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逸民专利>正文

穿透套筒及具备该穿透套筒的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682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透套筒及具备该穿透套筒的扳手,该穿透套筒包括:一个多角部将一个小直径部和一个大直径部连在一起,依穿透套筒的中心轴方向,一个通过小直径部的圆孔连接一个从多角部延伸至大直径部的角孔,相对缩减大直径部的长度与穿透套筒的总长度。一种扳手包括:一组凹部连接一组凸部构成的一个驱动槽;以及,前述的穿透套筒,该组凹部数量是角的整数倍,该组凸部接触相应的边,使多角部与驱动槽维持卡掣关系,达到穿透套筒随着齿轮同步动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透套筒及具备该穿透套筒的扳手
本技术涉及手工具的
,特别是一种穿透套筒,以及一种具备该穿透套筒的扳手。
技术介绍
中国台湾第M286747号专利案揭露一个穿透套筒,所述的穿透套筒两端之间分成三个区域:一个短圆柱部、一个六角部与一个长圆柱部。该短圆柱部可拆卸地结合一把棘轮扳手,致使六角部进入棘轮扳手中。该六角部有一个圆的凸缘,该凸缘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六角部的对角距离,并与棘轮扳手维持抵制作用,支撑长圆柱部完全露出棘轮扳手外面。但是,该长圆柱部的长度与棘轮扳手的厚度(或高度)的总和,大于某些维修场所预留的空隙,对棘轮扳手的维修作业造成阻碍。换句话说,该长圆柱部限制棘轮扳手适用在较大空隙的维修场所。该穿透套筒的内部构造,是长圆柱部过长的原因之一。从切开的角度来看,该穿透套筒轴心处形成相连的一个圆孔与一个六角孔,所述的圆孔通过短圆柱部和六角部,所述的六角孔贯穿长圆柱部。因为国际规格制订六角孔的深度范围,所以长圆柱部的长度难以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新的穿透套筒,主要目的在于:采用内部结构的改良,缩减穿透套筒的总长度。本技术提供新的扳手,整合前述改良的穿透套筒一起使用,主要目的在于:相对缩减棘轮扳手的厚度(或高度)的总和,适用更多的维修场所。缘于上述目的的达成,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穿透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小直径部、一个多角部与一个大直径部,该多角部将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连在一起,界定小直径部的自由端为穿透套筒的第一端,该大直径部的自由端视为穿透套筒的第二端;一条虚拟的中心轴通过穿透套筒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以及依中心轴方向,一个通过小直径部的圆孔连接一个从多角部延伸至大直径部的角孔,相对缩减大直径部的长度以及穿透套筒的总长度。所述的穿透套筒,其中,该多角部外侧有多个相连的边与角;该角孔由多个相连的凹曲面和凸曲面组成;该角与凹曲面的数量比为1:1,该角的一个中心点对着凹曲面的一个顶点,以致边的一个中心点对着凸曲面的一个顶点。所述的穿透套筒,其中,该多角部外侧有多个相连的边与角;该角孔由多个相连的凹曲面和驱动面组成;该角与凹曲面的数量比为1:1,该角的一个中心点对着凹曲面的一个顶点,以致边的一个中心点对着驱动面的一个中心点。所述的穿透套筒,其中,该角两侧是对称的。所述的穿透套筒,其中,该边两侧是对称的。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具备组装室的头部;一个齿轮,安装在组装室,而能够相对头部转动;一组凹部,连接一组凸部,构成齿轮内部的一个驱动槽;以及所述的穿透套筒,该组凹部数量是角的整数倍,该组凸部接触相应的边,使多角部与驱动槽维持卡掣关系,使穿透套筒随着齿轮同步动作。所述的扳手,其中,该凹部接收相应的角,该角两侧的边接触驱动槽的凸部形成两个接触点,每个接触点到穿透套筒中心轴的距离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新的穿透套筒,由于采用内部结构的改良,能够缩减穿透套筒的总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新的扳手,整合前述改良的穿透套筒一起使用,相对缩减棘轮扳手的厚度(或高度)的总和,适用更多的维修场所。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浅显易懂,兹举一个或以上较佳的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穿透套筒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中心轴方向切开穿透套筒的剖视图。图3是依图2的A-A线方向切开穿透套筒的剖视图。图4是依图2的B-B线方向切开穿透套筒的剖视图。图5是依图2的C-C线方向切开穿透套筒的剖视图。图6是穿透套筒组合在扳手的剖视图。图7是穿透套筒与齿轮的配置图。