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起子头的制程,尤指一种具有可减少体积、重量、节省储放空间以及具方便携带的起子头制程。
技术介绍
现有起子头皆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主要为一起子头本体10,该起子头本体10具有一驱动端11与一组接端12,并有一颈部13成型延伸于驱动端11与组接端12之间,其中该驱动端11供旋动螺丝工具14的使用,而其所配合的螺丝工具14可以为不同大小尺寸的规格,且因应螺丝工具14头部141的槽孔142有:一字、十字、米字、梅花以及六角等不同形状的种类;而其组接端12供插设组入于一般的手动操作的工具握柄15的接杆套筒151即所谓待接工具,本案以接杆套筒为例说明内后,而供驱动起子头本体10的驱动端11,进而达到锁固的功效当然也可以插设组入于电动操作的工具握柄的插槽内,由于此皆为现有起子头的相关应用及技术制程,因此在文后的现有或本专利技术案中皆不再赘述。再如图2所示,以上现有起子头本体10皆是利用其组接端12插设组入于工具握柄15的接杆套筒151内,然由于接杆套筒151为具有等对边距离的六角孔大都以6.35mm为尺寸,所以现有的起子头本体10不论其驱动端11的规格大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子头的制程,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的步骤包括:一:备材:即准备一预定长度的棒材;二:导角修面:即将棒材的一端设定为预备组接端,其另一端为预备使用端,并予以倒角加工而形成导角修面;三:形成组接端:即针对预备组接端进行除料加工而形成具有相对的侧部位及抵顶面的组接端;其中该侧部位所形成的抵顶面可供扣顶一般待接工具,且相对抵顶面之间的距离为X,相对侧部位之间的距离为Y,且使得X≥1.2Y;四:形成转接段:透过剥皮加工将预备使用端予以有效地去除相当体积而成形转接段;五:形成使用端:再利用铣削加工将转接段的前端成型使用端,该使用端可以驱动各式的工具,且令使用端的最大外径为Z,并使得Y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子头的制程,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的步骤包括:一:备材:即准备一预定长度的棒材;二:导角修面:即将棒材的一端设定为预备组接端,其另一端为预备使用端,并予以倒角加工而形成导角修面;三:形成组接端:即针对预备组接端进行除料加工而形成具有相对的侧部位及抵顶面的组接端;其中该侧部位所形成的抵顶面可供扣顶一般待接工具,且相对抵顶面之间的距离为X,相对侧部位之间的距离为Y,且使得X≥1.2Y;四:形成转接段:透过剥皮加工将预备使用端予以有效地去除相当体积而成形转接段;五:形成使用端:再利用铣削加工将转接段的前端成型使用端,该使用端可以驱动各式的工具,且令使用端的最大外径为Z,并使得Y≥0.5Z;六:成品:借由上述的制程后得一起子头本体成品,而能达到本发明的制程功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头的制程,其特征在于,可在第二步骤中于预备组接端一并成型定位齿沟。3.一种起子头的制程,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的步骤包括:一:备材:即准备一具狭长多边形的棒材,且该棒材具有相对的侧部位及抵顶面;且其中该侧部位所形成的抵顶面可供扣顶一般待接工具的六角孔的至少两对应面;且该棒材的抵顶面之间的距离为X 1,侧部位之间的距离为Y 1,且使得X 1≥1.2Y 1;二:导角修面并形成组接端:即将棒材的一端设定为预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