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放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9649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线放卷装置,包括底座、内圆环、外圆环、2个轴承、至少一个的直线加强筋和至少一个的折弯加强筋;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一根轴,所述2个轴承分别安装在轴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内圆环和外圆环依次套接在轴承外侧,所述内圆环与安装在轴下端的轴承通过直线加强筋连接,所述外圆环与安装在轴上端的轴承通过折弯加强筋相连,所述折弯加强筋与内圆环的外侧连接;所述折弯加强筋的形状为卡钩形状,在卡钩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的车轮架,所述车轮架的轮子接触地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铜线放卷装置,直线加强筋不易被压弯,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线轧扁机的配合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铜线放卷装置
技术介绍
卷起来的铜线在轧扁机上轧扁时,需要铜线放卷装置来辅助轧扁,使卷起来的铜线通过轧扁机带动铜线放卷装置旋转从而将铜线成直线形送入轧扁机。现有的铜线放卷装置在放置铜线处的下方无支撑装置,当铜线重量过重时铜线放卷装置的放置铜线处会下弯,从而无法放置铜线,降低了铜线放卷装置的使用寿命如图1。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高铜线放卷装置的使用寿命。(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线放卷装置,包括底座、内圆环、外圆环、2个轴承、至少一个的直线加强筋和至少一个的折弯加强筋;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一根轴,所述2个轴承分别安装在轴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内圆环和外圆环依次套接在轴承外侧,所述内圆环与安装在轴下端的轴承通过直线加强筋连接,所述外圆环与安装在轴上端的轴承通过折弯加强筋相连,所述折弯加强筋与内圆环的外侧连接;所述折弯加强筋的形状为卡钩形状,在卡钩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的车轮架,所述车轮架的轮子接触地面。所述直线加强筋、折弯加强筋和车轮架分别有8个。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车轮。本技术的铜线放卷装置还包括外接圆环,所述外接圆环套接在车轮架的外侧。(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铜线放卷装置,通过在形状为卡钩的折弯加强筋的卡钩处下方设置车轮架,并使车轮架的轮子接触底面,从而承担铜线放置在卡钩处向下施加的压力,使折弯加强筋不会被铜线压弯,从而延长了铜线放卷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铜线放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铜线放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中A-A的剖视图;图中I为底座、2为轴承、3为内圆环、4为外圆环、5为直线加强筋、6为折弯加强筋、7为轴、8为车轮架、9为外接圆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铜线放卷装置,包括底座1、内圆环3、外圆环4、2个轴承2、8个的直线加强筋5和8个的折弯加强筋6 ;所述底座I的上方安装有一根轴7,所述2个轴承2分别安装在轴7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内圆环3和外圆环4依次套接在轴承2外侧,所述内圆环3与安装在轴7下端的轴承2通过直线加强筋5连接,所述外圆环与安装在轴7上端的轴承2通过折弯加强筋6相连,所述折弯加强筋6与内圆环3的外侧连接;所述折弯加强筋6的形状为卡钩形状,在卡钩的下方设置8个的车轮架8,所述车轮架8的轮子接触地面,通过此结构,使承担铜线放置在卡钩处向下施加的压力,使折弯加强筋6不会被铜线压弯,从而延长了铜线放卷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底座I的下方设置有车轮,方便搬运。所述铜线放卷装置还包括外接圆环9,所述外接圆环9套接在车轮架8的外侧,使车轮架8连接更加牢固。本技术公开的铜线放卷装置,通过在形状为卡钩的折弯加强筋6的卡钩处下方设置车轮架8,并使车轮架8的轮子接触底面,从而承担铜线放置在卡钩处向下施加的压力,使折弯加强筋6不会被铜线压弯,从而延长了铜线放卷装置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铜线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内圆环(3)、外圆环(4)、2个轴承(2)、至少一个的直线加强筋(5)和至少一个的折弯加强筋(6);所述底座(I)的上方安装有一根轴(7),所述2个轴承(2)分别安装在轴(7)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内圆环(3)和外圆环(4)依次套接在轴承(2)外侧,所述内圆环(3)与安装在轴(7)下端的轴承(2)通过直线加强筋(5)连接,所述外圆环与安装在轴(7)上端的轴承(2)通过折弯加强筋(6)相连,所述折弯加强筋(6)与内圆环(3)的外侧连接;所述折弯加强筋(6)的形状为卡钩形状,在卡钩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的车轮架(8 ),所述车轮架(8 )的轮子接触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加强筋(5)、折弯加强筋(6)和车轮架(8)分别有8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下方设置有车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接圆环(9),所述外接圆环(9)套接在车轮架(8 )的外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线放卷装置,包括底座、内圆环、外圆环、2个轴承、至少一个的直线加强筋和至少一个的折弯加强筋;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一根轴,所述2个轴承分别安装在轴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内圆环和外圆环依次套接在轴承外侧,所述内圆环与安装在轴下端的轴承通过直线加强筋连接,所述外圆环与安装在轴上端的轴承通过折弯加强筋相连,所述折弯加强筋与内圆环的外侧连接;所述折弯加强筋的形状为卡钩形状,在卡钩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的车轮架,所述车轮架的轮子接触地面。本技术的一种铜线放卷装置,直线加强筋不易被压弯,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B65H49/32GK203158914SQ20132020109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曾德珠, 李海涛, 秦鹏高 申请人:宁波盛发铜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线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内圆环(3)、外圆环(4)、2个轴承(2)、至少一个的直线加强筋(5)和至少一个的折弯加强筋(6);所述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一根轴(7),所述2个轴承(2)分别安装在轴(7)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内圆环(3)和外圆环(4)依次套接在轴承(2)外侧,所述内圆环(3)与安装在轴(7)下端的轴承(2)通过直线加强筋(5)连接,所述外圆环与安装在轴(7)上端的轴承(2)通过折弯加强筋(6)相连,所述折弯加强筋(6)与内圆环(3)的外侧连接;所述折弯加强筋(6)的形状为卡钩形状,在卡钩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的车轮架(8),所述车轮架(8)的轮子接触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德珠李海涛秦鹏高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盛发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