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7970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包括油池,在所述油池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离墙,所述隔离墙将油池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隔离油池,在所述油池内底部、每个隔离墙对应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流通槽,所述隔离墙下端面的高度低于油池内底面的高度,所述隔离墙下端与流通槽之间形成连通相邻两个隔离油池的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油池的结构设计,使油罐火灾时排出到大型事故油池的燃烧油料只在第一个隔离油池里面燃烧,隔离墙阻止了燃烧的油料流入其他隔离油池,而流通槽始终与空气隔离,使排流的油料无法达到燃烧的条件,将油料火灾缩小到一个可控的范围,大大的减小了油料燃烧的面积,减少了灭火的难度,以达到快速控火灭火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安全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当大型油罐发生火灾时,需要一边排油一边灭火,当火势较大时,会有大量的着火油料排入事故油池,通常事故油池为一个整体的油池,当油火排入大型事故油池继续燃烧时,由于燃烧表面积比较大,火势难以控制甚至无法扑灭,造成极大的火灾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油罐火灾燃烧油料排入大型事故油池继续燃烧时,将油池火灾缩小到一个可控范围,减小燃烧面积,快速控制和阻止油料继续燃烧目的的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及其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包括油池,所述油池与油料排放入口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池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离墙,所述隔离墙将油池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隔离油池,在所述油池内底部、每个隔离墙对应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流通槽,所述隔离墙下端面的高度低于油池内底面的高度,所述隔离墙下端与流通槽之间形成连通相邻两个隔离油池的通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其在所述隔离墙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流通槽对应的凸起,所述凸起置于流通槽内且与流通槽构成连通相邻两个隔离油池的通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型 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其与隔离墙对应设置的多个流通槽结构相同且设置的高度一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其所述流通槽沿油料流动方向的垂直截面呈V形。一种如上述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的控火阻火方法,其在所述油池内注入水,使注入水的液面高于油池内底面,当油火排入事故油池时,第一隔离油池的表层油料发生燃烧,其底层未燃烧的油料通过流通槽流入第二隔离油池,由于水的液面高于油池内底面且隔离墙下端面的高度低于油池内底面的高度,水使流通槽与空气隔绝,而第一隔离油池底层的油料经过了流通槽内的水,然后翻过隔离墙底端后再进入第二隔离油池内,使得通过流通槽的油料达到无法燃烧的条件,最后,油料依次排流到后面的隔离油池中。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油池的结构设计,使油罐火灾时排出到大型事故油池的燃烧油料只在第一个隔离油池里面燃烧,隔离墙阻止了燃烧的油料流入其他隔离油池,而流通槽始终与空气隔离,使排流的油料无法达到燃烧的条件,将油料火灾缩小到一个可控的范围,大大的减小了油料燃烧的面积,减少了灭火的难度,以达到快速控火灭火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图3是图2中B-B剖面图。图中标记:1为油池,Ia为第一隔离油池,Ib为第二隔离油池,2为隔离墙,3为流通槽,4为通道,5为凸起,6为水的液面,7为油池内底面,8为油料排放入口,9为隔离墙下端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2和3所示,一种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包括油池1,所述油池I与油料排放入口 8连通,在所述油池I内设置有三个隔离墙2,所述隔离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隔离墙2将油池I内部分隔为四个隔离油池,所述油料排放入口 8与第一隔离油池Ia连通,在所述油池I内底部、每个隔离墙2对应处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地流通槽3,所述四个流通槽3结构相同且设置的高度一致,所述流通槽3沿油料流动方向的垂直截面呈V形,使油料在流通槽内的流动更 加顺畅。其中,所述隔离墙2下端面9的高度低于油池I内底面7的高度,所述隔离墙2下端与流通槽3之间形成连通相邻两个隔离油池的通道4,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隔离墙2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流通槽3对应的凸起5,所述凸起5置于流通槽3内且与流通槽3构成连通相邻两个隔离油池的通道4。一种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的控火阻火方法,其在所述油池I内注入水,使注入水的液面6高于油池I内底面7,保证流通槽与空气隔绝。当油火排入事故油池时,第一隔离油池Ia的表层油料发生燃烧,其底层未燃烧的油料通过流通槽3流入第二隔离油池Ib,由于水的液面6高于油池I内底面7且隔离墙2下端面的高度低于油池I内底面7的高度,水既可以降低油温,又可以使流通槽3与空气隔绝,而第一隔离油池Ia底层的油料经过了流通槽3内的水,然后翻过隔离墙2底端后再进入第二隔离油池Ib内,使得通过流通槽3的油料达到无法燃烧的条件,最后,油料依次排流到后面的隔离油池中。因此,在灭火的时候只需要对第一隔离油池进行控火灭火,大大降低了对大型油池控火和灭火的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包括油池(I),所述油池(I)与油料排放入口(8)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池(I)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离墙(2),所述隔离墙(2)将油池(I)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隔离油池,在所述油池(I)内底部、每个隔离墙(2)对应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流通槽(3),所述隔离墙(2)下端面(9)的高度低于油池(I)内底面(7)的高度,所述隔离墙(2)下端与流通槽(3)之间形成连通相邻两个隔离油池的通道(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墙(2)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流通槽(3)对应的凸起(5),所述凸起(5)置于流通槽(3)内且与流通槽(3)构成连通相邻两个隔离油池的通道(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其特征在于与隔离墙(2)对应设置的多个流通槽(3)结构相同且设置的高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槽(3)沿油料流动方向的垂直截面呈V形。5.一种如上述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的控火阻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池(I)内注入水,使注入水的液面(6)高于油池(I)内底面(7),当油火排入事故油池时,第一隔离油池(Ia)的表层油料发生燃烧,其底层未燃烧的油料通过流通槽(3)流入第二隔离油池(lb),由于水的液面(6)高于油池(I)内底面(7)且隔离墙(2)下端面(9)的高度低于油池(I)内底面(7)的高度,水使流通槽(3)与空气隔绝,而第一隔离油池(Ia)底层的油料经过了流通槽(3)内的水,然后翻过隔离墙(2)底端后再进入第二隔离油池(Ib)内,使得通过流通槽(3)的油料达到无法燃烧的条件,最后,油料依次排流到后面的隔离油池中。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包括油池,在所述油池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离墙,所述隔离墙将油池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隔离油池,在所述油池内底部、每个隔离墙对应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流通槽,所述隔离墙下端面的高度低于油池内底面的高度,所述隔离墙下端与流通槽之间形成连通相邻两个隔离油池的通道。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油池的结构设计,使油罐火灾时排出到大型事故油池的燃烧油料只在第一个隔离油池里面燃烧,隔离墙阻止了燃烧的油料流入其他隔离油池,而流通槽始终与空气隔离,使排流的油料无法达到燃烧的条件,将油料火灾缩小到一个可控的范围,大大的减小了油料燃烧的面积,减少了灭火的难度,以达到快速控火灭火的目的。文档编号E04H7/02GK103255943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事故油池控火阻火结构,包括油池(1),所述油池(1)与油料排放入口(8)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池(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离墙(2),所述隔离墙(2)将油池(1)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隔离油池,在所述油池(1)内底部、每个隔离墙(2)对应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流通槽(3),所述隔离墙(2)下端面(9)的高度低于油池(1)内底面(7)的高度,所述隔离墙(2)下端与流通槽(3)之间形成连通相邻两个隔离油池的通道(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映标张宗勤李伟吴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