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制图柱-柱相贯线教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57635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2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制图柱-柱相贯线教学模型,属于机械制图教学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圆柱体Ⅰ、圆柱体Ⅱ、圆柱体Ⅲ、圆柱体Ⅶ;圆柱体Ⅰ半径小于圆柱体Ⅱ半径,圆柱体Ⅲ半径等于圆柱体Ⅱ半径,圆柱体Ⅶ半径大于圆柱体Ⅱ半径,圆柱体Ⅰ、圆柱体Ⅲ、圆柱体Ⅶ分别竖直正贯于水平放置的圆柱体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教学模型携带方便、简单直观,且有助于教学中学生对相贯线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制图柱-柱相贯线教学模型,属于机械制图教学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制图教学中,圆柱相贯线讲解时所用的模型都是单个模型,这样的模型教师在上课教学时随身携带非常不方便,学生观看模型时也只能逐个观看,没有一定的对比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机械制图柱-柱相贯线教学模型,以解决现有教学模型使得老师随身携带不方便,学生观看没有对比的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机械制图柱-柱相贯线教学模型,包括圆柱体Ⅰ1、圆柱体Ⅱ2、圆柱体Ⅲ3、圆柱体Ⅶ4;圆柱体Ⅰ1半径小于圆柱体Ⅱ2半径,圆柱体Ⅲ3半径等于圆柱体Ⅱ2半径,圆柱体Ⅶ4半径大于圆柱体Ⅱ2半径,圆柱体Ⅰ1、圆柱体Ⅲ3、圆柱体Ⅶ4分别竖直正贯于水平放置的圆柱体Ⅱ2内。使用时,将圆柱体Ⅱ2水平放置,主视图中可清晰表达柱-柱半径变化及其相贯线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后视图,亦可表达出不同半径的孔-孔相贯及相贯线的变化规律。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教学模型携带方便、简单直观,且有助于教学中学生对相贯线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圆柱体Ⅰ、2:圆柱体Ⅱ、3:圆柱体Ⅲ、4:圆柱体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制图柱-柱相贯线教学模型,包括圆柱体Ⅰ1、圆柱体Ⅱ2、圆柱体Ⅲ3、圆柱体Ⅶ4;圆柱体Ⅰ1半径小于圆柱体Ⅱ2半径,圆柱体Ⅲ3半径等于圆柱体Ⅱ2半径,圆柱体Ⅶ4半径大于圆柱体Ⅱ2半径,圆柱体Ⅰ1、圆柱体Ⅲ3、圆柱体Ⅶ4分别竖直正贯于水平放置的圆柱体Ⅱ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制图柱?柱相贯线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体Ⅰ(1)、圆柱体Ⅱ(2)、圆柱体Ⅲ(3)、圆柱体Ⅶ(4);圆柱体Ⅰ(1)半径小于圆柱体Ⅱ(2)半径,圆柱体Ⅲ(3)半径等于圆柱体Ⅱ(2)半径,圆柱体Ⅶ(4)半径大于圆柱体Ⅱ(2)半径,圆柱体Ⅰ(1)、圆柱体Ⅲ(3)、圆柱体Ⅶ(4)分别竖直正贯于水平放置的圆柱体Ⅱ(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制图柱-柱相贯线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体Ⅰ(1)、圆柱体Ⅱ(2)、圆柱体Ⅲ(3)、圆柱体Ⅶ(4);圆柱体Ⅰ(1)半径小于圆柱体Ⅱ(2)半径,圆柱体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欣欣李世芸李锡荣陈银金朱景春程连萍何卉邓强国缪丽李雪枫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