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813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电连接器组合包括插头电连接器和插座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即为所述插头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导电端子设有第一接触部。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及固定在第二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对接端子。对接端子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抵接的弧形状第一对接部。第一接触部设有一收容第一对接部的收容部及形成在收容部内侧的接触壁。接触壁包括在导电端子与对接端子插接过程中与第一对接部初步接触的第一接触壁以及在插接完成后与第一对接部相抵接的第二接触壁。第二接触壁在对接端子插接方向上朝收容部内逐渐倾斜延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其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目前电连接器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于2008年2月6日公告的中国技术专利第CN201018048Y号揭露了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由第一本体和第一端子组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焊接部及U型的上接触部,且于上接触部形成有相对的内凹槽及外凹槽及位于凹槽内侧的接触壁;所述接触壁沿连接器插接方向直线延伸。第二连接器由第二本体和第二端子组成,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基部及由基部向上突伸并相对的两个下接触部,每一下接触部上分别形成有一收容于上接触部的内凹槽或外凹槽内并与凹槽内的接触壁抵接的凸点。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插接过程中,下接触部上的凸点先被上接触部的外壁向外抵持,并在移动至所述凹槽内时弹回与所述接触壁相抵接;由此可见,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插接时,下接触部上凸点的被压缩行程在进入凹槽后减小,从而使得凸点与接触壁之间正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与一对接端子的对接部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设有一收容对接端子的对接部的收容部及形成在收容部内侧的接触壁,所述接触壁包括在所述导电端子与对接端子插接过程中与所述对接端子的对接部初步接触的第一接触壁以及在插接完成后与所述对接端子的对接部相抵接的第二接触壁,所述第二接触壁在所述对接端子插接方向上朝所述收容部内逐渐倾斜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团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