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允兴专利>正文

柔性握把的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41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柔性握把的构造,包括一空心外罩,组合于中心柱的外部,其间可灌入液体,形成一缓冲的界面,使握把在提供使用时,具有极佳的柔软度的触感。(*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握把的构造,特别是具有极佳的柔软度的触感的柔性握把的构造。
技术介绍
许多提供人们使用的物品,通常设有一握把,使人们得以用手来握把,并使用该物品;例如伞具的握把、吹风机的握把、或梳子的握把等。习知的各种握把大部分具有紧固的表面,而以塑料或木头所制造,因此当人们用手来握持时,短时间内并无大碍,但长时间使用下,手部便很容易感受到不舒服,故有待改进。习知虽有改良的设计,如直接在握把的外部套设以软软的硅胶外罩,以增加柔软度和触感,但其仍具有相当的强度,且仍为固定的形状,仍不利于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握把的构造,通过在握把内容置缓冲液体,以获得最最佳的触感及柔软度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平面分解图;图4为图3的组合图;图5~图7为本技术的应用实施例图;图8为本技术的变化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空心外罩;11-开口缘;12-中央孔;2-中心柱;21-上结合柱;22-下结合柱;23-螺钉;3-缓冲液体;4-雨伞;5-梳子;6-吹风机;具体实施方式请先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一空心外罩1及一中心柱2,其中中心柱2通过一螺钉23将上下结合柱21、22结合在一起,同时压制住空心外罩1的开口缘11,使空心外罩1与中心柱2间形成一空间,并可灌注缓冲液体3于其内。因此,由于空心外罩1在充填以液体3之后,整体形成一极佳的柔软性,且可因压手掌的握力,产生一定的变形,获致最佳的触感,提供长时间使用,亦不会造成不适。藉由上述的结构组合,本技术可应用于雨伞4如图5、梳子5如图6、或吹风机6如图7所示,提供改良的握把构造,便利人们的舒适使用。但是,上述设计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设计以空心的软质外罩,组合内部的缓冲液体,提供使用者在握持时,具有轻松便利的效果。如图8所示的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即具有预先制成的空心外罩1,并容置有缓冲液体3于内部空间,而其中央孔12系可供中心柱2的设置,即该缓冲液体3预先灌入,而非于组合中才注入。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握把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空心外罩及一中心柱,该中心柱放置于空心外罩的内部,而上下结合柱藉由一螺钉结合于中心柱内,并压制住空心外罩的开口缘,于空心外罩与中心柱间的空间灌注缓冲液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握把的构造,其特征在于,缓冲液体预先容设于空心外罩内,中心柱设于空心外罩的中央孔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柔性握把的构造,包括一空心外罩,组合于中心柱的外部,其间可灌入液体,形成一缓冲的界面,使握把在提供使用时,具有极佳的柔软度的触感。文档编号A45B9/00GK2686386SQ2004200032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允兴 申请人:李允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握把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空心外罩及一中心柱,该中心柱放置于空心外罩的内部,而上下结合柱藉由一螺钉结合于中心柱内,并压制住空心外罩的开口缘,于空心外罩与中心柱间的空间灌注缓冲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允兴
申请(专利权)人:李允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