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起子展示盒结构,其结构主要是为:下盒体于一侧设有枢部,于另一侧设有一适当宽度的卡合槽,于卡合槽上具固定孔于内缘设卡缘;上盒体的相对下盒体一侧设相配合的枢部,使之上盒体可枢设盖合于下盒体上,上盒体相对于卡合槽处设U形体,U形体略具弹性可容置于卡合槽内,于U形体相对于卡合槽的固定孔及卡缘设配合的凹部与卡缘;配合体可穿过下盒体的固定孔、上盒体的凹部而固定于下盒体的固定孔上;借此上盒体的U形体可因栓体而固定于下盒体的卡合槽内而不脱出而具防盗的功效,当剪开栓体后,亦因上盒体的U形体略具弹性,上盒体的卡缘亦可卡合于下盒体的卡缘处,使上盒体可再盖合于下盒体上而可继续使用此展示盒。(*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于一种内部可容装起子且可供将其吊挂展示的起子展示盒结构。
技术介绍
起子的吊盒结构如申请号85210063、内外壳可套合的吊挂式工具盒,申请号85210063追加一、内外壳可套盒的吊挂式工具盒追加一。上述两件专利案主要的目的乃在于可将起子容置于吊盒内,如此吊盒连同内部的起子即可再吊挂于一般的展示墙面上便利于展示及取用,但上述二件专利案仍具下列的缺失起子主要系容置于吊盒内,而该吊盒于结构上均无保护设计,一般而言于吊盒上具有条码,使之当整体吊盒被携带出去时,门口的警示器即产生警告的动作,有效的防止整体的吊盒失窃,但若将吊盒内的起子抽出携行作,如此即无法有效的防止起子的失窃,一般的吊盒于结构上并无保护结构以防止其内的起子失窃,此即为此二专利案的缺失。为改善上述二件专利案的吊盒无法防止内部起子失窃的缺失,因此业者便开发出申请号89218141、吊牌固定结构,其结构主要系为一盒体中设有一容置空间可供容设起子,而于该盒体的两相对侧缘系凸设有边框,于边框上并设有数个通孔,然后再利用将一固定夹的两夹体夹合于该边框上,使其中一夹体上的嵌体穿过通孔而嵌设于另一夹体的嵌孔中,以将其夹设固定于盒体上,且该固定夹上并设有吊孔可供其吊挂,但此专利案仍具下述的缺失。由所附公报图2所示,当固定夹于自盒体上拆卸后,亦即固定夹的嵌体即图号23被剪断后固定夹即无法再固定盒体,而盒体本身并无闭盒的设计,使之固定夹剪断后,盒体呈开启状整体即无法再容置起子,于该案申请专利范围第一段亦述及无法重复使用,此即为此专利案主要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防盗设计的起子展示盒结构。为解决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起子展示盒结构,是包括有下盒体、上盒体及栓体所组成,其中下盒体于一侧设有枢部,于另一侧设有一卡合槽,于卡合槽上具固定孔于内缘设卡缘;上盒体设相配合的枢部,可枢设盖合于下盒体上,上盒体相对于卡合槽处设U形体,U形体具弹性可容置于卡合槽内,于U形体相对于卡合槽的固定孔及卡缘设配合的凹部与卡缘;栓体可穿过下盒体的固定孔、上盒体的凹部而固定于下盒体的固定孔上。下盒体其内容置空间可容设有起子。下盒体一侧设有枢部,枢部为枢孔状,而上盒体的枢部为凸块状而枢设于枢孔内。下盒体的卡合槽二侧均设固定孔。下盒体的固定孔呈圆孔状。栓体的长度为下盒体的卡合槽的宽度。上盒体的U形体的宽度等同于下盒体的卡合槽的宽度。栓体的长度以及上盒体的U形体的宽度可短于下盒体的卡合槽的宽度。下盒体具二卡合槽,上盒体亦设配合的二U形体,亦具二栓体。下盒体的固定孔可呈U形状。采用上述方案后,上盒体的U形体可因栓体而固定于下盒体的卡合槽内而具防盗的功效,当剪开栓体后亦因上盒体的U形体略具弹性,上盒体的卡缘亦可卡合于下盒体的卡缘处,使上盒体可再盖合于下盒体上而可继续使用展示盒。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1A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组合前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3A是图3的A处放大图;图3B是图3的B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A是图4的C-C向剖面图;图4B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剪断栓体后示意图;图5A是图5的C-C向剖面图;图5B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盒体站立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分解图; 图7A是图7的A处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A是图8的C-C向剖面图;图8B是图8A的D处放大图;图8C是图8的G处放大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分解图;图9A是图9的A处放大图;图9B是图9的E处放大图;图9C是图9的F处放大图。