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灯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0461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方位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若干颗LED光源的光源板,该光源板中央区域具有一通孔;穿接体,包括一空心的插接段,该插接段的一端具有固定板;该插接段穿接于通孔内;散热体,中空,其一端包含一插接孔,该插接孔内具有一配合面;其另一端具有出气孔;以及反射器,固定于所述散热体与光源板之间;其中,穿接体的插接段插接配合于所述配合面,将所述光源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和插接孔之间;所述光源板与固定板之间、插接段与插接孔之间具有导热路径。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装配方式,同时还可以提供稳定的散热通道。在实现全方位球泡的同时,可以具有简单的散热结构,和快速的装配工艺,且容易实现低廉的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全方位照明效果的照明灯结构。
技术介绍
LED灯在发光性能上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荧光灯等传统光源,因此在通用照明领域已经具有较多的产品开始替代传统灯具,即在不改变或较少改变传统灯具电气接口参数、安装几何参数、配电限制的前提下,直接换用LED灯具。采用这种方法,LED灯具已经具有较成熟的替代方案,比较普遍的就是将LED光源置于球泡形的灯具中,直接替换球泡形的白炽灯或者紧凑型荧光灯。但另一方面,LED光源的特点,恰好使之运用的球泡形灯具具有明显缺陷:球泡形灯具、紧凑型荧光灯的发光效果都是基本上全方位的,即向整个4 π空间内比较均匀地辐射,而LED光源本身的发光面方向性强,故不能将其直接简单固定在球泡形灯具中,然后直接置换使用,必须对其进行光学处理,才能达到全方位发光的效果。这类方案层出不穷,一类普遍的方案是将LED光源按照复杂的几何形态摆放在球泡灯具中,使之朝向整个4 π空间发光,这种方式光学处理简单,但固定结构复杂,装配困难,同时散热方面效果难以处理,易带来LED光源结温度偏高而影响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全方位LED灯具LED光源摆放结构复杂,不利于散热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全方位灯的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方位灯的结构,它包括:·光源板,包含一平板型高导热材料的基板,该基板的一面固定若干颗LED光源;该光源板中央区域具有一通孔;穿接体,包括高导热材料一空心的插接段,该插接段的一端具有横向延伸的固定板;该插接段的外侧穿接于所述光源板的通孔内;散热体,中空的高导热材料,其一端包含一插接孔,该插接孔末端内壁具有一配合面;其另一端具有出气孔;以及反射器,为一回转体形态,固定于所述散热体与光源板之间;其中,所述穿接体的插接段插接配合于所述配合面,将所述光源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和插接孔之间;所述光源板与固定板之间、插接段与插接孔之间具有导热路径。本方案可以有下述改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孔包括向该散热体内延伸的配合段,所述配合面位于该配合段内表面。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段与所述散热体连接处具有配合于所述光源板基板表面的水平面,该水平面与所述基板之间具有导热通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穿接体的插接段、散热体的空腔和所述出气孔按照气流的流动方向顺次单向排列。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孔位于该球泡灯灯头的一侧,且围绕所述灯头轴线周向旋转分布。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外具有一泡壳,该泡壳遮蔽覆盖所述光源板,且其周缘与该散热体相配合;该泡壳上具有进气孔。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光源板的位置,围绕所述泡壳轴线周向分布。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板、穿接体、进气孔、出气孔均以所述灯头轴线旋转对称。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有:1.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装配方式,穿接体可以通过一个单向的插入方式把光源板妥善固定于散热体,同时还可以提供稳定的散热通道。