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相移和三视张量的对应点查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141226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2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态物体三维测量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相移和三视张量的对应点查找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利用视差约束排除误匹配点、光栅边界点的对应优化、混合一致性检查,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应点精度,还提出了利用极线约束改善对应点精度的方法,最终实现了全时间分辨率、全空间分辨率的动态物体三维测量。该方法在三维重建的过程中无需相位展开,直接利用三视张量的约束来求得源匹配点的对应点,从而无需考虑被测物体的表面不连续状况。同时,无需相位展开还使得数据处理的速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满足变形物体实时监控的要求。该方法可以测量任意形状的动态物体,并且不需要额外的图像来确定对应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相移和三视张量的对应点查找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第1步利用三视张量初步搜索对应点:首先计算源匹配点p的相对相位值,所述源匹配点p为第一相机平面上的任一点;再计算出源匹配点p在投影仪平面上的对应垂直线l′k,设确定出的对应垂直线存在f条;最后计算出源匹配点在第二相机平面上的对应点p″,由f条对应垂直线得到f个对应点p″;第2步利用视差约束来排除误匹配:对于源匹配点p在经第一相机平面校正后的平面上的相应点prect,确定该点在第二相机平面校正后的平面上的相应视差范围R,将该视差范围逆向投影到第二相机图像上确定出对应点范围;最后利用确定出的对应点范围对第1步得到的f个对应点进行筛选,排除对应点的范围外的误匹配点;第3步光栅边界点的对应优化:对第一相机平面上的像素点进行分类,划分出边界点;如果源匹配点p不属于边界点,直接进入第4步,否则,通过三视张量计算出它在第二相机平面上的对应点p″2,再调整p″2的邻近像素点p″2i,i=1,2,3,4的相位值φ′(p″2i),使邻近点的相位值更为精准;再对调整相位值后的邻近点作线性插值法计算来调整最初对应点p″2的相位值,对应点调整后的相位值将更接近源匹配点的相位值;第4步利用混合一致性检查进行对应点的最后筛选:将剩余对应点的相位值和灰度值与源匹配点进行比较,将与源匹配点相位值和灰度值相近的对应点作为正确对应点p″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伟钟凯史玉升伍梦琦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