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机发光材料,特别涉及一种能被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属于发光材料和显示
技术介绍
自从灯用稀土荧光粉商品化以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在照明领域得到不断地推广应用。使用荧光灯粉管、芯柱、灯丝、电子粉、汞为主要材料的节能荧光灯,已得到全面使用,对荧光粉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荧光粉的制备是发光材料研究的基础,稀土发光材料因具有丰富多变的发光特性、发光的色纯度高、高发光转换率和化学稳定等优点,格外引人注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稀土发光材料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荧光灯、等离子平板显示器和X射线成像技术等领域。尽管目前白光发光二极管被誉为21 世纪最有价值的新光源,但绝大数荧光灯还是在玻璃管中充有容易放电的氩气和极少量的水银,在玻管内壁上涂敷有荧光物质,在管的两端灯芯上有用钨丝制作的二螺旋或三螺旋钨丝圈电极,在电极上涂敷有发射电子的物质,在真空通电状态下,点灯( 启动) 时,电流流过电极并加热,从灯丝向着内发射出热电子,并开始放电。放电产生的流动电子跟管内的水银原子碰撞,产生紫外线(253.7 nm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氟磷酸盐基红色荧光粉,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学式为Ca3La1?xEuxF6PO4,其中,x为Eu3+替换La3+的摩尔百分比系数,?0.001≤x≤0.5;所述的荧光粉在波长为250~350纳米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发光中心为613纳米的红色荧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磷酸盐基红色荧光粉,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学式为Ca3La1-xEuxF6PO4,其中,x为Eu3+替换La3+的摩尔百分比系数, 0.001≤x≤0.5;所述的荧光粉在波长为250~350纳米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发光中心为613纳米的红色荧光。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磷酸盐基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温固相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含有钙离子Ca2+、含有镧离子La3+、含有铕离子Eu3+、含有氟离子F-、含有磷离子P5+的化合物为原料,按化学式Ca3La1-xEuxF6PO4中各物质的摩尔比称取原料,研磨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其中x为Eu3+替换La3+的摩尔百分比系数,0.001≤x≤0.5;
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下预烧结1~2次,烧结温度为300~850℃,一次的烧结时间为6~14小时;
自然冷却后,研磨并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850~1100℃,煅烧时间为8~16小时,自然冷却后得到一种氟磷酸盐基红色荧光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氟磷酸盐基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钙离子Ca2+的化合物为氟化钙;所述的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为氧化镧、硝酸镧、硫酸镧中的一种;所述的含有铕离子Eu3+的化合物为氧化铕、硝酸铕、硫酸铕中的一种;所述的含有氟离子F-的化合物为氟化钙;所述的含有磷离子P5+的化合物为五氧化二磷、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氟磷酸盐基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烧结温度为400~850℃,一次的烧结时间为7~12小时;步骤(3)所述的煅烧温度为900~1100℃,煅烧时间为9~14小时。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磷酸盐基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彦林,秦琳,关莹,陶正旭,袁蓓玲,韦之豪,徐传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