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组合纺纱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39057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2 01:44
纺纱工具由刀体和刀柄组成,刀体一端为钩刀另一端为换钢丝圈的工具,刀柄两边分别设有手指间距的握痕,可方便工人握持并且可以减少工人操作不当造成的伤害。刀柄的中部设有刀杆孔,刀柄外壁与刀杆孔位置对应处设有滑槽,刀杆孔内设有弹簧,刀杆穿过弹簧其中端与滑块固接,滑块由滑槽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刀体可以自由伸缩,不使用时滑块停在中端,两端的刀体都回缩到手柄内部,便于携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在细纱机上进行简单的操作,工具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对于操作工人具有实用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手动工具
,具体的说是纺纱厂使用的安全钩刀和换钢丝圈用工具结合在一起,既方便又安全。
技术介绍
纺纱厂里的操作工人,在工作中经常会使用钩刀处理罗拉上的缠花、缠回丝。根据客户需求会不断更新所纺纱线品种,品种不同所需的钢丝圈也不同,并且钢丝圈的寿命通常在一个星期左右,所以操作工人也要经常更换钢丝圈。纺纱厂里的工人工资都是多劳多得,所以操作工在生产时动作速度较快,但操作工具却很锋利,稍有不慎就会碰伤工人。目前,大多数纺纱厂所用的钩刀和换钢丝圈的工具如图(4)和图(5),这些工具工人经常使用,前端又没有保护装置,工人用完后放到衣袋里,很容易发生危险。此外,手握持的地方比较小,操作者用起来不舒服,有时会因操作不当而划伤操作者的手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功能组合纺纱工具,使换钢丝圈的工具和处理罗拉上的缠花、缠回丝的钩刀结合,并且携带方便、安全,并将其应用于纺纱用具中。纺纱工具由刀体和刀柄组成,刀体一端为钩刀另一端为换钢丝圈的工具,刀柄两边分别设有手指间距的握痕,可方便工人握持并且可以减少工人操作不当造成的伤害。在操作时,不会因为操作速度快,跟换工具时手忙脚乱,极大地提高了操作工的生产效率。刀柄的中部设有刀杆孔,刀柄外壁与刀杆孔位置对应处设有滑槽,刀杆孔内设有弹簧,刀杆穿过弹簧其中端与滑块固接,滑块由滑槽配合。本专利技术刀体可以自由伸缩,不使用时滑块停在中端,两端的刀体都回缩到手柄内部,便于携带。本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在细纱机上进行简单的操作,工具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对纱线产量有一定地提高,而且对于操作工人更具有实用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钩刀伸出状态的工作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换钢丝圈工具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回缩状态的工作示意图。图4为钩刀的示意图。图5为换钢丝圈工具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所示,多功能纺纱工具主要是由刀柄(6)和刀体(2)组成,刀体(2)一端为钩刀(1)另一端为换钢丝圈的工具(7),刀柄(6)表面有手指握痕(4)、(9)。当需要使用钩刀(1)时,滑块(5)在滑槽(8)中挤压弹簧(3)推动刀杆(10)前移,操作方便,握持有力,减少对操作工的伤害。由图3所示,多功能纺纱工具可以使刀体(2)全部回缩到工具内,这时滑块(5)在滑槽(8)的中部,这样既安全又可以便利携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组合纺纱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组合纺纱工具,其特征在于纺纱工具主要由刀柄(6)和刀体(2)组成,刀体(2)一端为钩刀(1)另一端为换钢丝圈的工具(7),刀柄(6)表面有手指握痕(4)、(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组合纺纱工具,其特征在于纺纱工具主要由刀柄(6)和刀体(2)组成,刀体(2)一端为
钩刀(1)另一端为换钢丝圈的工具(7),刀柄(6)表面有手指握痕(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纺纱工具,其特征在于当需要使用钩刀(1)时,滑块(5)在
滑槽(8)中挤压弹簧(3)推动刀杆(10)前移,操作方便,握持有力,减少对操作工的伤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纺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洋苏旭中谢春萍徐伯俊刘新金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