图8是本技术穿透套筒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穿透套筒10;第一端12;第二端14;中心轴16;半径162;直径164;壁18;小直径部20;内侧22;外侧24;沟26;厚度28、321、324、344、564、584;多角部30;边32;中心点322、342、583;角34;大直径部40;圆周面42;点422、424;通孔50;圆孔52;角孔54;凹曲面56;顶点562、582;凸曲面58;驱动面581;扳手60;头部61;组装室62;操作室63;方向钮64;齿轮65;齿651;驱动槽652;凹部653;凸部654;接触点655;距离656;扣件组66;棘爪组67;阻挡件68。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阐明一个穿透套筒10由窄到宽区分三个段落,分别是一个小直径部20、一个多角部30与一个大直径部40。图中,该小直径部20的自由端界定为穿透套筒10的第一端12,该大直径部40的自由端视为穿透套筒10的第二端14,该多角部30将小直径部20与大直径部40连在一起。如此,该多角部30在穿透套筒10的第一端12和第二端14之间。图2是剖视图,表现该穿透套筒10有一个壁18,所述的壁18围成一个通孔50。顺着一条中心轴16的方向,该通孔50由一个圆孔52连接一个角孔54所组成。该圆孔52自穿透套筒10的第一端12延伸至小直径部20根部,使小直径部20成为环形体。该角孔54从穿透套筒10的第二端14陷入大直径部40和多角部30,在角孔54符合一般深度的要求下,该大直径部40的长度缩减,相对缩减穿透套筒10的总长度。因此,该穿透套筒10内部是中空的,致使壁18围成圆孔52与角孔54而拥有不同的厚度。图3从横向剖视的角度来看,该小直径部20的内侧22与外侧24是保持同心圆关系的两个圆周面,故壁18围绕圆孔52而拥有平均的厚度28。图4同样是横向切开的角度,却呈现该多角部30的厚度不一。在外观轮廓方面,该多角部30是六边形或六角形,其外侧拥有相连的六个边32与六个角34。在内部空间方面,该角孔54是六边形,由连续的六个凹曲面56和六个凸曲面58组成。特别是,该凹曲面56中央的一个顶点562正对角34的一个中心点342,而且凸曲面58的顶点582正对边32的中心点322,致使多角部30围绕角孔54的壁18拥有不同的厚度。从中心轴16至边32的中心点322绘制一条虚拟的半径162,该半径162通过凸曲面58的顶点582,该顶点582到边32的中心点322直线距离视为壁18的厚度324。以半径162为界线,该边32两侧厚度324是对称的,亦即凸曲面58的顶点582最厚,并往两侧逐渐缩减。另一条半径162连接中心轴16与角34的中心点342,同时通过凹曲面56的顶点562,界定顶点562到中心点342的直线距离为壁18的厚度344。以半径162为界,该角34两侧厚度324同样是对称的,亦即凹曲面56的顶点562最薄,该厚度324往两侧适度的扩张。如此,该角34的厚度344比边32的厚度324薄,或边32的厚度324比角34的厚度344厚。在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透套筒(10),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个小直径部(20)、一个多角部(30)与一个大直径部(40),该多角部(30)将小直径部(20)和大直径部(40)连在一起,界定小直径部(20)的自由端为穿透套筒(10)的第一端(12),该大直径部(40)的自由端视为穿透套筒(10)的第二端(14);/n一条虚拟的中心轴(16)通过穿透套筒(10)的第一端(12)与第二端(14);以及/n依中心轴(16)方向,一个通过小直径部(20)的圆孔(52)连接一个从多角部(30)延伸至大直径部(40)的角孔(54),相对缩减大直径部(40)的长度以及穿透套筒(10)的总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透套筒(1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小直径部(20)、一个多角部(30)与一个大直径部(40),该多角部(30)将小直径部(20)和大直径部(40)连在一起,界定小直径部(20)的自由端为穿透套筒(10)的第一端(12),该大直径部(40)的自由端视为穿透套筒(10)的第二端(14);
一条虚拟的中心轴(16)通过穿透套筒(10)的第一端(12)与第二端(14);以及
依中心轴(16)方向,一个通过小直径部(20)的圆孔(52)连接一个从多角部(30)延伸至大直径部(40)的角孔(54),相对缩减大直径部(40)的长度以及穿透套筒(10)的总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透套筒(10),其特征在于,该多角部(30)外侧有多个相连的边(32)与角(34);该角孔(54)由多个相连的凹曲面(56)和凸曲面(58)组成;
该角(34)与凹曲面(56)的数量比为1:1,该角(34)的一个中心点(342)对着凹曲面(56)的一个顶点(562),以致边(32)的一个中心点(322)对着凸曲面(58)的一个顶点(5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透套筒(10),其特征在于,该多角部(30)外侧有多个相连的边(32)与角(34);该角孔(54)由多个相连的凹曲面(56)和驱动面(581)组成;
该角(34)与凹曲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逸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逸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