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玉鹏专利>正文

自动剪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769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剪毛器,由外壳及壳内的电动机、电池、大剪头和小剪头等构成,其外壳的前端固定有大剪头,固定在壳腔壁上的销轴活动销住传动杆的中间部位,杆的前端装有与大剪头相咬合的小剪头,杆的后端为Y型槽,电动机输出轴上装有的偏心轮嵌在Y型槽内,电动机的两极分别由导线及开关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费用低,使用方便,具有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自动剪毛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头发生长了,可由理发器来剪短,或胡须长了由剃须刀来刮掉。但人体某些部位的毛发,很难用现有的工具来去除,如鼻孔内多余毛发、腋下毛发等,至今还没有合适的工具可以来解决。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动剪毛器,它能方便地剪除人体鼻孔内、腋下等较难去除部位的毛发。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剪毛器,它由外壳及壳内装有的电动机、电池、大剪头和小剪头等构成,其主要是外壳的前端上固定有大剪头、固定在壳腔壁上的销轴活动销住传动杆的中间部位,传动杆的前端装有与大剪头相咬合的小剪头,传动杆的后端为Y型槽,电动机的一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接,电动机的另一极由导线、开关与电池的负极相连接。使用时,电池供电给电动机,电动机转动后,带动输出轴上的偏心轮及Y型槽上下振动,随着Y型槽上下驱动,传递给由销轴活动销住的传动杆,其传动杆前端的小剪头也随之上下往复运动,与外壳前端固定的大剪头相互咬合达到剪除毛发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费用低,适合剪除人体鼻孔内、腋下等较难去除部位的毛发,具有实用价值。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剪毛器,它由塑料外壳(1)及壳内装有的电动机(4)、电池(2)、大剪头(7)和小剪头(8)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1)的前端上固定有大剪头(7),固定在壳腔壁上的销轴(6)活动销住传动杆(9)的中间部位,传动杆(9)的前端装有与大剪头(7)相咬合的小剪头(8),传动杆(9)的后端为Y型槽(10),电动机(4)输出轴上装有的偏心轮(5)嵌在Y型槽(10)内,电动机(4)的一极与电池(2)的正极相连接,电动机(4)的另一极由导线(3)、开关(11)与电池(2)的负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玉鹏
申请(专利权)人:邓玉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