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逸民专利>正文

快转的开口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86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转的开口扳手,是在一基部结合固定不动的一第一颚与一第二颚,该第二颚配置一活动颚,该活动颚相对第二颚在一移动位置和一使用位置来回转动。其中,所述的活动颚有一操作面,该操作面包括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第一面相交于第二面形成一约120°±10°的角度。在使用位置时,该活动颚的第一面配合第二面接触一六角形结构体的单角两侧,迅速回旋空转,等待再次使用。

Quick turning open end wr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转的开口扳手
本技术涉及手工具的
,特别是指一种改良自美国第8,826,783号专利案的快转式开口扳手。
技术介绍
传统的开口扳手有一基部,该基部与二颚成型为一体。这些颚彼此相隔一定距离,对一螺接件的六角形结构体具备钳锁或夹住作法。所述的六角形结构体可以是螺帽或是螺丝的头部,其拥有三组对边,任一组对边接触两颚的内侧,方便开口扳手驱动螺接件旋转,执行锁紧或旋松作业。但是,该基部与二颚整体造型是固定不动的,在锁紧或旋松期间,所述的开口扳手离开螺接件,回转一定角度后,两颚再接触六角形结构体的另一组对边,始能操作开口扳手继续驱动螺接件转动,故使用非常不便。为了解决传统式开口扳手在使用遭遇的困扰,于是同业陆续研究并技术出一些勿庸离开螺接件也能反向回旋快转的开口扳手。本案技术设计人也不落人后,不仅获准美国第8,826,783号「单向夹持的开口扳手」的专利案,同时申请取得德国第202012102183U1号、中国第202716190U号以及中国台湾第M439545号等专利权在案可稽。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本案技术设计人不因此而自满,禀承精益求精的精神,戮力于手工具领域的持续研究,在前述开口扳手的基础,终于培育出新一代的快转式开口扳手。本技术改良目的在于:采用接触单角两侧的结构,使开口扳手既能操作螺接件稳定的转动,又能迅速回转至一定角度。缘于上述目的的达成,本技术提供一种快转的开口扳手,是在一基部结合固定不动的一第一颚与一第二颚,该第二颚配置一活动颚,该活动颚相对第二颚在一移动位置和一使用位置来回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颚有一操作面,该操作面包括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所述的第一面相交于第二面形成一角度;在使用位置时,该活动颚的第一面配合第二面能够接触一六角形结构体的单角两侧。所述快转的开口扳手,其中:该角度处于120°±10°的范围。所述快转的开口扳手,其中:该第一面与第二面相交处形成一凹部。所述快转的开口扳手,其中:该第二颚有一弧孔,该弧孔接收一通过活动颚的销与一弹性件,该弹性件推动销,提供活动颚保持在使用位置所需的作用力。所述快转的开口扳手,其中:该弹性件是压缩弹簧、压缩簧片或多个并列的碟片。所述快转的开口扳手,其中:该第一颚的内侧有一平面、一第一斜面、一第二斜面与一内角结构,该第一斜面配合第二斜面围成一钝角结构,该钝角结构和内角结构被一凸面隔开,该内角结构连接基部的侧面。如此,本技术的开口扳手操作螺接件转动,以操作面接触六角形结构体的单角两侧,迅速回旋空转,等待再次使用。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浅显易懂,兹举一个或以上较佳的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拥有开口扳手效果的工具较佳的实施例立体图。图2、图3是固定颚结构与活动颚不同角度的分解图。图4是固定颚结构结合活动颚的平面图。图5是固定颚结构结合活动颚局部的剖视图。图6、图7是开口扳手钳锁或夹住合适的螺接件连续动作图。图8是开口扳手驱使螺接件转动的示意图。图9、图10是开口扳手绕着螺接件反向回旋快速空转的连续动作图。附图标记说明:工具10;连接件11;箭头11A、11B;棘轮结构12;头13;组装部14;限制槽15;棘轮16;紧固件17;方向钮18;固定颚结构20;基部22;侧面22A;凹曲面22B;开口端23;第一颚24;内侧24A、26A;外侧24B、26B;第二颚26;前端30、40;钝角结构31;平面32、42;第一斜面34;内角结构35;第二斜面36;顶点37;凸面38;突出部41;半圆面43;弧面44;弧孔45;第一半圆槽46;第二半圆槽48;活动颚50;操作面51;第一面51A;第二面51B;凹部51C;轴心51D、56B;角度51E;半圆片52、54;圆周面52A、54A、56A;小孔52B、54B;销53;弹性件55;半圆柱56;沟58;螺接件60;六角形结构体65。具体实施方式图1绘制工具10较佳的实施例,阐明具体的结构。