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连续调节气量的燃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471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连续调节气量的燃气阀,包括具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阀体,阀体内设有能旋转的阀芯,阀芯下部设有开口朝下通气腔,阀芯的通气腔侧壁上开有大火孔;阀体上穿设有能带动阀芯旋转的阀杆;其特征在于:阀芯外周壁上成型有呈螺旋槽状的导气槽,该导气槽尾端的开口部与大火孔连通。阀芯外周壁上成型有呈螺旋状的导气槽,导气槽尾端的开口部与大火孔连通,这样当阀芯在调节气量的旋转过程中,导气槽始终通过大火孔与通气腔连通,整个过程中没有空档,采用螺旋槽设计的阀芯,使得当阀芯在调节气量的旋转过程中流量变化(从大火到小火的过度过程)是呈线性变化的(看起来是一条直线),因此大小火调节过程中调节稳定,不易熄火。(*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具的燃气阀,尤其涉及一种可连续调节气量的燃气阀
技术介绍
各种燃气具中的燃气阀,是控制气源供应的手动操作阀。普通的燃气阀一般包括开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阀体,阀体内设有能旋转的阀芯,阀芯上部具有弹簧腔,阀芯下部设有通气腔,阀体上穿设有能带动阀芯旋转的阀杆,阀杆的下端顶持有使阀杆保持上移并脱离与阀芯连接趋势的弹簧,该弹簧位于阀芯上的弹簧腔内,阀芯的通气腔侧壁上开有用以连通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大火孔与小火孔。使用时,阀体的出气通道端部与喷嘴连接使用,使用者可通过设置在操作面板上的旋钮而操作阀杆,一般先按压旋钮并逆时针转动,即可带动阀芯逆时针转动,使阀芯上的大火孔与阀体内的进气通道相连通,此时,气源可以经过进气通道、大火孔、通气腔和出气通道而从喷嘴喷出,供燃气具使用。要调小火势时,使用者继续逆时针转动旋钮,使阀芯上的小火孔与阀体内的进气通道相连通,减小气源的流通通道而达到减小火势的目的。如果使用者想要小火势重新变换至最大火势,也即,要回转阀芯,使阀芯从其小火孔与阀体内的进气通道相通变换至其大火孔与阀体内的进气通道相通。如一专利号为ZL201020181562.8(公告号为CN201672087U)的中国技术专利《燃气旋塞阀》披露了这样一种燃气阀。现有这种燃气阀,其阀芯周壁上的大火孔与小火孔沿圆周间隔设置,间隔的距离与旋钮在调节火势大小过程中所能旋转的角度大小相关,正因大火孔与小火孔沿圆周间隔设置,阀芯无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从大火调节至小火,或从小火调节至大火均有一个空档位置,该空档位置即为大火孔与小火孔之间的阀芯周壁,因为现有阀芯的设计缺陷。,现有技术在阀芯转动过程中,流量出来时不是呈线性变化的,特别是在大火到小火的过度阶段,流量变化不是呈线性、比列下降的,有可能如图6所所描绘的呈现不均衡,非线性的特征。实际用户的感觉是使用时火力大小变化在大小火切换过程中突然变大,或者没有变化,到小火时又突然变小。在大小火调节过程中存在调节不稳定,易熄火的缺陷,给实际使用带来许多不便。因而,现有的燃气旋塞阀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连续调节气量的燃气阀,该燃气阀在大小火调节过程中保证始终有燃气通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连续调节气量的燃气阀,包括具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阀体,阀体内设有能旋转的阀芯,阀芯下部设有开口朝下通气腔,阀芯的通气腔侧壁上开有用以连通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大火孔;阀体上穿设有能带动阀芯旋转的阀杆,阀 杆的下端顶持有使阀杆保持上移并脱离与阀芯连接趋势的弹簧,阀杆的下移会与阀芯连接而能带动阀芯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外周壁上成型有呈螺旋槽状的导气槽,导气槽尾端的开口部与大火孔连通。上述导气槽沿圆周逐渐略微向上倾斜设置。该导气槽设置方式,使当阀芯在旋转导气槽与进气通道的重合度呈逐渐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气量的变化呈逐渐缓慢变化的趋势,确保燃气阀的调节更平稳合理。上述阀芯的上部设有开口朝上的弹簧腔,该弹簧腔与所述通气腔彼此阻断,所述弹簧位于弹簧腔。