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组合式斜拉桥梁体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9770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组合式斜拉桥梁体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它包含上、下架体两个部分,所述下架体为由四条底架焊接而成的正方形,所述上架体由连接架、竖向及横向定位微调装置构成,上架体左侧焊接有五根L型反力架,在第二与第三根反力架之间分别焊接有两根顺时针旋转180°的L型反力架,此处两根反力架上分别焊接有横向调节杆,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夹具连接,所述的夹具两端设有调整夹具宽度的调节丝杆,所述上架体顶部底架上焊接有两根竖向调节杆,顶端焊接有承重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工作效率高、人力及物资投入少等特点;改进了索导管定位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提高了工程进度,可重复利用的上架体节约了施工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斜拉桥索导管精确定位施工工艺,具体属于斜拉桥梁体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斜拉索是斜拉索桥主梁的承重体系。斜拉索是由埋没设于钢筋混凝土塔柱中的索导管导出,索导管由钢套管和固设于钢套管一端的锚垫板所构成,塔柱施工时,对索导管的定位精度要求极高,因为索导管的定位精度决定斜拉索施工质量的好坏,并直接影响桥体受力。在现有公开技术中,如公开号:CN 101736698 B《斜拉桥塔柱索导管精确定位方法》,介绍了塔柱索导管精确定位方法,先加工一种钢内模,将索导管在加工好的钢内模上进行试装,使索导管达到预定的安装精度后,在钢内模上将索导管的安装位置标定,然后卸下索导管;在塔柱有索区施工时,先将所述钢内模吊装到位并固定,然后在固定好的钢内模上按试装时标定的位置安装索导管,并将索导管焊接固定。针对该已公开技术斜拉桥塔柱索导管精确定位方法对于斜拉桥梁体索导管实施精确定位并不适合。斜拉桥梁体索导管定位施工一般采用大型吊装机械全过程配合安装。先由测量人员放样索导管空间位置,利用吊装机械安装索导管并进行初定位。初定位完成后,测定索导管安装位置偏差,再利用导链配合吊装机械进行调整。反复进行上述过程,直到索导管的空间位置满足要求。该方法的缺点是,利用吊装设备调整索导管空间位置,精度难以保证,经常需要反复调整多次才能达到安装要求;测量人员需要多次测量、放样索导管的空间位置,导致索导管安装定位速度缓慢,增加了人力和物资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组合式斜拉桥梁体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不同长度及管径的索导管空间位置精调,定位架在索导管定位完成后可拆卸并重复利用,具有定位准确、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施工快捷等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三维组合式斜拉桥梁体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它包含上、下架体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体为由四条底架焊接而成的正方形,正方形四点下端设有由型钢焊接而成的支腿,所述上架体由连接架、竖向及横向定位微调装置构成,所述连接架为由四条型钢焊接而成的正方形,所述的竖向定位微调装置由两根竖向调节杆及顶端承重梁构成,所述的横向定位微调装置主要由两根横向调节杆及前端夹具构成,上架体左侧焊接有等距排列的五根L型反力架,反力架背部中上端焊接有底架,在第二与第三根反力架之间分别焊接有两根顺时针旋转180°的L型反力架,此处两根反力架上分别焊接有横向调节杆,横向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夹具连接,所述的夹具两端设有调整夹具宽度的调节丝杆,所述上架体顶部底架上焊接有两根竖向调节杆,所述的两根竖向调节杆上焊接有承重梁。所述的四条底架及连接架上分别设有等距排列的连接螺栓。所述底架及连接架顺桥向长度略大于索梁锚固块长度,尺寸范围在1.8m 2.8m之间,横桥向宽度略小于索梁锚固块宽度,尺寸范围在1.0m 1.2m之间,正方形四点下端由型钢焊接而成的支腿底端高差应根据斜腹板倾斜度确定,短支腿长度范围在0.3 0.5m之间,所述横向定位微调装置调节杆长度为0.6m,可横向调节范围为0.3m ;所述竖向定位微调装置调节杆长度为1.0m,可调节长度为0.5m,顶端承重梁长度范围为1.0m 1.2m之间,所述上架体左侧焊接的等距排列的五根L型反力架,高度为0.3m。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对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及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研发了一种三维组合式斜拉桥梁体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梁体索导管定位精度低、速度慢、人力及物资投入多的缺点及定位架一次性投入不可回收利用的难题,为类似桥梁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采用该梁体索导管定位装置,可对索导管空间位置进行精调,大幅缩短了索导管定位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定位装置对梁体索导管的精调过程中无需大型吊装机械配合,节省了人力及设备投入。