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文雄专利>正文

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的转动式推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1424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的转动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一个可在皮肤表面转动而将皮肤拉紧的转动轮组(10),该轮组活动地装设于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20)与皮肤接触部件(21)的前后两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于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上,通过转动将面部皮肤拉紧,使胡子或毛发外露以便刮得更干净的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的转动式推进装置
技术介绍
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如手动剃须刀、电动剃须刀、剃毛器、拔毛器、磨皮机等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其中手动剃须刀、电动剃须刀是应用最为普及的男性美容用具,其基本结构也已为人们所熟知。现有剃须刀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即刀片与刀柄固定的单刃剃须刀、可更换刀片的单刃或多刃剃须刀及电动剃须刀。传统的单刃剃须刀已不多见,现主要用于理发店中。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主要是可更换刀片的单刃或多刃剃须刀及电动剃须刀,其中电动剃须刀是由干电池或充电电池提供动力,通过微电机带动刀架旋转或左右运动实现剃须动作。现有的可更换刀片的单刃或多刃剃须刀的结构主要由一个刀柄、装在刀柄端部的活动刀架和装在刀架内的一至三个双面、双刃刀片构成。电动剃须刀则是由一个扁方形或圆柱形的机体及横向或旋转刀头构成。使用时将刀架贴住面部,拉动刀柄使刀架沿面部滑动而进行剃须。由于人的面部皮肤在较松驰状态时胡须或毛发的根部的一部分会埋在皮肤内,因而上述的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在剃除胡须、毛发或皮肤护理时对埋在皮肤内的部分毛发仍然无能为力,其剃除的胡须或毛发的深度和干净程度仍然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可装设于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上,使用时能在皮肤表面滚动,并能将美容及皮肤护理处的皮肤拉紧,使得胡须或毛发尽量外露而剃得更干净的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的转动式推进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的转动式推进装置,该装置是一个可在皮肤表面转动而将皮肤拉紧的转动轮组,该轮组活动地装设于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与皮肤接触部件的前后两侧。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为手动剃须刀、电动剃须刀、剃毛器、拔毛器、磨皮机。转动轮组包括前、后轮及中间传动件,其中前、后轮分别设置于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与皮肤接触部件的前侧和后侧,中间传动件设于转动轮组支架内中部,并分别与前、后轮相啮合,所述后轮的啮合轮的直径小于前轮的啮合轮的直径。转动轮组的前、后轮和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的与皮肤接触部件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转动轮组的前、后轮由啮合轮及与之一体的滚动轮构成,其中啮合轮为盘状齿轮,滚动轮则为柱状齿轮,啮合轮设于滚动轮的一端端部,并分别与中间传动件啮合。转动轮组的前、后轮为摩擦轮. 中间传动件为齿轮或带轮。转动轮组的前、后轮可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其中在金属轮的外部包覆有橡胶外层。本专利技术的贡献在于,通过在传统的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上设置一个转动式推进装置,而将传统的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在人的面部滑动剃须、去毛的方式改为滚动方式,使得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与人的面部贴合更加紧密,剃须、去毛动作更加柔顺自然。由于在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的前后两侧设置了两个滚轮,它们在滚动时可将剃须部位的皮肤拉平,使得胡须和毛发能尽量外露,因而可剃得更加干净。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易于大规模生产,携带和使用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动轮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其中图2A为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B为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部件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部件分解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的转动式推进装置是对传统手动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的改进,所述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包括手动剃须刀、电动剃须刀、剃毛器、拔毛器、磨皮机及其它需将皮肤拉紧、拉平后进行工作的类似装置,本例中举出手动剃须刀的实例,其结构由图3、图4示出,首先参阅图4,该手动剃须刀包括活动刀头21、装在刀头内的多片刀片22及刀柄2 3,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要点是在手动剃须刀20的活动刀头21上设有一个转动轮组10,该转动轮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前轮11、后轮12及中间传动件13,本例中,前、后轮由啮合轮111、121及与之一体的滚动轮112、122构成,其中啮合轮111、121为盘状齿轮,滚动轮112、122则为柱状齿轮,啮合轮111、121设于滚动轮112、122的一端端部,并分别与中间传动件13啮合。很显然,前轮11、后轮12也可以是摩擦轮。所述中间传动件13可以是齿轮或带轮,也可以是其它传动件,本例中中间传动件为盘状齿轮,其轮轴131通过一轴套可转动装在转动轮组支架14内一端侧壁上。由图1~图3可见,中间传动件的直径远大于前、后轮直径,以增加前、后轮之间的传动比。为将剃须部位的皮肤拉紧,以便将埋入皮肤中的胡须和毛发尽可能外露,前轮与后轮的转速应不同,为此,后轮的啮合轮121的直径应小于前轮的啮合轮111的直径,使得后轮的转速大于前轮的转速。前、后轮的长度则与活动刀头21长度相对应。转动轮组10的前、后轮11、12可由金属或工程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当前、后轮由金属材料制成时,可在金属轮的外部包覆一层橡胶或硅胶,以提高其与人体接触的舒适度。上述的转动轮组10可以和刀架21制成一体,也可制成一个可拆卸部件,图3中示出了可拆卸转动轮组的结构,如图示,所述前轮11、后轮12及中间传动轮13装在转动轮组支架14内,该支架可为框架式结构,也可以是图3中所示的半封闭结构,在图3中,转动轮组支架14为截面近似半圆形或椭圆形的槽状体,前轮11、后轮12的两端各通过一短轴113、123和轴套装在支架内敞口端两侧近边缘的侧壁上,中间传动轮13通过其轮轴131和一轴套可转动装在转动轮组支架14内一端侧壁上,其轮齿部分分别与设于其上部前侧和后侧的前、后轮相啮合。转动轮组支架远离敞口端的侧壁上开有与剃须刀连接用的连接孔141。使用时,将剃须刀的刀柄23上端穿过所述支架上的连接孔141,并与活动刀头21连接,形成如图4所示的带转动轮组的剃须刀,图4中,前、后轮11、12分别设置于剃须刀20的活动刀头21的前侧和后侧,前、后轮11、12及活动刀头21的上顶面应处于同一平面,以保证前、后轮转动和美容及皮肤护理用具剃须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前、后轮在工作时可在皮肤表面转动。取下转动轮组10时,剃须刀可作为普通剃刀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2B所示,剃须时,手握剃须刀的刀柄23在面部剃须部位向前推进(箭头所指方向),前、后轮11、12与皮肤的摩擦力使前轮11顺时针转动,前轮经中间传动件13带动后轮12同步顺时针转动,且后轮的转速高于前轮转速,因而将皮肤向后推拉,使得前、后轮之间的皮肤被拉紧,使尽可能多的胡须和毛发露出,并同时由装在活动刀头21内的刀片22将胡须和毛发刮净。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转动轮组10也可设置于电动剃须刀上,如图5、图6所示,转动轮组10的前轮11、后轮12及中间传动轮13装在转动轮组支架14内,该支架为上下敞口,且上大下小的框架式结构,其下口142的形状及大小与电动剃须刀相对应,在电动剃须刀30的两侧近上端各设有一个凹形卡位31,与之相对应,在转动轮组支架14的两端板内侧各设有一个凸起143,当转动轮组装到电动剃须刀上时,支架14上的凸起143便落入电动剃须刀3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赖文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