在实现全方位球泡的同时,可以具有简单的散热结构,和快速的装配工艺,且容易实现低廉的成本。2.散热体的插接孔包括向该散热体内延伸的配合段,而配合面就是位于该配合段的内表面。一方面提高机械强度,另一方面改善配合面与插接段表面的热传导效率。3.穿接体的插接段、散热体的空腔和出气孔按照气流的流动方向顺次单向排列,可以实现热气流快速从出气孔导出,加强热对流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主要部件的爆炸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成品的轴剖面示意图,带有热对流空气的流动示意;图3是图2中的A部分放大图,带有热传导示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全方位灯的结构多个示意图,其中包含了图1所示的主要部件爆炸图,图2所示沿其轴线的剖视图和图3所示的图2中A部分放大图。光源板10是具有LED光源的发光组件,它包含一平板型高导热材料的基板,本实施例中采用铝基的印刷电路板予以实施;所有的LED光源都固定在基板的一面,使LED光源都朝向图2中灯头70所在的反向;在光源板中央区域具有一个通孔。穿接体20,通体采用铝合金的高导热材料,包括空心的插接段21,此插接段21的一端具有横向延伸的固定板22 ;该插接段21的外侧穿接于光源板10的通孔内。散热体40,也采用铝合金的导热材料,该散热体40采用轴向两部分组合,前段41和后段42 ;在前段41的一端包含一插接孔47,插接孔47末端内壁具有一配合面46 ;散热器40的另一端,也即后段42的一端具有出气孔43。反射器30为一回转体形态,固定于散热体40与光源板10之间;该回转体形的反射器可以实现全方位光照的功能,将逆向照射的LED光源转化为4 π空间方向的大光束角。考虑到发光效果的优化,还可以加装一个透镜组60以获得更优质的全方位光照效果。穿接体20的插接段21插接配合于配合面46,将光源板10固定于固定板22和插接孔47之间;光源板10与固定板22之间、插接段21与插接孔47之间具有导热路径,该路径的细节在图3中如短线段箭头所示。可见,该方案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装配方式,因为穿接体20可以通过一个单向的插入方式,把光源板10妥善固定于散热体40,同时还可以提供稳定的散热通道。在实现全方位球泡的同时,可以具有简单的散热结构,和快速的装配工艺,散热体40、插接体20均可用冲压工艺来实现,因此不论材料还是加工工艺,都容易实现低廉的成本。本实施例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散热体40的插接孔47包括向该散热体内延伸的配合段49,而配合面46就是位于该配合段49的内表面。如此形态的插接孔47,可以具有良好的弹性,实现与插接体20的过盈配合,一方面提高机械强度,另一方面改善配合面46与插接段21表面的热传导效率。配合段49与散热体40的连接处具有水平面45,该水平面45配合于光源板10基板表面的水平面,该水平面45与基板之间也具有导热通路,如此,该散热结构可以使光源板10的两面都具有导热通路,实现了热阻的并联,进一步改善光源板10到散热体40的热传导。如图2所示,穿接体20的插接段21、散热体40的空腔和出气孔43按照气流的流动方向顺次单向排列,此形态当灯头70朝上的正常使用时,可以实现热气流快速从出气孔导出,加强热对流效果。特别地,出气孔43全部位于该球泡灯灯头70的一侧,且围绕灯头70轴线周向旋转分布,提供了热对流的气流输出速率保障。本实施例中,光源板10外具有一泡壳50,该泡壳50遮蔽覆盖光源板10,且其周缘与散热体40相配合;该泡壳上具有进气孔51。特别地,进气孔51位于光源板10的位置,围绕泡壳50轴线周向分布,该结构使从泡壳50处进入的冷空气可以第一时间到达光源板10完成热对流。考虑到发光效果、材料加工工艺和外观的缘故,本实施例的光源板10、穿接体20、进气孔51、出气孔43均以灯头70轴线旋转对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方案所记述的“高导热材料”,意即本领域技术人员用以实现热传导的各种常见可塑材质,例如铝合金、导热陶瓷、导热塑料等材料,虽然理论上,固体都存在热导率,只要向接触都具有严格意义的“热传导通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方位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板,包含一平板型高导热材料的基板,该基板的一面固定若干颗LED光源;该光源板中央区域具有一通孔;穿接体,包括高导热材料一空心的插接段,该插接段的一端具有横向延伸的固定板;该插接段的外侧穿接于所述光源板的通孔内;散热体,中空的高导热材料,其一端包含一插接孔,该插接孔末端内壁具有一配合面;其另一端具有出气孔;其中,所述穿接体的插接段插接配合于所述配合面,将所述光源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和插接孔之间;所述光源板与固定板之间、插接段与插接孔之间具有导热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鹭帆林明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