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连续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7195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6:47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连续吸附装置,包括筒体(10)、进水布水单元、气提单元、反洗单元、进料单元、吸附床(20)、出水单元,通过进料单元可连续装填吸附剂,气提单元可自动提出饱和吸附剂,实现了吸附装置的连续进水出水运行、吸附剂的连续装填及连续卸出,在吸附剂装填的间歇期,反洗单元可对吸附床进行反洗。本装置避免了传统吸附装置间歇(需要停机反洗,停机更换饱和吸附剂)的工作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各种工业污水的吸附处理,具有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吸附法主要用于脱除污水中的微量污染物,应该范围包括脱色、除臭、各种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等。吸附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可回收有用物料等特点。传统的吸附法操作有连续运行方式,即废水不断的流进吸附床,吸附后的废水排出吸附柱。当吸附设备中吸附床需要反洗或吸附剂饱和时,单台设备就无法满足同时进出水需求,如果要保证连续的进水、出水运行,就需要至少设置两台以上的吸附装置,互换倒用,以保证在反洗时或吸附床饱和时都能正常运行。因此说传统吸附法的连续运行方式只是在一段时间内的连续,在反洗或更换吸附剂时就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传统吸附法技术的不足,克服传统吸附装置在吸附床反洗时或更换饱和吸附剂时必须停机的工作方式,技术设计了本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连续吸附装置,在保证正常进水、出水的前提下,可进行吸附床反洗操作,可自动投加新吸附剂,可自动卸出饱和的吸附剂,无需人工装卸,同时可以实现定量投加、卸出吸附剂。本技术的具体设计方案为,包括筒体、进水布水单元、气提单元、反洗单元、进料单元、吸附床、出水单元,所述的进水布水单元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下部相连着布水锥,布水锥上设置布水板;所述的气·提单元包括设置在筒体底部的气提泵以及与其相连的气提泵进气管,气提泵进气管接出筒体外,气提泵出口连接出料管将饱和吸附剂从筒体底部提至装置上部的废料排出口 ;所述的反洗单元包括反洗进气管、反洗布气管、反洗水管和反洗出水阀。反洗气体通过反洗进气管进入到反洗布气管反洗筒体内吸附床中的吸附剂,反洗过程中产生的反洗水经反洗水管、反洗出水阀排出到装置外;所述的进料单元包括新料斗、新料输送减速电机、新料输送轴、嵌套在出料管上的新料导流筒,储存在新料斗内的新吸附剂通过新料输送减速电机、新料输送轴、新料导流筒进入到吸附床中;所述的出水单元包括设置在筒体上部的出水堰和出水管,经吸附后的出水通过出水堰流经出水管排出到装置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在反洗时可正常进出水;在投加和卸出吸附剂时可正常工作;通过新料斗、新料输送减速电机等装置可投加定量的新的吸附剂;通过气提泵可卸出定量的饱和吸附剂,无需人工卸料,采用压缩空气作为气提的动力,减少设备内部的运动部件;反洗时,只需提供压缩空气,无须反洗水泵,无传统吸附管道阀门的切换,同时解决了吸附床的板结问题;本装置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节省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反洗单元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进水布水单元的立面图;图4为本技术进水布水单元的俯视图。图中:1、进水管,2、气提泵进气管,3、出料管,4、反洗进气管,5、反洗布气管,6、布水板,7、布水锥,8、气提泵,9、排空管,10、筒体,11、布料锥,12、出水管,13、出水堰,14、新料导流筒,15、新料输送减速电机,16、新料输送轴,17、新料斗,18、反洗出水管,19、废料排出口,20、吸附床,21、导料套筒,22、布气环,23、反洗出水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连续吸附装置,包括筒体10、进水布水单元、气提单元、反洗单元、进料单元、吸附床20、出水单元,所述的进水布水单元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I下部相连着布水锥7,布水锥7上设置布水板6 ;所述的气提单元包括设置在筒体10底部的气提泵8以及与其相连的气提泵进气管2,气提泵进气管2接出筒体10夕卜,气提泵8出口连接出料管3将饱和吸附剂从筒体10底部提至装置上部的废料排出口 19 ;所述的反洗单元包括反洗进气管4、反洗布气管5、反洗水管18和反洗出水阀23 ;反洗气体通过反洗进气管4进入到反洗布气管5反洗筒体内吸附床20中的吸附剂,反洗过程中产生的反洗水经反洗水管18、反洗出水阀23排出到装置外;所述的进料单元包括新料斗17、新料输送减速电机15、新料输送轴16、嵌套在出料管3上的导料套筒21及新料导流筒14和布料锥11,储存在新料斗17内的新吸附剂通过新料输送减速电机15、新料输送轴16、导料套筒21、新料导流筒14、布料锥11进入到吸附床20中;所述的出水单元包括设置在筒体10上部的出水堰13和出 水管12,经吸附后的出水通过出水堰13流经出水管12排出到装置外。