10 下盒体11容置空间12 枢部 13卡合槽14 固定孔15卡缘20 上盒体21枢部22 U形体 23卡缘24 凹部 30栓体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有专利技术是为一种起子展示盒结构改良,是包括有下盒体10、上盒体20及栓体30所组成,其中下盒体10其内是为容置空间11可容设有起子,于一侧设有枢部12,于另一侧设有一适当宽度的卡合槽13,于卡合槽13二侧设固定孔14,固定孔14呈圆孔状,于卡合槽13内缘设卡缘15;上盒体20的相对下盒体10一侧设相配合的枢部21,使之上盒体20可枢设盖合于下盒体10上,上盒体20相对于卡合槽13处设配合的U形体22,U形体22略具弹性,U形体22可容置于卡合槽13内,于U形体22相对于卡合槽13的固定孔14及卡缘15设相配合的凹部24与卡缘23;栓体30具斜面可穿过下盒体10的固定孔14、上盒体20的凹部24而固定于下盒体10的固定孔14上。当组合时,上盒体20先枢设于下盒体10上,上盒体20再盖合于下盒体10上,使U形体22容置于卡合槽13上,上盒体20的卡缘22容置于卡合槽13上,上盒体20的卡缘23即卡于下盒体10的卡缘15上,栓体30再穿过下盒体10的固定孔14、上盒体20的凹部24而固定于下盒体10的固定孔14上,上盒体20的U形体22即因栓体30而固定于下盒体10的卡合槽13内而不脱出而具防盗的功效,当组合后即如图3所示及图4所示。当需取用展示盒内的起子时,需剪开栓体30并取下栓体30如图5所示,此时上盒体20的U形体22不再受栓体30所限制,稍压上盒体20的U形体22,使上盒体20的卡缘23脱离下盒体10的卡缘15即可掀起上盒体20,再盖合上盒体20时亦因上盒体20的U形体22略具弹性,上盒体20的卡缘23亦可卡合于下盒体10的卡缘15处,使上盒体20可再盖合于下盒体10上,此即为本专利技术主要的优点。请继续参阅图6所示,掀起上盒体20时,上盒体20可绕至下盒体10的后侧,下盒体10即可靠抵于上盒体20上而成一角度的站立状而方便取用下盒体10内的起子,此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点。请参阅图7、图8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栓体30的长度以及上盒体20的U形体22的宽度可略短于下盒体10的卡合槽13的宽度,当盖合时上盒体20的U形体22容置于下盒体10的卡合槽13亦受栓体30的限制而具防盗的功效。请继续参阅图9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下盒体10具二卡合槽13,上盒体20亦设配合的二U形体22,亦具二栓体30,如此亦具防盗的功效,下盒体10的固定孔14可呈U形状如放大图F所示。由于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的特殊结构,如此而具有下述的优点上盒体20的U形体22可因栓体30而固定于下盒体10的卡合槽13内而不脱出,如此而具防盗的功效,当剪开栓体30并取下栓体30后,亦因上盒体20的U形体22略具弹性,上盒体20的卡缘23亦可卡合于下盒体10的卡缘15处,使上盒体20可再盖合于下盒体10上,如此当防盗的栓体30剪断后亦具可使用此展示盒。权利要求1.一种起子展示盒结构,是包括有下盒体、上盒体及栓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下盒体于一侧设有枢部,于另一侧设有一卡合槽,于卡合槽上具固定孔于内缘设卡缘;上盒体设相配合的枢部,可枢设盖合于下盒体上,上盒体相对于卡合槽处设U形体,U形体具弹性可容置于卡合槽内,于U形体相对于卡合槽的固定孔及卡缘设配合的凹部与卡缘;栓体可穿过下盒体的固定孔、上盒体的凹部而固定于下盒体的固定孔上。借此上盒体的U形体可因栓体而固定于下盒体的卡合槽内而具防盗的功效,当剪开栓体后亦因上盒体的U形体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子展示盒结构,是包括有:下盒体、上盒体及栓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下盒体于一侧设有枢部,于另一侧设有一卡合槽,于卡合槽上具固定孔于内缘设卡缘;上盒体设相配合的枢部,可枢设盖合于下盒体上,上盒体相对于卡合槽处设U形体,U形体具弹性可容置于卡合槽内,于U形体相对于卡合槽的固定孔及卡缘设配合的凹部与卡缘;栓体可穿过下盒体的固定孔、上盒体的凹部而固定于下盒体的固定孔上。借此上盒体的U形体可因栓体而固定于下盒体的卡合槽内而具防盗的功效,当剪开栓体后亦因上盒体的U形体略具弹性 ,上盒体的卡缘亦可卡合于下盒体的卡缘处,使上盒体可再盖合于下盒体上而可继续使用展示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郎,
申请(专利权)人:台臂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