精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