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逸民专利>正文

二段式扳手杆的限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806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易于调节与定位时操控的二段式扳手杆的限位结构,其包含有一驱动杆、一握杆及一枢转定位组,其中驱动杆一端形成有一具卡齿段的嵌枢孔,又握杆对应端则形成一具接合孔的嵌枢端,接合孔内缘形成有对应前述卡齿段上缘的卡齿部,使握杆可利用枢转定位组枢设于驱动杆嵌枢孔上,且枢转定位组具有一可受掣动件上、下移动的卡齿轮,掣动件可受一旋钮转动,且旋钮对应握杆嵌枢端的端面形成有一移动槽,而嵌枢端端面具有一对应的限位柱,使旋钮转动范围适对应卡齿轮同步咬合驱动杆与握杆的卡齿部,又或与握杆卡齿部呈分离状的位置,让使用者于调整握杆相对驱动杆的角度时,其释放与嵌卡的位置明确,不致发生掣动件未定位的现象,而增进使用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隶属一种二段式扳手杆的调整定位技术,具体而言系 指一种辨,;故与嵌卡位置明确的二段式^反手杆的限位结构,以增进操作的便利性。技术背景按,由于传统手工具的扳手杆系呈一体式的设计,其具有固定的 角度与长度,但受到空间与施力便利的影响,仍有扳手杆可相对工具头调节角度的手工具的发展,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第450185号的r无 段可调扳手结构」、第569860号的r可折动角度锁定的扳手」、第 1241940号的r扳手之旋动结构改良」及第1242483号的r扳动工具J 等专利前案。而由于前述的手工具扳手杆仅具有角度调整的功能,然 在很多狭小或无法进行大半径全圓周旋转的空间,这类扳手杆仍然无 法有效的运用,而必须以棘轮结构不断的来回操作,如此不仅浪费操 作的时间,也造成使用上的困扰。因此设计人前曾开发一种如公告第M302441号的r两段式操作柄 结构』,藉以解决现有手工具扳手杆无法兼具角度调整及小半径回转 操作的问题,然设计人并未以此自满,仍然积极探讨其可能的问题, 因而发现在调整握杆与驱动杆的相对卡固与释^t时,存在有定位点不 明确的问题,影响到使用的便利性。缘是于此,本设计人乃本着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段式扳手杆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包含有:    一驱动杆,其上设有一套合件,该驱动杆异于套合件一端形成有一嵌枢孔,该嵌枢孔内缘下段并形成有一卡齿段;    一握杆,其具有一可枢设于驱动杆嵌枢孔上段的阶级状嵌枢端,又嵌枢端上形成有一对应嵌枢孔的接合孔,该接合孔内壁中段形成有一对应前述卡齿段的卡齿部,再者嵌枢端的端面设有一限位柱;    一枢转定位组,其系嵌设于驱动杆的嵌枢孔与握杆的接合孔内,该枢转定位组由一卡齿轮、一掣动件及一旋钮所组成,其中可向上自动复位的卡齿轮可同步咬合于握杆的卡齿部与驱动杆的卡齿段,且卡齿轮向下位移时可与握杆卡齿部分离,该设于卡齿轮顶面的掣动件顶缘形成有至少一道轴向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逸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逸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