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屏幕及全景屏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10240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摄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景屏幕及全景屏幕系统。一种全景屏幕,所述全景屏幕围绕形成倒立圆台的全部或部分侧面。一种全景屏幕系统,包括:全景屏幕和多个投影机,所述投影机位于所述全景屏幕的上方。观众可以距离更靠近屏幕的地方观察,换言之就是在同等的面积大小下,可以容纳更多的观众人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摄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景屏幕及全景屏幕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的全景投影技术通常采用洞穴状自动虚拟系统(Cave AutomaticVirtual Environment,简称CAVE), CAVE是一种基于投影的沉浸式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其特点是分辨率高,沉浸感强,交互性好。CAVE沉浸式虚拟现实显示系统的原理比较复杂,它是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把高分辨率的立体投影显示技术、多通道视景同步技术、音响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个被三维立体投影画面包围的供多人使用的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环境。但是这种技术的屏幕由多个呈一定夹角的侧面幕构成,图像投影到呈一定夹角的侧面幕,相邻两个侧面幕的交线导致图像会有尖锐感,影响观察者的视觉效果;由该屏幕构成的投影系统采用背投方式,投影机位于屏幕的后方,造成整个投影系统占地面积较大,只能容纳较少的观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景屏幕及全景屏幕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全景屏幕,所述全景屏幕围绕形成倒立圆台的全部或部分侧面。优选的,所述全景屏幕为无缝整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倒立圆台的部分侧面包括:圆台母线旋转120° -330°形成的部分。优选的,所述圆台的锥度为5° -12°,高度为1800-5000毫米,底面半径为2500-5000毫米,顶面半径为2800-5600毫米。优选的,所述圆台的锥度为5°,高度为2800毫米,底面半径为3050毫米,顶面半径为3300晕米。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全景屏幕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全景屏幕和多个投影机,所述投影机位于所述全景屏幕的上方。优选的,所述投影机呈弧形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的全景屏幕系统还包括激光点阵组件,用于向所述全景屏幕投影形成激光基准网格;所述投影机设有基准点矩阵组件,用于向所述全景屏幕投影形成基准点网格。优选的,所述的全景屏幕系统还包括机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全景屏幕的水平向倾角和竖直向倾角。优选的,所述投影机位于所述全景屏幕上方500-1500毫米高度处。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全景屏幕,其围绕形成倒立锥侧面,相当于整个屏幕为弧形过渡,从而全景屏幕上各处的图像均为平滑过渡,不会出现尖锐感,画面柔和,观众观感度高。包含该全景屏幕的全景屏幕系统,还包含一个以上的投影机,投影机位于全景屏幕 的上方,通过倒仰的屏幕及光路,观众可以距离更靠近屏幕的地方观察,换言之就是在同等 的面积大小下,可以容纳更多的观众人数。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全景屏幕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包含该全景屏幕的全景屏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全景屏幕系统中机械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全景屏幕,所述全景屏幕围绕形成倒立圆 台的全部或部分侧面。该全景屏幕弧形过渡,从而全景屏幕上各处的图像均为平滑过渡,不会出现尖锐 感,画面柔和,观众观感度高。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全景屏幕系统,其包括:上述全景屏幕 和一个以上的投影机,所述投影机位于所述全景屏幕的上方。通过倒仰的屏幕及光路,观众可以距离更靠近屏幕的地方观察,换言之就是在同 等的面积大小下,可以容纳更多的观众人数。接下来,本技术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该全景屏幕,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全景屏幕,为了防止图像投影到该屏幕上构成尖锐的过 渡效果,该全景屏幕围绕形成倒立圆台部分侧面,其中,倒立圆台的部分侧面包括:圆台母 线旋转120° -330°形成的部分。另外,为了保持图像的完整性,尽量避免因为屏幕的拼 接线导致的画面效果,提高观感,该全景屏幕采用整体无缝结构。结合实际的视觉效果,其 中包括观众观察点,观众的头的倾斜角度,观众的视角范围,所述圆台的锥度为5° -12°, 优选为5°,高度为1800-5000毫米,优选2800毫米,底面半径为2500-5000毫米,优选为 3050毫米,顶面半径为2800-5600毫米,优选为3300毫米。方便全景屏幕能接收到所有的 投影,并且投影能够均匀分布,进而提高全景屏幕的可投影效果。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该全景屏幕围绕形成倒立圆台的全部侧面。接下来,本技术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全景屏幕系统,如图2,所 示:一种全景屏幕系统,由上述全景屏幕和多个投影机3构成,为了节约整个全景屏 幕系统的占地面积,将投影机3放置在全景屏幕的上方。通过倒仰的屏幕及光路,观众可以 距离更靠近屏幕的地方观察,换言之就是在同等的面积大小下,可以容纳更多的观众人数。在该全景屏幕系统中采用了上述的全景屏幕,从而使由投影机3投射到全景屏幕 上的图像平滑过渡,无断点,观感效果好。为了方便对全景屏幕的安放位置进行调整,调节全景屏幕的锥度,该全景屏幕系 统需要配备机械调节结构,以调节全景屏幕在水平向、竖直向的倾角,优选为使全景屏幕保 持横平竖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机械调节结构通常采用螺栓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螺母在螺柱上的位置对全景屏幕进行调节。任何的投影系统均有影像清晰度调整结构,本技术的全景屏幕系统针对其独特的结构设计,采用的方式为:全景屏幕系统配有激光点阵组件,该激光点阵组件可以向全景屏幕投影以形成激光基准网格,而投影机3则设有基准点矩阵组件,该基准点矩阵组件可以向全景屏幕投影以形成基准点网格,在清晰度调整中,将基准点网格与激光基准网格进行重合调整进而完成几何校正。该全景屏幕系统还包括了投影机3,为了使投影机3的投影能够覆盖整个全景屏幕,所以为了提高投影机3在全景屏幕上投影的均匀性,需要多个投影机3,投影机3呈弧形均匀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选用4个,分别位于全景屏幕的上方,其他实施例也可以选用5个、6个或更多。投影机3自上而下将图像投影到全景屏幕上,圆弧形过渡的全景屏幕,促进投影的画面较舒缓、图像呈现柔和感,能够提高观众的观感。全景屏幕的锥度的设置以及投影机3的高度需要满足与投影机3能够投影到全景屏幕的下边缘1,而且,每一个投影机3的光路不能被处于视点上的观众阻挡。因此,投影机3的设置可以依照该原则执行。所述投影机位于所述全景屏幕上方500-1500毫米高度处。下面,本技术对应上述结构给出一个更为具体的全景屏幕系统,如图2,所示:全景屏幕系统的高为2800毫米;全景屏幕的上边缘2的半径(即顶部半径)为3300毫米;下边缘I的半径(及底部半径)为3050毫米,上边缘2的弧度为120° -330° (包括120°、140°、160°、200°、230°、260°、300°、330°或其它值。),所述投影机3位于全景屏幕上边缘2所在的高度以上700毫米。全景屏幕系统的眼点设于所述下边缘I所在的圆的圆心的上方1.75米处。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满足投影机的投影光路能够到达上边缘2和下边缘1,而且,投影机3的投影光路不被处于视点处的观众所阻挡,锥度、上、下边缘的半径的尺寸不会拘泥与上实施例中的各数值。对应上述各实施例中全景屏幕系统的操作方法为:101.将全景屏幕竖立放置,构成倒立圆台;102.调节机械调节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景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景屏幕围绕形成倒立圆台的全部或部分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臻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