本技术的进水布水单元中布水锥7上开有出水口,出水口接着布水板6,布水板6内部中空,且下部开有污水出口,污水从布水锥内7进入到布水板6内部并从布水板6下部开口排出,布水板6内部空间流水,上部以及其它三个侧面均没有出水口,这样污水从布水板下部开口排出使得布水更加均匀,有利于吸附,且进水布水单元不易阻塞。所述的反洗单元中,反洗水管18接着新料导流筒14,反洗水通过新料导料筒14进入到反洗水管18 ;即反洗时,新吸附剂停止供料,压缩空气经反洗进气管进入到反洗布气管中,从反洗布气管中的布气孔散布到吸附床底部,压缩空气将粘附在吸附剂表层的悬浮物等从吸附剂上洗掉,反洗出的悬浮物自下而上随着反洗水进入到新料导料筒,然后进入反洗水管排出。反洗进气管4通过布气环22连接反洗布气管5,布气均匀。设置在筒体上的出水堰13上沿高度大于新料导流筒14下端面高度,反洗出的悬浮物自下而上随之反洗水进入到新料导料筒,然后进入反洗水管排出;吸附之后更洁净的出水从出水堰13排出。所述的出料管上自上而下依次嵌套有导料套筒21、新料导流筒14、布料锥11、布气环22、布水锥7,使得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储存在新料斗17内的新吸附剂通过新料输送减速电机、新料输送轴、导料套筒、新料导流筒、布料锥进入到吸附床中;由于布料锥为锥形,新吸附剂能顺着布料锥外形下落在吸附床内,使布料更加均匀。所述的气提泵进气管连接着筒体外的压缩空气装置,使用时压缩空气进入气提泵将顶部的饱和吸附剂提出到装置外。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的等同构思或者改变,均列为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连续吸附装置,包括筒体(10)、进水布水单元、气提单元、反洗单元、进料单元、吸附床(20)、出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布水单元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I)下部相连着布水锥(7),布水锥(7)上设置布水板(6);所述的气提单元包括设置在筒体(10)底部的气提泵(8)以及与其相连的气提泵进气管(2),气提泵进气管(2)接出筒体(10)外,气提泵(8)出口连接出料管(3)将饱和吸附剂从筒体(10)底部提至装置上部的废料排出口(19);所述的反洗单元包括反洗进气管(4)、反洗布气管(5)、反洗水管(18)和反洗出水阀(23);所述的进料单元包括新料斗(17)、新料输送减速电机(15)、新料输送轴(16)、嵌套在出料管(3)上的新料导流筒(14);所述的出水单元包括设置在筒体(10)上部的出水堰(13)和出水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连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布水单元中布水锥(7 )上开有出水口,出水口接着布水板(6 ),布水板(6 )内部中空,且下部开有污水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连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连续吸附装置,包括筒体(10)、进水布水单元、气提单元、反洗单元、进料单元、吸附床(20)、出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布水单元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下部相连着布水锥(7),布水锥(7)上设置布水板(6);所述的气提单元包括设置在筒体(10)底部的气提泵(8)以及与其相连的气提泵进气管(2),气提泵进气管(2)接出筒体(10)外,气提泵(8)出口连接出料管(3)将饱和吸附剂从筒体(10)底部提至装置上部的废料排出口(19);所述的反洗单元包括反洗进气管(4)、反洗布气管(5)、反洗水管(18)和反洗出水阀(23);所述的进料单元包括新料斗(17)、新料输送减速电机(15)、新料输送轴(16)、嵌套在出料管(3)上的新料导流筒(14);所述的出水单元包括设置在筒体(10)上部的出水堰(13)和出水管(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寅韦健李旭于雁赵纪梅董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涌清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