用于精调梁体索导管空间位置的上架体与下架体间采用栓接,梁体索导管定位完成后,上架体可拆除并重复利用,减少了定位装置加工投入量。三维组合式斜拉桥梁体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在梁体索导管定位施工中具有精度高、速度快、人力及物资投入少等特点,对提高斜拉桥梁体索导管定位施工具有较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针对该定位装置所进行的创新性地设计研发、应用研究使该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具有更广阔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索导管定位示意图;其中:1、下架体支腿,2、连接螺栓,3、下架体底架,4、横向调节杆,5、夹具,6、调节丝杆,7、竖向调节杆,8、承重梁,9、上架体连接架,10、反力架,11、梁体索导管。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为一种三维组合式斜拉桥梁体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它包含上、下架体两个部分,所述下架体为由四条底架焊接而成的正方形,正方形四点下端设有由型钢焊接而成支腿1,所述上架体由连接架9、竖向及横向定位微调装置构成,所述连接架9为由四条型钢焊接而成的正方形,所述的竖向定位微调装置由两根竖向调节杆7及承重梁8构成,所述的横向定位微调装置主要由两根横向调节杆4及夹具5构成,上架体左侧焊接有等距排列的五根L型反力架10,反力架10背部中上端焊接有底架,在第二与第三根反力架10之间分别焊接有两根顺时针旋转180°的L型反力架10,此处两根反力架10上分别焊接有横向调节杆4,横向调节杆4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夹具5连接,所述的夹具5两端设有调整夹具宽度的调节丝杆6,所述上架体连接架9上焊接有两根竖向调节杆7,所述的两根竖向调节杆7上焊接有承重梁8。所述的下架体为索导管11定位永久性构造,上架体于梁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并可重复利用。在施工现场预先加工三维组合式斜拉桥梁体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索导管11施工前先安装定位装置下架体,上架体与下架体间采用连接螺栓2连接。吊装索导管放入定位架,并进行初定位。初定位完成后,将索导管上端搁置在竖向定位微调装置的承重梁8上;通过调节丝杆6调整横向定位微调装置的夹具5将索导管夹紧。转动竖向调节杆7调整索导管管口标高至设计位置;转动横向调节杆4,通过反力架10提供支撑,调节索导管管口平面至设计位置。焊接型钢骨架固定索导管位置,解除上下架体间的螺栓连接。下架体为索导管定位永久性构造,用于索导管精确定位及调整的上架体拆除后可重复利用,完成索导管精确定位过程。权利要求1.三维组合式斜拉桥梁体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它包含上、下架体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体为由四条底架焊接而成的正方形,正方形四点下端设有由型钢焊接而成的支腿,所述上架体由连接架、竖向及横向定位微调装置构成,所述连接架为由四条型钢焊接而成的正方形,所述的竖向定位微调装置由两根竖向调节杆及顶端承重梁构成,所述的横向定位微调装置主要由两根横向调节杆及前端夹具构成,上架体左侧焊接有等距排列的五根L型反力架,反力架背部中上端焊接有底架,在第二与第三根反力架之间分别焊接有两根顺时针旋转180°的L型反力架,此处两根反力架上分别焊接有横向调节杆,横向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夹具连接,所述的夹具两端设有调整夹具宽度的调节丝杆,所述上架体顶部底架上焊接有两根竖向调节杆,所述的两根竖向调节杆上焊接有承重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组合式斜拉桥梁体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条底架上分别设有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维组合式斜拉桥梁体索导管精确定位装置,它包含上、下架体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体为由四条底架焊接而成的正方形,正方形四点下端设有由型钢焊接而成的支腿,所述上架体由连接架、竖向及横向定位微调装置构成,所述连接架为由四条型钢焊接而成的正方形,所述的竖向定位微调装置由两根竖向调节杆及顶端承重梁构成,所述的横向定位微调装置主要由两根横向调节杆及前端夹具构成,上架体左侧焊接有等距排列的五根L型反力架,反力架背部中上端焊接有底架,在第二与第三根反力架之间分别焊接有两根顺时针旋转180°的L型反力架,此处两根反力架上分别焊接有横向调节杆,横向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夹具连接,所述的夹具两端设有调整夹具宽度的调节丝杆,所述上架体顶部底架上焊接有两根竖向调节杆,所述的两根竖向调节杆上焊接有承重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猛徐登云黄爱民余秀平高恒胡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