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瑞乾专利>正文

滑道式扳手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83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置放扳手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包括一片体,其一端具一吊牌端,另端则与一挡件结合,该片体两侧各形成一第一结合装置,以及至少一卡制架,其两侧各向上延伸一支持片,每一支持片顶面形成一凹槽,其两侧各向下延伸一第二结合装置,使该卡制架与该片体形成滑动配合。另有一限制元件可卡设于扳手架的顶面以防止扳手未经许可便自卡制架上被取出。(*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为一种置放扳手的扳手滑架。一种传统的扳手置放架显示于图6,其主要是于置放架本体10两侧各向上垂直延伸出一突肋11,各突肋11上则形成多数个凹槽12,该每一凹槽12之内缘开口处形成两突部120,121,使每一凹槽12形成入口处较小而底部较大的构形,扳手20可横置于置放架本体10两侧两相对应的凹槽12中,该凹槽12入口处的距离,即两突部120,121间的距离较扳手20的宽度为小,故而要置入或者取出扳手20时,使用者需将扳手20转动一角度,先将一侧伸入于凹槽12中后再将另一侧强迫滑过其中一突部120/121才能将扳手20卡入于凹槽12之中。另者,为了要确保扳手20紧固地卡置于两相对凹槽12之中,在该置放架本体10面上设有具弹性的顶片13,每对相对应的凹槽12之间便设置一顶片13,故而当扳手20卡设于凹槽12之中时,顶片13之中间较突伸的部份便会受扳手20的下压而产生向上顶的力量,进而使扳手20受到向上的顶张力。如此结构在销售时,扳手20是直接卡合于两凹槽12间而无任何的防盗措施,故而任何人均可以直接接触到该扳手20并将之轻易地取下,为此,销售商必需加装外包装或者置入橱柜中或者架装防盗监看装置而增加了营运的成本。另者,该凹槽12的尺寸大小均为一定,并且依扳手20的长度尺寸而制作成的不同的相对凹槽12距离,以供长短不同的扳手20卡制,立意虽佳,但若要卡制不同的工具时,例如具有圆柱状杆身的扳手工具时,这样的凹槽12造形便不能使用,故而在应用的层次以及广度上便有很大的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道式扳手滑架,扳手可依需要而自扳手滑架上取下或者增加,并且设有一限制元件可解决卡设于卡制架上的扳手在未经允许下被取走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滑道式扳手滑架,包括一片体,其特征在于其一端具一吊牌端,另端则与一挡件结合,该片体两侧各形成一第一结合装置,该挡件的宽度较两第一结合装置之间的距离为长,以及至少一卡制架,其两侧各向上延伸一支持片,每一支持片顶面形成一凹槽,其两侧各向下延伸一第二结合装置,该第二结合装置与片体的第一结合装置嵌合而使该卡制架与该片体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该片体相异于吊牌端的一端底面形成两突柱,而挡件具有两孔柱与该两突柱结合。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该卡制架上的两凹槽的入口处为较窄。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该卡制架的两支持片间具有一弹顶片。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该片体上设有数个长槽,另包括一限制元件,其底面具有数个卡合元件而卡固于长槽中。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该每一卡合元件有两勾状末端以一间隙相隔。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结合装置可为T状滑轨,而第二结合装置为T状轨槽。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结合装置可为T状轨槽,而第二结合装置为T状滑轨。本技术在销售时具备有防盗的功效,而使消费者买回后,其卡制架50的数目可以任意更换,并且凹槽520的构形亦可依实际需要设计为不同的形状,如圆形,以配合不同截面形状的工具所需,实用性比较强。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为本技术配合扳手的立体外观图2是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是为本技术配合扳手的顶视图;图4是为本技术卡制架与扳手的卡制示意图;图5是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图,以及图6是为传统扳手置放架的立体外观图。请参看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包括一本体30,其一端有一吊牌端31,该吊牌端31面上形成一凹下部份310以供说明文字的卡片(图中未示)卡设其中,以及一穿孔311可供悬吊于展示架的支杆(图中未示)上,一长条形且等宽的片体33自该吊牌端31延伸而出,其末端底面则具有两突柱32以供与一挡件40结合。该片体33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一结合装置,例如T状的滑轨34而片体33本身则穿设有四个长槽35。多个卡制架50每一个均自其两侧向下延伸出有第二结合装置,例如T状轨槽51的侧缘,使之可滑动地套设在片体33的T状滑轨34上,卡制架50的顶面则突伸出两支持片52,每一支持片52顶面形成一凹槽520以供扳手20卡设其中,如图4所示。该凹槽520的构形是为入口处较窄。而在两支持片52之间另设有一弹顶片53自卡制架50本体上斜向延伸而出,使卡设于两支持片52的凹槽520间的扳手20受到该弹顶片53的向上顶持力而紧固于两凹槽520之间。该挡件40大体上呈一箭头状,其一端形成两孔柱41以与片体33的两突柱32结合,而其箭头状构形的宽度则大于两T状滑轨34的距离,故而当该挡件40与片体33结合后,可以防止卡制架50自两滑轨34处脱离片体33。一限制元件60具有四个卡合元件61自其底面延伸而出,每一卡合元件61具有两勾状末端62以一间隙63分隔,使两勾状末端62具有些微弹性,该卡合元件61可分别与片体33上的四个长槽35卡合定位,使卡制于卡制架50上的扳手20无法自凹槽520中被任意取出,如图1所示,除非该两勾状末端62被剪断,故而具有防盗的功效。另请参看图5,是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该片体33的两侧可改设为T状轨槽36,而相对应的卡制架50的底面则形成两T状的滑轨54,其仍可达到本技术的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滑道式扳手滑架,包括一片体,其特征在于其一端具一吊牌端,另端则与一挡件结合,该片体两侧各形成一第一结合装置,该挡件的宽度较两第一结合装置之间的距离为长,以及至少一卡制架,其两侧各向上延伸一支持片,每一支持片顶面形成一凹槽,其两侧各向下延伸一第二结合装置,该第二结合装置与片体的第一结合装置嵌合而使该卡制架与该片体形成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该片体相异于吊牌端的一端底面形成两突柱,而挡件具有两孔柱与该两突柱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该卡制架上的两凹槽的入口处为较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该卡制架的两支持片间具有一弹顶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该片体上设有数个长槽,另包括一限制元件,其底面具有数个卡合元件而卡固于长槽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该每一卡合元件有两勾状末端以一间隙相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结合装置为T状滑轨,而第二结合装置为T状轨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结合装置为T状轨槽,而第二结合装置为T状滑轨。专利摘要一种置放扳手的滑道式扳手滑架,包括一片体,其一端具一吊牌端,另端则与一挡件结合,该片体两侧各形成一第一结合装置,以及至少一卡制架,其两侧各向上延伸一支持片,每一支持片顶面形成一凹槽,其两侧各向下延伸一第二结合装置,使该卡制架与该片体形成滑动配合。另有一限制元件可卡设于扳手架的顶面以防止扳手未经许可便自卡制架上被取出。文档编号B25H3/04GK2334552SQ9820802公开日1999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高瑞乾 申请人:高瑞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道式扳手滑架,包括一片体,其特征在于:其一端具一吊牌端,另端则与一挡件结合,该片体两侧各形成一第一结合装置,该挡件的宽度较两第一结合装置之间的距离为长,以及至少一卡制架,其两侧各向上延伸一支持片,每一支持片顶面形成一凹槽,其两侧各向下延伸一第二结合装置,该第二结合装置与片体的第一结合装置嵌合而使该卡制架与该片体形成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瑞乾
申请(专利权)人:高瑞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