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196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箱,属于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领域,包括由左向右依次安装在箱体内的废水进水系统、凝聚分离系统、集油系统、排水循环系统,所述的集油系统包括带有刮油带的刮油机以及设置于刮油带的后下方的刮油槽,刮油机通过刮油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油、水及其他悬浮物分离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在一定周期内,分离后的水还可以作为净化塔的喷淋用水,这样废水得到了循环利用,实现了节能减排及废油回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箱,属于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技术介绍
在很多工业生产中,含油废水的处理是一个难题。如果含油废水中的油、水分离不充分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在油、水分离充分的条件下,被净化的废水还可以循环利用。虽然目前已有很多种方法,但是大都存在人员工作量大、设备结构复杂、维护保养不便、分离效果差、分离速率低等缺陷。有基于此,做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效率高、维护保养方便的油水分离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水分离箱,包括由左向右依次安装在箱体内的废水进水系统、凝聚分离系统、集油系统、排水循环系统,所述的集油系统包括带有刮油带的刮油机以及设置于刮油带的后下方的刮油槽,刮油机通过刮油电机驱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废水进水系统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安装的废水进水口、除尘均流器和均流网,除尘均流器为倾斜安装,上端与废水进水口接通,下端连接有均流网。通过均流网的分散、均分作用,含油废水被打散,油、水及其他悬浮物也均匀分散开来,并进行初步过滤,纤·维等尘物被过滤下来,等待清除,剩余含油废水进入凝聚分离系统。所述的废水进水口与除尘均流器连接处设置有倒流防止器。所述的除尘均流器的倾斜角度为30-60°。所述凝聚分离系统包括安装在隔板和上下交错排布的紊流集油板,所述紊流集油板截面均呈小于号形状,所述的隔板安装在箱体中部,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两端,倾斜段的下部与竖直段连接,倾斜段的倾斜角δ为20-60°,倾斜段上部位于挂有电机下方,并与刮油带在同一水平面;紊流集油板截面呈小于号形状,分布于隔板前后。随着水流方向,当含油废水遇到紊流集油板时,油附着在紊流集油板上,由于紊流集油板的独特结构及油的密度小,在水流作用力的作用下吸附在紊流集油板上的油经隔板,将逐步漂浮到水面上,由于紊流集油板的层层阻截,油、水最终被分离开来,并在隔板的导引下,油将进入刮油系统,水将进入排水循环系统。所述集油系统包括带有刮油带的刮油机,刮油机由刮油电机驱动,刮油带的后下方设置有刮油槽,该刮油槽的下端壁上开设有排放孔,上端壁上侧开设有浮油口,刮油槽集满油后便会经浮油口溢入浮油箱。所述浮油箱包括排水口、放油口、观察孔,沉淀后的浮油达到一定位置时便可排放至移动桶箱内。所述排水循环系统安装在箱体的右下端,包括过滤式挡水板、出水管,出水管位于箱体内的一端上安装有桶网,出水管位于箱体外的一端安装有循环水泵。采用上述结构后,经过使用发现这种设计不仅油、水及其他悬浮物分离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在一定周期内,分离后的水还可以作为净化塔的喷淋用水,这样废水得到了循环利用,实现了节能减排及废油回收。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箱体;2、排放口 ;3、浮油口 ;4、刮油槽;5、集油系统;5a、刮油电机;5b、刮油带;5c、刮油机;6、废水进水口 ;7、倒流防止器;8、除尘均流器;9、均流网;10、浮油箱;10a、排水口 ;10b、放油口 ;10c、观察孔;11、隔板;12、紊流集油板;13、滤式挡水板;14、桶网;15、出水管;16、循环水泵。Θ -除尘均流器的倾斜角度;δ - 隔板11的倾斜段Ilb的角度。