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及其卫星天线接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144872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2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包括馈源、馈源支杆、反射板、固定反射板的框架及反射板仰角调节装置,所述馈源支杆的一端与馈源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框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反射板仰角调节装置包括与框架铰接的底座及用于将反射板固定在特定仰角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及框架在反射板与底座成0度夹角时能够收容在底座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卫星天线,所述支撑机构及框架在反射板与底座成0度夹角时能够收容在底座中,因此便于携带。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卫星天线接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及其卫星天线接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及其卫星天线接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卫星天线接收系统是由抛物面反射板、馈源、高频头、卫星接收机组成的卫星地面接收站。抛物面反射板负责将卫星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和高频头内。馈源是在抛物面反射板的焦点处设置的一个用于收集卫星信号的喇叭,又称波纹喇叭。其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将天线接收的电磁波信号收集起来,变换成信号电压,供给高频头。二是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极化转换。高频头LNB(亦称降频器)是将馈源送来的卫星信号进行降频和信号放大然后传送至卫星接收机。一般可分为C波段频率LNB(3.7GHz-4.2GHz、18-21V)和Ku波段频率LNB(10.7GHz-12.75GHz、12-14V)。LNB的工作流程就是先将卫星高频讯号放大至数十万倍后再利用本地振荡电路将高频讯号转换至中频950MHz-2050MHz,以利于同轴电缆的传输及卫星接收机的解调和工作。卫星接收机是将高频头输送来的卫星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出卫星电视图像或数字信号和伴音信号。接收卫星信号时,平行的电磁波通过抛物面反射板反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及其卫星天线接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包括馈源、馈源支杆、反射板、固定反射板的框架及反射板仰角调节装置,所述馈源支杆的一端与馈源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框架可拆卸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仰角调节装置包括与框架铰接的底座及用于将反射板固定在特定仰角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及框架在反射板与底座成0度夹角时能够收容在底座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包括馈源、馈源支杆、反射板、固定反射板的框架及反射板仰角调节装置,所述馈源支杆的一端与馈源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框架可拆卸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仰角调节装置包括与框架铰接的底座及用于将反射板固定在特定仰角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及框架在反射板与底座成0度夹角时能够收容在底座中;其中,所述框架呈方形,包括上边框、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及下边框,所述底座呈U形,包括横杆、具有第一滑槽的第一纵杆及具有第二滑槽的第二纵杆,所述第一纵杆的一端与横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纵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框在第一位置铰接,所述第二纵杆的一端与横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纵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边框在第二位置铰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可相对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侧边框在高于第一位置的第三位置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可相对第二滑槽滑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侧边框在高于第二位置的第四位置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及下边框一体成型构成U形边框,所述上边框的两端可拆卸地连接在U形边框的开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边框外侧表面向里伸出形成U形凸缘,所述上边框外侧表面向里伸出形成直线凸缘,所述反射板的外缘一侧表面压设在U形凸缘与直线凸缘上,所述反射板的外缘另一侧表面被一环状框条压紧,所述环状框条的外边缘固定在框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具有一从内侧贯穿第一支撑杆且伸入第一滑槽中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自由端螺纹连接有一第一定位螺母,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在第一限位槽中滑动,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具有一从内侧贯穿第二支撑杆且伸入第二滑槽中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自由端螺纹连接有一第二定位螺母,所述第二定位螺母在第二限位槽中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上端外侧开设有销孔,所述底座与之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弹簧销,弹簧销的头部朝里,以使得所述支撑机构及框架在反射板与底座成0度夹角时弹簧销的头部位于销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为超材料平面反射板,所述超材料平面反射板包括核心层、设置在核心层一侧表面的反射层,所述核心层包括一个核心层片层或者厚度相同且折射率分布相同的多个核心层片层,每一个核心层片层包括片状的第一基材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材上的多个第一人造微结构,所述核心层片层的折射率分布满足如下公式:Vseg=s+λ×NUMseg;1其中,n(r)表示核心层片层上半径为r处的折射率值,核心层片层的折射率分布圆心即为馈源等效点在超材料平面反射板外侧表面所在平面的投影,所述圆心与超材料平面反射板的下边沿相距sy;s为馈源等效点到超材料平面反射板的垂直距离;nmax表示核心层片层的折射率的最大值;nmin表示核心层片层的折射率的最小值;λ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季春霖岳玉涛胡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