其中,该工具10有一连接件11,该连接件11将一棘轮结构12与一固定颚结构20联结在工具10的不同端,并在固定颚结构20配置一活动颚50。图中,所述的棘轮结构12包括:一头13、一棘轮16与一方向钮18。该头13类似于扁平体,其与连接件11形成一体,并在头13设有一组装部14与一限制槽15。该组装部14是圆环型结构,用来接收棘轮16与一棘齿组(图面未示),支持棘轮16的齿型空间贯穿头13的两侧(或顶面与底面)。所述的限制槽15在组装部14与连接件11之间,接收方向钮18并限制其转动的幅度。该方向钮18被一紧固件17联结于头13的外部,能操作棘轮16随着头13一起转动,或是让棘轮16相对头13空转、不做功。因此,该棘轮结构12搭配连接件11充当棘轮扳手使用,使工具10拥有棘轮扳手的效能。从图1、图3、图4来看,所述的固定颚结构20有一基部22、一第一颚24与一第二颚26,三者设计为一体组成大致呈U形的结构体,使工具10拥有开口扳手的效能。因此,该第一颚24与第二颚26在基部22的同一边,彼此相隔一定距离而成为工具10的一开口端23。该基部22一边和连接件11成型为一体,使固定颚结构20与棘轮结构12在连接件11的两端。界定基部22另一边为侧面22A,该侧面22A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颚24的内侧24A与一凹曲面22B,该凹曲面22B衔接第二颚26的内侧26A。如此,该第一颚24的内侧24A背面视为外侧24B,该外侧24B与连接件11同边连在一起。同样的,该第二颚26的内侧26A背后是外侧26B,用来衔接连接件11的同一边。具体而言,该第一颚24将内、外二侧24A、24B相交处界定为一前端30,从前端30往基部22方向依序在内侧24A形成相连的一平面32、一第一斜面34、一第二斜面36与一内角结构35。其中,该第一斜面34是由平面32往第一颚24的外侧24B倾斜,该第二斜面36自第一斜面34最低点朝向基部22扬升,故第一、第二斜面34、36共同围成一钝角结构31。一凸面38将钝角结构31与内角结构35隔开,以致凸面38的顶点37比钝角结构31的最低点或内角结构35的最低点还要高(从图4平面32的水平方向来看)。另外,该内角结构35连接侧面22A的端部,成为第一颚24与基部22的转向处。如图2、图4、图5所示,该第二颚26的内侧26A与外侧26B相交处视为前端40,从前端40到基部22在第二颚26的内侧26A形成一平面42与一弧面44,该弧面44将平面42与凹曲面22B连在一起。所述的第二颚26还有一突出部41,该突出部41隔开一第一半圆槽46与一第二半圆槽48,凭借一半圆面43配合一弧孔45使第一、第二半圆槽46、48彼此相通。该第一半圆槽46的直径相同于第二半圆槽48的直径,却大于半圆面43的直径。该半圆面43在突出部41面对第一颚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转的开口扳手,是在一基部(22)结合固定不动的一第一颚(24)与一第二颚(26),该第二颚(26)配置一活动颚(50),该活动颚(50)相对第二颚(26)在一移动位置和一使用位置来回转动;/n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颚(50)有一操作面(51),该操作面(51)包括一第一面(51A)与一第二面(51B),所述的第一面(51A)相交于第二面(51B)形成一角度(51E);/n在使用位置时,该活动颚(50)的第一面(51A)配合第二面(51B)能够接触一六角形结构体(65)的单角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转的开口扳手,是在一基部(22)结合固定不动的一第一颚(24)与一第二颚(26),该第二颚(26)配置一活动颚(50),该活动颚(50)相对第二颚(26)在一移动位置和一使用位置来回转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颚(50)有一操作面(51),该操作面(51)包括一第一面(51A)与一第二面(51B),所述的第一面(51A)相交于第二面(51B)形成一角度(51E);
在使用位置时,该活动颚(50)的第一面(51A)配合第二面(51B)能够接触一六角形结构体(65)的单角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转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角度(51E)处于120°±10°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转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面(51A)与第二面(51B)相交处形成一凹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逸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逸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