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油水分离箱,包括由左向右依次安装在箱体内的废水进水系统、凝聚分离系统、集油系统、排水循环系统,集油系统5包括带有刮油带5b的刮油机5c以及设置于刮油带5b的后下方的刮油槽4,刮油机5c通过刮油电机5a驱动;废水进水系统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安装的废水进水口 6、除尘均流器8和均流网9,除尘均流器8为倾斜安装,除尘均流器8上端与废水进水口 6接通,下端连接有均流网9 ;废水进水口 6与除尘均流器8连接处设置有倒流防止器7 ;凝聚分离系统包括隔板11和上下交错排布的紊流集油板12,隔板11包括竖直段Ila和倾斜段Ilb两端,竖直段Ila安装在箱体I中部,倾斜段Ilb的下部与竖直段Ila连接,上部位于刮油机5c下方,并与刮油带5b在同一水平面;紊流集油板12截面呈小于号形状,分布于隔板11的竖直段Ila前后;刮油槽5底部开设有排放孔2,上端侧壁上开设有浮油口 3,刮油槽5通过浮油口 3连通有浮油箱10 ;浮油箱10包括排水口 10a、放油口 10b、观察孔IOc ;排水循环系统安装在箱体I的右下端,包括过滤式挡水板13、出水管15,出水管15位于箱体I内的一端上安装有桶网14,出水管15位于箱体I外的一端安装有循环水泵16。其中,除尘均流器8的倾斜角度Θ为30°,倾斜段Ilb的倾斜角δ为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含油废水通过废水进水口 6接触到除尘均流器8后,再流经均流网9,这样直径较大的悬浮物将被过滤下来,而分散、均流过的含油废水继续进入到凝聚分离系统;含油废水在凝聚分离系统中沿水平方流动,先经部分紊流集流板12进行油剂回收,再经隔板11阻截,将含油废水向箱体1上方引流,到达刮油带5b下方,进行刮油和集油;经引流后的含油废水继续向前上方流动,过程中再次遇到 紊流集油板12的阻截,废水中的油将被附着在紊流集油板12上,然后相互凝聚、抱团,由于紊流集油板12的特殊结构、油的密度小,这些抱团后的油粒在废水水平方向上的推动力作用下逐渐漂浮到水面上,实现油水分离;在凝聚分离系统中设置恰当的隔板11和紊流集油板12将有效提高油水分离的效果。漂浮到水面的油粒相互粘结,在箱体I的刮油系统水面上形成一层厚厚的油膜;刮油系统包括刮油电机5a、刮油带5b、刮油机5c,刮油带5b上设有单向刮油挡板,刮油带5b上部裸露在水面外,下部浸入到水面中,根据油膜的厚度调节浸入深度。开动刮油电机5a时,刮油机5c将带动刮油带5b运动,这样油膜在刮油带5b上的单向刮油挡板作用下被收集到刮油槽4中,当刮油槽4内的油剂到达一定量时,通过浮油口 3进入浮油箱10,浮油箱10内的油剂可直接转移到废油回收处,而经过凝聚分离系统分离后的水,在经过滤式挡板13和桶网14的双重过滤后,由循环水泵16抽送到出水管15中继续喷淋使用。由于多种原因,循环水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为防止待处理的废水回流至水源处,造成二次污染,在废水进水口 6下方设置倒流防止器7,确保废水不会发生倒流现象。本技术采用以上结构不仅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降低了水温,还实现了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及废油回收的盈利目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除尘均流器8的倾斜角度Θ为40°,倾斜段Ilb的倾斜角δ为20°。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除尘均流器8的倾斜角度Θ为60°,倾斜段Ilb的倾斜角δ为60°。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油水分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向右依次安装在箱体内的废水进水系统、凝聚分离系统、集油系统、排水循环系统,所述的集油系统包括带有刮油带的刮油机以及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水分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向右依次安装在箱体内的废水进水系统、凝聚分离系统、集油系统、排水循环系统,所述的集油系统包括带有刮油带的刮油机以及设置于刮油带的后下方的刮油槽,刮油机通过刮油电机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小利鲍上海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新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