设置弹簧腔给弹簧提供合适安装位,弹簧不会偏离,确保给阀杆提供向上的弹力。上述阀杆的下端周面上具有侧凸的连接柱,所述弹簧腔的周面上开有轴向设置且开口朝上供连接柱插入的插槽,在阀杆处于上移状态下,所述连接柱位于插槽的上方,在阀杆下移的状态下,所述连接柱位于插槽内。该阀杆与阀芯结构实现阀杆和阀芯之间的离合连接,在阀杆上移后,连接柱脱离插槽,转动阀杆便不能带动阀芯旋转,在阀杆下移后,连接柱插入插槽内,转动阀杆,连接柱便能推动插槽进而带动阀芯旋转。上述阀体由上阀壳和下阀壳通过螺钉连接而成,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设置在下阀壳上,所述阀杆穿设在上阀壳上。该阀体结构便于将阀芯和阀杆装配在阀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燃气阀中的阀芯外周壁上成型有呈螺旋状的导气槽,导气槽尾端的开口部与大火孔连通,这样当阀芯在调节气量的旋转过程中,导气槽始终通过大火孔与通气腔连通,整个过程中没有空档,采用螺旋槽设计的阀芯,使得当阀芯在调节气量的旋转过程中流量变化(从大火到小火的过度过程)是呈线性变化的(看起来是一条直线),因此大小火调节过程中调节稳定,不易熄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气阀的阀体流量线性对照表;图6为现有燃气阀的阀体流量线性对照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可连续调节气量的燃气阀,包括具有进气通道121和出气通道122的阀体1,阀体I由上阀壳11和下阀壳12通过螺钉连接而成,进气通道121和出气通道122设置在下阀壳12上。阀体I内设有能旋转的阀芯3,阀芯3下部设有开口朝下通气腔31,通气腔31的外周面为锥面,阀芯3的上部设有开口朝上的弹簧腔34,弹簧腔34与通气腔31彼此阻断。阀体I中的上阀壳11上穿设有能带动阀芯3旋转的阀杆2,阀杆2的下端顶持有使阀杆2保持上移并脱离与阀芯3连接趋势的弹簧4,弹簧4位于弹簧腔34,阀杆2的下移会与阀芯3连接而能带动阀芯3旋转。阀杆2的下端周面上具有侧凸的连接柱21,弹簧腔3的周面上开有轴向设置且开口朝上供连接柱21插入的插槽35,在阀杆2处于上移状态下,连接柱21位于插槽35的上方,在阀杆2下移的状态下,连接柱21位于插槽35内。如图2 4所示,阀芯的通气腔31侧壁上开有用以连通进气通道121和出气通道122的大火孔32,阀芯3外周壁上成型有呈螺旋槽状的导气槽33,导气槽33沿圆周逐渐略微向上倾斜设置,该导气槽33尾端的开口部与大火孔32连通,在大火孔32与进气通道121正对导通的状态下,通气量最大,在调节过程中,气源经过进气通道121、导气槽33、大火孔32和通气腔31后从出气通道122喷出,气量逐渐减小,在大火孔32同时与导气槽33和进气通道121阻断的状态下,通气量为零。使用者可通过设置在操作面板上的旋钮而操作阀杆2,一般先按压旋钮并逆时针转动,在阀杆2下移后,连接柱21插入插槽35内,转动阀杆2,连接柱21便能推动插槽35进而带动阀芯2逆时针旋转,使阀芯3上的大火孔32与阀体内的进气通道121相连通,此时,气源经过进气通道121、大火孔32和通气腔31后从出气通道122喷出,供燃气具使用。要调小火势时,使用者继续逆时针转动旋钮,使阀芯2中的大火孔32与进气通道121逐渐错位,且导气槽33逐渐与进气通道121重合,气源经过进气通道121、导气槽33、大火孔32和通气腔31后从出气通道122喷出,气量逐渐减小,在大火孔32与进气通道121阻断同时导气槽33与进气通道121连通的状态下,通气量最小;关火时,继续转动阀杆2,在大火孔32同时与导气槽33和进气通道121阻断的状态下,通气量为零,阀杆3在弹簧4的作用下上移,连接柱21脱离插槽35。如果使用者想要小火势重新变换至最大火势,也即,要回转阀芯3,导气槽33与进气通道121逐渐错位,同时大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连续调节气量的燃气阀,包括具有进气通道(121)和出气通道(122)的阀体(1),阀体(1)内设有能旋转的阀芯(3),阀芯(3)下部设有开口朝下通气腔(31),阀芯的通气腔(31)侧壁上开有用以连通进气通道(121)和出气通道(122)的大火孔(32);阀体(1)上穿设有能带动阀芯(3)旋转的阀杆(2),阀杆(2)的下端顶持有使阀杆(2)保持上移并脱离与阀芯(3)连接趋势的弹簧(4),阀杆(2)的下移会与阀芯(3)连接而能带动阀芯(3)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外周壁上成型有呈螺旋槽状的导气槽(33),该导气槽(33)尾端的开口部与大火孔(3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朝阳家用燃气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