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814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14:35
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底座与盖体、及设置在底座与盖体形成的容腔中的导电端子,盖体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上设置扣合结构与底座扣合连接,导电端子包括导电本体,由导电本体两侧部分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导电臂,及由导电本体两侧于扣合结构的相应位置部分弯折延伸形成的限位臂,导电臂与限位臂之间设置有避空位;上述的连接器通过底座安装在电路板上,只要在底座上设置定位结构如导柱即可,无需多次重复定位,安装方便简单;当需对导电端子进行检测或更换时,只需打开盖体即可进行检测或将导电端子取出,将更换的导电端子放入底座中,通过卡合结构进行卡合固定,将导电端子容设在底座与盖体形成的容腔中稳定进行电性导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管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灯管与电路板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是实现两物件连接或电性连接如灯管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之间的连接部件,是灯管与电源之间电性连接的桥梁。现有的灯管连接器一般采用将端子直接设置在电路板上,再将壳体罩设在导电端子上,这样需要在导电端子上加工出固定定结构,同时还需在壳体上设置定位及固定结构以与电路板连接。当需检测导电端子或维护导电端子时,需将整个壳体拆装下来,才能进行检测或维护。当需更换导电端子,需将壳体及导电端子同时拆装下来进行更换,再将更换的导电端子与壳体进行安装。且安装时,导电端子同时要和电路板及壳体进行定位固定,安装位置要求较高,相互之间的配合要求较高,若位置发生偏差,极易导致安装壳体时,壳体碰撞或错位压制导电端子造成导电端子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方便更换、安装的连接器。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并活动连接的底座与盖体、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与盖体形成的容腔中的导电端子,所述盖体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上设置有与底座相扣合固定的扣合结构,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导电本体,由所述导电本体两侧部分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导电臂,及由所述导电本体两侧于所述扣合结构的相应位置部分弯折延伸形成的限位臂,所述导电臂与所述限位臂之间设置有避空位。在优选的实施 例中,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装设所述转轴的转轴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卡持固定所述盖体的卡点,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点配合进行卡持固定的卡槽。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臂与所述限位臂由所述导电本体的侧边同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导电臂包括:由所述导电本体延伸并弯折形成的弹性部、由所述弹性部弯折延伸形成的导接夹持部、及由所述导接夹持部弯折延伸形成的保护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由所述导电本体两侧弯折延伸形成,其截面与导电本体形成衣架体结构;所述保护部由所述夹持部相对向远离所述导电本体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并于端部弯折延伸形成拱状保护端,所述保护端端部侧边弯折延伸形成保护片。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侧相对设置的导接夹持部的截面成上大下小漏斗截面状结构,所述导接夹持部的端部设置有与待导接导体或导电端子的外形相匹配的弧面。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臂包括:由所述导电本体两侧弯折延伸形成并限位所述转轴左右运动的支撑部、及由所述支撑部相对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并限位所述转轴上下运动的限位部;所述转轴包括:相对设置在盖体侧壁的外侧的外轴、及相对设置在盖体侧壁的内侧的内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由所述导电本体两侧部分弯折延伸形成的夹持臂,所述导电臂与所述夹持臂之间设置有避空位;所述夹持臂包括:由所述述导电本体两侧部分弯折延伸形成夹持弹性部、由所述夹持弹性部弯折延伸形成的支撑夹持部、及所述夹持部于导电本体宽度方向相对向远离所述导电本体方向即相对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夹持保护部;所述支撑夹持部上设置有与待夹持件相匹配的弧面。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端子;所述导电本体的两端分别沿与所述导电臂弯折方向相反的方向经两次弯折延伸形成L型第一接触臂、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一接触臂或第二接触臂包括:由所述导电本体弯折延伸形成的延伸部、及由所述延伸部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部。所述底座与第二接触臂相应设置的一端设置为开口,所述第二接触臂的延伸部伸出所述底座的底板并沿所述底座的底板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所述开口设置于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的一端;所述底座的底板上与所述第一接触臂设置的相应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接触臂沿所述通孔孔轴方向弯折延伸并伸出该通孔,所述底座的底板上于与第一接触臂设置位置的相应位置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两侧设置有缺口以形成避空位;所述底座的底板上于与转轴槽设置位置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缺口并形成避空位。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本体上还设置有扣合通孔;所述底座上于所述扣合通孔相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扣合通孔配合扣持的扣持件;所述盖体包括:两分开并相对设置且安装所述转轴的直条板状的安装部,及跨设在两安装部上的连接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相对上下位置设置;所述连接部包括:跨设在安装部上并相对设置在该安装部一端的拱门状的顶部、及与所述顶部连接并相对安装部内陷设置的梯形截面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相对所述顶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分别相对两侧安装部内陷设置形成的两加强部之间避空设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及相对设置在底板的左右两侧的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转轴槽由所述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底部相对向上延伸形成的开口型拱状槽;所述卡槽于所述安装部外侧一端端部向另一端方向延伸形成开口槽;所述扣合通孔于所述导电本体靠近所述 第二接触臂一端端部;所述扣持件于底板上向上延伸并穿过所述扣合通孔扣持在所述导电本体上。上述的连接器通过设置相互转动连接的底座与盖体以容设导电端子,通过底座将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只要在底座上设置定位结构即可如导柱,无需多次重复定位,安装方便简单;当需对导电端子进行检测时,只需打开盖体即可进行检测。当需更换导电端子时,也只需通过盖体与底座之间设置的卡合结构进行开合打开盖体,将导电端子取出即可实现更换,安装时将更换的导电端子放入底座上,通过盖体与底座之间设置的卡合结构进行卡合固定,将导电端子容设在底座与盖体形成的容腔中稳定进行电性导接。导电端子通过弹性导电臂与待导接导体或导电端子如灯管的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且将灯管的导电端子插入弹性导电臂中即可实现电性连接,连接简单方便,通过导电端子上的限位部辅助对盖体的上下翻转运动进行限位,避免盖体上下翻转时损伤导电端子;同时使盖体稳定地实现翻转运动进行闭合或打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视角示意图;图3为图2另一视角示意图;图4为图3另一视角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右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图8为图7另一视角不意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00,包括:相互配合并活动连接的底座20与盖体40、及设置在底座20与盖体40形成的容腔中的导电端子60。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盖体40 —端与底座20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上设置有与底座20相扣合结构进行扣合连接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导电端子60包括:设置在底座20上的导电本体62,由导电本体62两侧部分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导电臂64,及由导电本体62两侧并于扣合结构的相应位置部分弯折延伸形成的限位臂66。为了便于成型,同时避免部件之间的干扰,本实施例的导电臂64与限位臂66之间设置有避空位。进一步,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采用在盖体40上设置有与底座20转动连接的转轴422 ;底座20于相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装设该转轴42的转轴槽222。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底座20上设置转轴,在盖体40的相应位置设置转轴槽或转轴孔进行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以安装连接的灯管轴向为前后方向即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0的前后端或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并活动连接的底座与盖体、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与盖体形成的容腔中的导电端子,所述盖体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上设置有与底座相扣合固定的扣合结构,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导电本体,由所述导电本体两侧部分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导电臂,及由所述导电本体两侧于所述扣合结构的相应位置部分弯折延伸形成的限位臂,所述导电臂与所述限位臂之间设置有避空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望
申请(专利权)人:松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