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4633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动模仁、定模仁、顶出机构以及第三油缸,该动模仁具有依次排列的第一动模穴、第二动模穴、第三动模穴和第四动模穴,该定模仁具有依次排列的第一定模穴、第二定模穴和第三定模穴,该第二动模穴、第三动模穴与第二定模穴合模后可成型出第一半成品或成品,该第一动模穴、第四动模穴与第一定模穴、第三定模穴合模后可成型出第二半成品,该第三油缸与定模仁相连以使动模仁和定模仁在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之间切换,该顶出机构则在动模仁和定模仁开模时顶出成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需要采用一套模具,另外由于可以即时成型,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具有物流成本低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龙头制造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其可以一体式、低成本和高效率地加工出混合出水水龙头。
技术介绍
现在家居使用的水龙头多为具有冷、热水进水管再混合出水的水龙头,该龙头内芯本体结构是由两竖管及一连通两竖管的横管构成,该横管中部为混合出水口,以供调节阀组配于其中。传统的龙头本体一般是采用金属铜一体铸造而成,但是由于资源较为缺乏,金属的价格居高不下,造成龙头本体的材料成本较高。另外,由于该混合出水龙头本体是由三部分三通管形成的结构,其采用一次成型加工非常困难,通常都是采用多部分分别加工,再将多部分焊接在一起的方式加工成型,如此不论是在加工质量还是在所需成本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人们通过采用二次注塑的方式来实现对龙头本体的成型,其具体是先通过两个独立的型腔来加工出两个注塑组件,再将已经成型出的两个注塑组件放在一起再次注塑,以将两个注塑组件连接在一起。但是,目前一般是采用两套模具分别对两个注塑组件进行加工,加工成型再经脱模后得到两种半成品,再将两种半成品一起置入二次注塑模具中进行二次注塑,以将两种半成品连接为一成品。如此可知,其具有模具成本高、物流成本高以及生产效率低的缺陷,而且一旦半成品出现结构误差,基于半成品的提前生产,很容易形成批量废品。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采用二次注塑加工龙头本体时,具有模具成本高、物流成本高以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其中,包括动模仁、定模仁、顶出机构以及第三油缸,该动模仁具有依次排列的第一动模穴、第二动模穴、第三动模穴和第四动模穴,该定模仁具有依次排列的第一定模穴、第二定模穴和第三定模穴,该第二动模穴、第三动模穴与第二定模穴合模后可成型出第一半成品或成品,该第一动模穴、第四动模穴与第一定模穴、第三定模穴合模后可成型出第二半成品,该动模仁和定模仁开模后,第一半成品留在第二动模穴或第三动模穴中,该第二半成品留在第一定模穴或第三定模穴中,该第三油缸与定模仁相连以使动模仁和定模仁在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之间切换,该顶出机构则在动模仁和定模仁开模时顶出成品,该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二动模穴、第三动模穴、第四动模穴分别对准于第一定模穴、第二定模穴、第三定模穴,该第二对应关系为第一动模穴、第二动模穴、第三动模穴分别对准于第一定模穴、第二定模穴、第三定模穴。进一步,该顶出机构具有第一油缸、活动插销、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摆杆、第二油缸、拉杆、第一拨杆、第二拨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大顶针板、第一小顶针板、第二小顶针板以及顶棍,第一油缸、活动插销、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摆杆组成一个整体固定在动模仁上;第二油缸和拉杆一起固定在动模仁上;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与拉杆固定相连,该拉杆上形成有第一贯通槽;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摆杆固定相连,该摆杆上形成有第二贯通槽,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该第一贯通槽和第二贯通槽的延伸方向呈垂直排布,该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二贯通槽的延伸方向相同;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并排设置,该摆杆叠设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并使第二贯通槽与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相对正;该拉杆叠设在摆杆上并使第一贯通槽和第二贯通槽之间存在重叠部位;该活动插销贯穿第一贯通槽和第二贯通槽并选择容设在第一导槽或第二导槽内;该第一小顶针板和第二小顶针板容设在大顶针板中并由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控制而与大顶针板固定或分离;该第一拨杆固定穿设在第一滑块上并随第一滑块的运动而改变第一连接块的位置,第二拨杆固定穿设在第二滑块上并随第二滑块的运动而改变第二连接块的位置,该顶棍固定在大顶针板上,该第一小顶针板对应第二动模穴,该第二小顶针板对应第三动模穴,该第一小顶针板和第二小顶针板上都设置有用于顶出成品的顶针。