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木工工具类,具体是一种木工用自动墨斗。
技术介绍
目前,木工在工作时还常用墨斗量线、计号,传统的木工用墨斗一般由拉线、墨盒构成,结构比较简单,不够方便灵活,拉线拉出也没有自动回弹功能,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使用更方便、拉线具有自动回弹功能的木工用自动墨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木工用自动墨斗,包括壳体、墨斗盒,壳体内有拉线盒,拉线盒内绕有棉线,棉线一端有拉线头,其特征在于拉线盒中心有转轴,并带有弹簧,棉线拉出一端的壳体外侧装有一压线件,压线件下方的棉线对应位置有墨斗盒,墨斗盒内有浸墨海绵。使用时,握住拉线头拉出棉线,推动压线件,将棉线压向墨斗盒,吸入浸墨海绵上的墨,再次拉出,即可使用。本技术由于拉线盒内有转轴与弹簧,当松开拉线头,棉线有一自动回弹功能,为避免棉线回弹时速度过快,在壳体的拉线盒处设一减速卡件,减速卡件的头部伸出壳体,只要按住减速卡件,减速卡件卡入拉线盒,棉线的回弹就受到阻止,从而避免棉线回弹时速度过快。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压线件与墨斗盒的巧妙配合,使棉线吸墨运用自如;拉线盒具有自动回弹功能,并带有避免棉线回弹时速度过快的减速卡件,使用更加方便;本技术结构紧凑,整体性强,外形美观,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打开外壳)。图2为墨斗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木工用自动墨斗,包括壳体5、墨斗盒9,壳体5有拉线盒3,拉线盒3内绕有棉线4,棉线一端有拉线头7,其特征在于拉线盒3中心有转轴1,并带有弹簧2,棉线4拉出一端的壳体外有一压线件6,压线件6下方的棉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工用自动墨斗,包括壳体(5)、墨斗盒(9),壳体(5)有拉线盒(3),拉线盒(3)内绕有棉线(4),拉出一端有拉线头(7),其特征在于:拉线盒(3)中心有转轴(1),并带有弹簧(2),棉线(4)拉出一端的壳体外有一压线件(6),压线件(6)下方的棉线对应位置有墨斗盒(9),墨斗盒(9)内有浸墨海绵(10)。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