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100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出风框、并排连接于出风框上的若干格栅及驱动格栅开闭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出风框的一侧部的齿轮盒、安装于齿轮盒外部的电机及设置于齿轮盒内的齿条、第一从动齿轮、若干第二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若干第二从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第一从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电机与主动齿轮相连接,并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第一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第二从动齿轮的齿轮轴伸出齿轮盒之外,并分别与各个格栅的其中一端部相连接。空调器采用一个电机驱动齿轮与齿条,成本低、格栅的转动同步性高,且整个空调器美观、驱动稳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换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现有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100的横格栅101的驱动方式为两个电机102驱动,再通过格栅101上的连杆结构103连接,从而实现各个格栅101同步转动。此结构存在着各个格栅101转动不同步、角度不一、外观不美观(必需使用连杆103)等弊端,此夕卜,由于连杆103驱动的方式不稳定,必需使用两个电机102,从而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器存在的格栅转动不稳定、转动角度不一、驱动 格栅的成本高及空调器不美观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出风框、并排连接于所述出风框上的若干格栅及驱动所述若干格栅开与闭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出风框的一侧部的齿轮盒、安装于所述齿轮盒外部的电机及设置于所述齿轮盒内的齿条、第一从动齿轮、若干第二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所述若干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相连接,并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若干第二从动齿轮的齿轮轴伸出所述齿轮盒之外,并分别与各个格栅的其中一端部相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驱动所述格栅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盒包括盒体及盖合于所述盒体上的盖体,所述盒体于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二第一边缘,所述盖体于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二第二边缘,所述盒体的第一边缘朝向所述盖体的相对应第二边缘延伸形成有若干卡臂,所述盖体的第二边缘设置有若干卡块,所述卡臂卡扣于所述卡块上。进一步地,所述卡臂开设有卡扣孔,所述卡块具有一斜面,所述斜面导引所述卡臂的端部并使所述卡臂的卡扣孔卡于所述卡块上。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内侧面开设有一狭长的滑道,所述盖体的内侧面向外凸伸有卡条;所述齿条的一侧部设有一凸条,另一侧部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卡条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凸条在所述滑道内滑动。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盒的所述盒体上开设有第一贯通槽;所述盖体的内侧对应所述第一贯通槽开设有一第一穿孔;所述主动齿轮设置有第一齿轮轴及与所述第一齿轮轴所在端部相对的第一安装端部;所述第一齿轮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贯通槽内,所述第一安装端部容置于所述第一穿孔内;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齿轮盒的所述盖体的外部;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并与所述主动齿轮的所述第一安装端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盒的所述盒体上开设有第二贯通槽;所述盖体的内侧上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设置有第二齿轮轴及与所述第二齿轮轴所在端部相对的第二安装端部;所述第二齿轮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贯通槽内,所述第二安装端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齿轮盒是可转动的。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盒的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若干第三贯通槽;所述盒体的内侧上设置有若干第三凹陷部,所述若干第三凹陷部与所述若干第三贯通槽一一对应;每一第二从动齿轮设置有与所述齿轮轴所在端部相对的第三安装端部;每一格栅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旋转轴组件,每一第二从动齿轮的齿轮轴对应穿设于所述第三贯通槽内,并对应与各自格栅的其中一端部的旋转轴组件相连接;每一第二从动齿轮的所述第三安装端部对应容置于所述第三凹陷部内,每一第二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齿轮盒是可转动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齿轮轴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格栅的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连接的旋转轴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出风框侧部且可转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在其轴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齿轮轴相适配。进一步地,述出风框的侧部设置有若干安装柱,所述若干安装柱由所述齿轮盒的所述盖体穿入并贯穿所述齿轮盒的所述盒体,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若干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由所述齿轮盒的所述盒体外锁入所述安装柱内,以固定所述齿轮盒。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出风框上的格栅固定条,所述格栅固定条垂直于所述格栅,所述格栅的根部转动安装于所述格栅固定条上。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由主动齿轮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再由第一从动齿轮带动齿条转动,齿条带动若干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由于第二从动齿轮的齿轮轴与格栅相连接,由此,带动格栅同步转动,实现格栅的开与关。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一个电机即可带动各个格栅同步转动,从这一点上,本技术的实施例空调器成本降低,另夕卜,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齿轮与齿条的驱动方式,格栅的转动同步性高,且整个空调器美观、驱动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立体组装图,其中电机处于分离状态。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立体组装图,其中驱动格栅开与闭的驱动装置处于分离状态。图3是图2的空调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空调器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3的空调器的驱动装置的正视图。图6是图4的空调器的驱动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200包括出风框10、并排连接于所述出风框10上的若干格栅20及驱动所述若干格栅20开与闭的驱动装置30。请同时参阅图4,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安装于所述出风框10的一侧部的齿轮盒50、安装于所述齿轮盒50外部的电机51及设置于所述齿轮盒50内的齿条52、第一从动齿轮53、若干第二从动齿轮54和主动齿轮55 ;所述若干第二从动齿轮54与所述齿条52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3与所述齿条52相哨合;所述电机51与所述主动齿轮55相连接,并驱动所述主动齿轮55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3与所述主动齿轮55相啮合;所述若干第二从动齿轮54的齿轮轴80伸出所述齿轮盒50之外,并分别与各个格栅20的其中一端部相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4驱动所述格栅20转动。电机51驱动主动齿轮55转动,由主动齿轮55带动第一从动齿轮53转动,再由第一从动齿轮53带动齿条52转动,齿条52带动若干第二从动齿轮54转动,由于第二从动齿轮54的齿轮轴80与格栅20相连接,由此,带动格栅20同步转动,实现格栅20的开与关。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200采用一个电机51即可带动各个格栅20同步转动,从这一点上,本技术的实施例空调器200成本降低,另外,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200采用齿轮与齿条52的驱动方式,格栅20的转动同步性高,且整个空调器200美观、驱动稳定。请同时参阅图5,所述齿轮盒50包括盒体60及盖合于所述盒体60上的盖体70。所述盒体60于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二第一边缘61,所述盖体70于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二第二边缘71,所述盒体60的第一边缘61朝向所述盖体70的相对应第二边缘71延伸形成有若干卡臂62,所述盖体70的第二边缘71设置有若干卡块72,所述卡臂62卡扣于所述卡块72上。通过盒体60的第一边缘61的卡臂62与盖体70第二边缘71上的卡块72的卡合,使得盒体60与盖体70组装成一整个齿轮盒50,且将第一从动齿轮53、第二从动齿轮54、齿条52及主动齿轮55容置其内,进而使整个驱动装置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出风框、并排连接于所述出风框上的若干格栅及驱动所述若干格栅开与闭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出风框的一侧部的齿轮盒、安装于所述齿轮盒外部的电机及设置于所述齿轮盒内的齿条、第一从动齿轮、若干第二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所述若干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相连接,并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若干第二从动齿轮的齿轮轴伸出所述齿轮盒之外,并分别与各个格栅的其中一端部相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驱动所述格栅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振宙汤展跃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