进一步,该第一连接块一端形成有第一驱动槽,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容置槽以及位于端部并呈反向倒钩状的第一扣合块,该第一拨杆下端穿设在第一驱动槽内并可驱动第一连接块产生平动;该大顶针板上形成有第一容置孔,该第一小顶针板上形成有与第一容置孔对齐设置的第一贯通孔,该大顶针板中位于第一容置孔的下端部位以及该第一小顶针板中位于第一贯通孔的下端部位均容置在第一连接块的第一容置槽中,该第一扣合块扣合在第一贯通孔中并可在第一拨杆的带动下而穿入第一容置孔中以将第一小顶针板与大顶针板固定相连。进一步,该第二连接块一端形成有第二驱动槽,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容置槽以及位于端部并呈反向倒钩状的第二扣合块,该第二拨杆下端穿设在第二驱动槽内并可驱动第二连接块产生平动;该大顶针板上形成有第二容置孔,该第二小顶针板上形成有与第二容置孔对齐设置的第二贯通孔,该大顶针板中位于第二容置孔的下端部位以及该第二小顶针板中位于第二贯通孔的下端部位均容置在第二连接块的第二容置槽中,该第二扣合块扣合在第二贯通孔中并可在第二拨杆的带动下而穿入第二容置孔中以将第二小顶针板与大顶针板固定相连。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及其成型工艺,其利用第一动模穴和第四动模穴成型第二半成品,再利用第二动模穴和第三动模穴来成型第一半成品或者成品,如此使得在第三油缸的带动下,在第三油缸的一个周期内可以成型出两个成品。由此,本技术在采用二次注塑工艺成型混合出水水龙头时,仅需要采用一套模具,另外由于可以即时成型,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具有物流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成型出混合出水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中动模仁和定模仁处于第一对应关系时的不意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中动模仁和定模仁处于第_■对应关系时的不意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中动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中定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6和图7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中顶出机构用于将第二动模穴中的废品或成品顶出的示意图;图8和图9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中顶出机构用于将第三动模穴中的成品顶出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将第一小顶针板、第二小顶针板和大顶针板装配在一起的不意图;图11为本技术整套模具的装配图;图12为本技术第一小顶针板、第二小顶针板和大顶针板处于固定状态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第一小顶针板、第二小顶针板和大顶针板处于分离状态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中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动模仁I第一动模穴11第二动模穴12第三动模穴13第四动模穴14定模仁2第一定模穴21第二定模穴22第三定模穴23顶出机构3第一油缸31摆杆311活动插销312第二贯通槽313第一滑块32第一拨杆321第一导槽322第二滑块33第二拨杆331第二导槽332第二油缸34拉杆341第一贯通槽342第一连接块35第一驱动槽351第一容置槽352第一扣合块353第二连接块36第二驱动槽361第二容置槽362第二扣合块363大顶针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出水水龙头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仁、定模仁、顶出机构以及第三油缸,该动模仁具有依次排列的第一动模穴、第二动模穴、第三动模穴和第四动模穴,该定模仁具有依次排列的第一定模穴、第二定模穴和第三定模穴,该第二动模穴、第三动模穴与第二定模穴合模后可成型出第一半成品或成品,该第一动模穴、第四动模穴与第一定模穴、第三定模穴合模后可成型出第二半成品,该动模仁和定模仁开模后,第一半成品留在第二动模穴或第三动模穴中,该第二半成品留在第一定模穴或第三定模穴中,该第三油缸与定模仁相连以使动模仁和定模仁在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之间切换,该顶出机构则在动模仁和定模仁开模时顶出成品,该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二动模穴、第三动模穴、第四动模穴分别对准于第一定模穴、第二定模穴、第三定模穴,该第二对应关系为第一动模穴、第二动模穴、第三动模穴分别对准于第一定模穴、第二定模穴、第三定模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少昌
申请(专利权)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