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国强专利>正文

多用菜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603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经过改进的菜刀。现有的老式菜刀不能适应炊事工作中的切、砍、挖、削等多种操作,组合式菜刀虽能满足部分需要,但是使用时要更换不同功能的刀片,操作麻烦,同时制作成本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式结构,既能完成切、砍、刮、剖、剔、挖、削,又可以进行拨、刨操作,并能节约原材料。(*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厨房用菜刀,是对菜刀的一种改进。切菜刀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日常炊事用具。公知的菜刀是平板型刀,在炊事操作中,往往用到切、砍、刮、拔、剖、剔、刨、挖、削等操作,而普通菜刀只能完成其中一至两种。普通家庭很难备齐各种功能的菜刀及用具。中国专利局公布的85204358专利申请,描述的一种“活刃三用菜刀”基本只具有普通菜刀的切、砍、刮三种功能。而中国专利局公布的87216041介绍了另一种“组合菜刀”,是将刀片与刀柄制成装配式结构,只要在组合菜刀柄上换上不同功能的刀片,就可以完成除拔、刨以外的切、砍、挖、削等多种操作,但其制造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更换刀片的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多用菜刀,该刀不需要更换刀片,既可以完成切、砍、刮、剖、剔、挖、削,又可以完成拔、刨操作,同时还能节省制刀的原材料,且使用方便。解决本技术的方案是在刀体左上端靠近保护箍的部位,有一个用固定销固定的钢制弹片与刀背组成的镊子,用于拔除各种动物食品上的毛。在靠近刀背处有一条平行于刀背的锯齿形固定槽,槽内有一把能沿滑动槽前后伸缩的小尖刀,用于挖、剔等操作。在刀体的另一端上部,冲压有一长方形刨孔,用于刨除蔬菜果皮。在刀体中部冲压有具有粗、细两种锯齿状的磨板,用于磨碎姜、蒜等佐料。磨板前端有冲压4-7个凸出刀体的刮丝孔,用于刮、刨蔬菜成丝条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1多用菜刀的整体结构图。1刀柄、2刀体、3保护箍、4弹片、5插销孔、6滑动凹槽、7按钮、8方孔、9固定镙丝孔、10小尖刀、11刨孔、12刨刀、13细磨板、14粗磨板、15锯齿固定槽、16刮丝孔。图2小尖刀把的结构图。18弹性卡片定位孔、20弹性卡片、21固定凸槽。图3固定片主视图。8方孔、17固定片、19弹性卡片定位孔、22固定凸槽、23固定镙丝孔。图4、图5分别为弹性卡片主视图、弹性卡片俯视图。20弹性卡片、ab、cd分别为弹性卡片固定端。图6、图7、图8分别为按钮的主视图、侧视图和分解图7按钮。图9、图10分别为弹片的主视图、侧视图。4弹片、5插销孔。如图1所示,在刀体(2)左上端靠近保护箍(3)的部位,有一个通过插销孔(5)用铆钉铆接或用镙丝固定的弹片(4),弹片的非固定端有磨口,并与弹片相对应的刀背磨口相吻合,组成镊子。将刀背向下,按动弹片(4),弹片磨口与刀背磨口闭合,就可以拔除动物食品上的毛。在接近刀背处有一条平行于刀背的锯齿形锯齿固定槽(15),锯齿排列在槽的上面,固定槽的上下边各有一条滑动凹槽(6),锯齿固定槽(15)内有一把小尖刀(10),其刀把部位各有一条滑动凸槽(21)刚好嵌在两条相应的滑动凹槽(6)内,小尖刀把两端还各有一个镙丝孔(9),用镙丝钉穿过锯齿槽(15)与刀体另一面的固定片(17)相连接,刀把中部有一方孔(8),中间装配有一按钮(7),按钮(7)的下方装有弹性卡片(20)的ab段、cd段的两端分别嵌在小尖刀把上的弹性卡片定位孔(18)和固定片(17)上的弹性卡片定位孔(19)中。当向下揿动按钮(7)时,弹性卡片(20)顶端离开锯齿,小尖刀(10)可以拉出,松开按钮,由于弹性卡片的弹性作用,弹片复位并卡住锯齿,使伸出的小尖刀固定,进行剔、挖等操作,再揿下按钮(7),推进小尖刀(10),松开按钮(7),即可使小尖刀收回复位。在刀体(2)另一端上部,有一个冲制而成的长方形的刨孔(11),刨孔的下端制成斜面并磨成刃口,成为刨刀(12)、并在刨孔(11)相应的刀背上也磨削有刃口,可以完成刨、削等操作。在刀体(2)的中部有冲压成细锯齿状的细磨碎板(13)和一个粗锯齿状的磨碎板(14)。将需磨碎的材料在磨碎板上下搓动,即可磨碎。在细磨碎板(13)的前端和刨刀(12)的下端,还冲压有4-7个凸出刀体的刮丝孔(16)。将需加工成丝的材料,在刮丝孔上来回刮刨即可完成。采用本技术加工蔬菜果品、肉食,既可以完成切、砍、挖、削、拔、刮、刨、剔等多种操作,并省去了更换刀片的麻烦,同时能为生产节省原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菜刀,由刀柄(1)和刀体(2)组成,其特征在于刀体(2)的左上端靠近保护箍(3)的部位有一个用固定销连接的钢制弹片(4),接近刀背处有一条与刀背相平行的锯齿固定槽(15),槽内有一把能沿滑动凹槽(6)前后移动的小尖刀(10),刀体(2)的另一端上部,冲压有一长方形刨孔(11),刀体(2)中部冲压有粗、细两种磨板(14)、(13),磨板(13)的前端和刨孔(11)的下部,还有4-7个冲压而成的刮丝孔(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菜刀,其特征在于钢制弹片(4)的非固定端有磨口,并与弹片相对应的刀背上的磨口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刀,其特征在于锯齿固定槽(15)内的锯齿排列在槽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菜刀,其特征在于小尖刀(10)的刀把上装有弹性卡片(20),弹性卡片(20)的ab端套在方孔(8)中,cd段的两端嵌在弹性卡片定位孔(18)、(19)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菜刀,其特征在于刨孔(11)下端制成斜面并磨成刃口,在刨孔(11)相对应的刀背上也磨削有刃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菜刀,其特征在于粗、细磨板(14)、(13)是在刀体表面冲制成的粗、细两种锯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菜刀,其特征在于刮丝孔(16)是在刀体(2)上冲压的4-7个孔,冲孔磨制成刃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经过改进的菜刀。现有的老式菜刀不能适应炊事工作中的切、砍、挖、削等多种操作,组合式菜刀虽能满足部分需要,但是使用时要更换不同功能的刀片,操作麻烦,同时制作成本高。本技术采用一体式结构,既能完成切、砍、刮、剖、剔、挖、削,又可以进行拨、刨操作,并能节约原材料。文档编号B26B11/00GK2047619SQ89200700公开日1989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1989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苏国强 申请人:苏国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菜刀,由刀柄(1)和刀体(2)组成,其特征在于刀体(2)的左上端靠近保护箍(3)的部位有一个用固定销连接的钢制弹片(4),接近刀背处有一条与刀背相平行的锯齿固定槽(15),槽内有一把能沿滑动凹槽(6)前后移动的小尖刀(10),刀体(2)的另一端上部,冲压有一长方形刨孔(11),刀体(2)中部冲压有粗、细两种磨板(14)、(13),磨板(13)的前端和刨孔(11)的下部,还有4-7个冲压而成的刮丝孔(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国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