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可文专利>正文

自动收线墨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2352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收线墨斗,包括墨斗、线盘、卷簧轴、卷簧、墨线,卷簧轴与墨斗固定连接,卷簧通过其内端与卷簧轴固定并卷绕在卷簧轴外周,卷簧外端与线盘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卷簧由并列设置的第一卷簧和第二卷簧组成,第一卷簧内端与卷簧轴固定连接,第一卷簧外端与第二卷簧内端固定,第二卷簧外端与所述线盘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墨斗呈扁平型圆瓶状;所述线盘与墨斗的瓶体形成同心圆状态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可增加墨线长度近一倍,且重量轻、不漏墨、携带方便、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墨斗,特别是一种自动收线的墨斗。
技术介绍
墨斗是房屋建筑或装修的石工或木工画线用ー种工具。传统墨斗包括墨线,用于收线的线盘,用于盛装墨汁或油墨的墨斗。使用时,将墨线拉出,墨线在拉出过程中通过墨斗中的墨汁或油墨浸溃并使其附着在墨线上,通过线头与线盘将墨线绷紧,然后拉拽墨线中段部分使其形成弓形,然后放开利用墨线回弹运动将墨汁或油墨附着在拟画线的物体上形成线状印迹,以用于加工或校准。当然,也可直接将墨线作为校准线使用,此时,也可不在墨线上附着油墨或墨汁。当将墨线作为铅垂方向校准线时,可在墨线线头设置铅坠即可。自动收线的墨斗是利用卷尺的结构原理,在线盘上设置卷簧以实现自动收线的目的。但现有自动收线墨斗通常都只设有单卷簧,其墨线长度受到卷簧长度限制,当需要较长的墨线时,只有通过增加卷簧长度实现,这样势必加大卷簧直径,造成墨斗截面尺寸増大,不便携帯。为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截面尺寸小、携帯方便的长墨线自动收线墨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收线墨斗,包括墨斗、线盘、卷簧轴、卷簧、墨线,卷簧轴与墨斗固定连接,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收线墨斗,包括墨斗(1)、线盘(2)、卷簧轴(3)、卷簧、墨线(4),卷簧轴(3)与墨斗(1)固定连接,卷簧通过其内端与卷簧轴(3)固定并卷绕在卷簧轴(3)外周,卷簧外端与线盘(2)形成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由并列设置的第一卷簧(5)和第二卷簧(6)组成,第一卷簧(5)内端与卷簧轴(3)固定连接,第一卷簧(5)外端与第二卷簧(6)内端固定,第二卷簧(6)外端与所述线盘(2)形成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收线墨斗,包括墨斗(I)、线盘(2)、卷簧轴(3)、卷簧、墨线(4),卷簧轴(3)与墨斗(I)固定连接,卷簧通过其内端与卷簧轴(3)固定并卷绕在卷簧轴(3)外周,卷簧外端与线盘(2)形成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由并列设置的第一卷簧(5)和第二卷簧(6)组成,第一卷簧(5)内端与卷簧轴(3)固定连接,第一卷簧(5)外端与第二卷簧(6)内端固定,第二卷簧(6)外端与所述线盘(2)形成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收线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斗(I)呈扁平型圆瓶状;所述线盘(2)与墨斗(I)的瓶体形成同心圆设置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收线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斗(I)的瓶体的一扁平侧壁上设有螺合的侧盖(12);所述卷簧轴(3)通过一端固定在墨斗(I)的另一扁平侧壁上,卷簧轴(3)的另一端支撑在侧盖(12)上;卷簧轴(3)上套接有阶梯状支撑套(13),支撑套(13)通过其小管段(131)与卷簧轴(3)配合,支撑套(13)的台阶底部设有用于穿过第一卷簧(5)与第二卷簧(6)的连接段的过孔,第二卷簧(6)卷绕在支撑套(13)的小管段(131)外周,支撑套(13)的大管段与所述线盘(2)的内壁配合连接,线盘(2)设有腹板(21),线盘(2)通过腹板(21)中部的通孔配合在所述支撑套(13)的小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可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